听民声解民忧 走好网上群众路线
2016-11-27本刊评论员
·文 本刊评论员
听民声解民忧 走好网上群众路线
·文 本刊评论员
“网民来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群众在哪儿,我们的领导干部就要到哪儿去。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经常上网看看,了解群众所思所愿。”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已渗透到社会各个方面,不仅改变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也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相对传统方式来说,网络更加便捷高效,越来越受到广大群众的青睐。而当体量庞大的中国网民迈入微时代的门槛时,老百姓与高层领导也有了“指尖”上交流的机会。总书记提出领导干部要通过网络获得信息、了解民情、听取民意、汇集民智,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作为人口大省的四川,基于“3260万的网民,全省近40%的群众都上了网”的实际,省委坚持把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作为联系服务群众的重要方式,高度重视利用网络做群众工作,积极拓宽网民诉求表达互动平台,铺就了群众和党委政府间的“高速路”,畅通了群众反映诉求的“直通车”。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不管是屏幕中的问政、论坛里的发言、键盘上的发声,都代表了万千网民的心声,也传递出最鲜活的基层民意。但不可否认,也有一些领导干部没有跟上时代的潮流,思维僵化,只习惯于“用脚下基层”,不习惯“上网察民意”。
对此,总书记强调:“善于运用网络了解民意、开展工作,是新形势下领导干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省委书记王东明要求:全省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学网用网,不断增强利用网络做群众工作的能力本领,认真回应网民关切,积极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走好网上群众路线,要树立正确的网络观。群众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到群众中去就要到网络中去。要清醒地认识到,失去网民多一点,我们的力量就少一份,党的执政基础就弱一块。只有与时俱进,主动适应网络化条件下的执政环境,认真倾听网民呼声,积极回应网民诉求,才能赢得群众的真心拥护,才能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特别是当前的网络空间并不清朗,一些碎片化传播以讹传讹、混淆视听。这种现状是同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利益背道而驰的,这就要求,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地发出理性、客观、真实的声音,壮大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使互联网成为明辨是非、讲明真相、解疑释惑、疏导情绪的重要阵地。
走好网上群众路线,要解决素质能力上的问题。一些领导干部存在着网络能力素养不够的现象。比如,话语体系与网民的习惯脱节断档,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弱,缺少容纳批评的雅量,处置网络舆情的意识不足能力不强等。对症下药,领导干部必须尽快提高同互联网打交道的能力,做到善待网络、善用网络、善管网络,真正成为运用现代传媒新手段新方法的行家里手。要认真研究把握网络舆论生成传播规律,主动转变工作理念、调整工作方式,有序推进网络问政、网络反腐、网络发言、网络舆情等各项工作,积极适应新形势下的网络执政环境,让互联网成为党委政府了解群众、贴近群众、关心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新途径,成为发布权威声音、传播先进文化的新平台,成为发扬民主、接受群众监督的新渠道。
“善治必达情,达情必近人。”领导干部不仅要懂网民心理、会网络语言、有网络素养,最重要的要有为民情怀,听民声解民忧,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才能真正走入万千百姓心间。
(责编:雷怡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