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为青工当人梯
——记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齐柏山
2016-11-27周治邦
周治邦
甘为青工当人梯
——记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齐柏山
周治邦
阅读提示
老铁路、老段长、老劳模。齐柏山在铁路工作了一辈子。一直以来,以其甘为人梯的精神,培育一批又一批青工脱颖而出,成为铁路的栋梁之材。离岗后继续为培育青工成长成才无私奉献。2015年被授予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今年被哈尔滨铁路局命名为“最美关工人”。
帮思想
齐柏山一生与铁路有着不解之缘。1976年参加工作就一头扎进铁路,从工人、工长、领工员、车间主任,一步步成长为哈尔滨铁路局哈尔滨供电段段长,2004年退居二线,2008年退休后任哈尔滨供电段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他爱铁路、爱铁路人,更爱寄托着铁路未来希望的青年一代。
哈尔滨铁路局哈尔滨供电段最重要的行车部门是哈南供电车间。它地处京哈线的咽喉地段,担负着哈尔滨站、哈尔滨南站的高铁提速正线牵引变电所和供电接触网设备的检修与养护任务。
齐柏山退下来时,哈南供电车间的136名员工中,青年人就有129名,占职工总数的94.8%,平均年龄不到29岁。这个车间不仅员工年纪轻,而且学历高,其中本科和大专生36名,中专生48名,占员工总数的61.7%。按说,年龄低、学历高是好事,可这些年轻人入路前对工作的期望值都挺高,然而一接触实际,每天就是爬支柱维修网线,施工又大都在夜间或清晨,觉得又苦又累又没意思。“起的比鸡早,爬的比猴高,干的比牛累,挣的比农民工少。”这条顺口溜,道出了这些青工对工作的看法。有人还做出预判:全车间干部定员5人,工长7人,在这儿干累折了腰也熬不出个头。
齐柏山认识到,让青工正确对待所做的工作,稳定他们的思想,是关工委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此前,哈局曾派齐柏山去德国进修过高铁技术。当时高铁似乎离哈局还挺遥远,员工对高铁的认知也较肤浅。他向青工介绍了在德国进修时的所闻所感,描绘了开通高铁将给铁路带来的巨大变化,共同展望铁路行业未来的美好前景。他说:“高铁在铁路发展史上的意义是划时代的,也将给青年人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用武之地。到时候需要大量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咱供电人才就是香饽饽了。今天的供电车间就是培养高铁这方面人才的摇篮!”一席话说得青工们心里亮堂了,点燃了青工们胸中进步成才的火种。
青年王雷是个退伍兵。他当了接触网工后,觉得没意思、没奔头,一度想离开铁路。交人交心,浇花浇根。要留住人,首先要留住心。齐柏山就心贴心和他交朋友,解开了他的思想疙瘩,激发他当兵时那种“流汗流血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的精神头。小王精神振奋了,工作有劲了,成为铁路提速设备改造施工现场的能手,被评为全路优秀共青团员。
齐柏山发动段里退下来的老干部、老技师、老工人,与青工结对子搞传帮带。他们给青工讲个人成长史、讲段史、讲铁路发展史,对青工进行爱岗敬业教育,配合段领导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青工的心坎上。青工在思想上扬起了前进的风帆,工作态度端正了,队伍稳定了,爱岗敬业、创先争优在全段蔚为风尚。
传技术
齐柏山当工人时就因技术过硬表现突出成为省劳模,他毫无保留地把大半生积累的技能和经验传授给青工。
为适应青工学习技术、业务的需要,他找来段里退休的老工程师、老技工、老电力工、老配电值班员,编写应急应会教材和电力运行手册。鉴于供电段所用的牵引供电接触网和牵引变电所的设备大都是从德国引进的,他整理自己在德国进修期间的学习笔记,梳理出各工作环节应知应会要点供青工学习,还配合段领导在车间建起技术演练场,利用工余和间歇时间实际操练,手把手地向青工传授技术。他带领“五老”当好青工的资料员、陪练员、教练员、服务员,为青工鼓劲加油。
青工李挺是一名技校毕业生,曾认为自己文凭低、技术低、地位低,对前途丧失信心。齐柏山就像对自己的孩子,鼓励他多学新技术,苦练硬本领,立志岗位成才。他把自己长期摸索的技术要领手把手传授给小李,并与小李一起立足岗位进行技术革新。小李把日常最简单的更换绝缘子的活儿干出了门道,由原来的更换一个绝缘子需15分钟压缩到3分钟,成为全路的技术能手,晋升为哈尔滨铁路局唯一一位接触网工首席高级技师。
促成长
为了让青工更好更快地成长,齐柏山千方百计地为青工搭台子、扶梯子、荐位子,打通促进青工健康成长的绿色通道。
青工商大力是接爸爸班的一个转制青年,文化底子薄,可他有股肯于钻研的劲头。他自费买了不少专业书籍,业余时间总是在宿舍里看书,一看就是几个小时。齐柏山喜欢好学上进的年轻人,与车间的退休老主任一起给小伙子吃小灶,传绝活,鼓励他参加技术表演赛,小商脱颖而出成了业务尖子,先后提出25项技术革新建议,多项得到采纳为企业增加了效益。齐柏山鼓励他自学获取了大学文凭,利用关工委这个平台总结宣传他的事迹,并多次向段领导推荐这个自学成才的典型,得到领导的重视。2007年,小商被提拔为铁西电力车间副主任,2011年又晋升为哈供电段技术科科长。
哈铁供电系统随着高铁的发展而发展,供电段的供电车间由1个扩大为3个。很多像商大力这样的青工在实践中茁壮成长,当初的供电车间真的成了哈局培养高铁牵引供电的人才摇篮。全段412名35岁以下的青工中,有工人技师63人,高级技师18人。一个个优秀分子接过老一辈肩上的担子,走上了领导岗位。其中,有局供电处副处长1人,段长1人,段长助理1人。这些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感谢组织的培养,并异口同声地称赞齐柏山。他们说:“老段长为我们搭建了成长的台阶,老段长就是我们成才的人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