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还需精准考评
2016-11-27宛诗平
□ 宛诗平
精准扶贫还需精准考评
□ 宛诗平
常言道,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习近平总书记曾不止一次强调过,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脱贫攻坚的成效,最直接的体现,就是老百姓的日子好过了,脸上露出了笑容。老百姓有没有脱贫,脱贫到什么程度,广大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心里最清楚,也最有发言权。走好群众路线是新时期扶贫开发的重要法宝,只有把扶贫考评的关键点放在群众的感知、感受上,才能让党员干部更好地做到扶贫思路“从群众中来”,扶贫成果“到群众中去”。同时,考核机制往往被誉为“指挥棒”和“风向标”,考核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干部在工作中的侧重点和努力方向。只有引导地方官员摆正扶贫观、政绩观,让党员干部积极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真正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把减少贫困人口当做大事要务来抓,确保精准扶贫落到点上、扎到根上,才能给干部以压力,给百姓以希冀,从而得到良好的扶贫成果和真实有效的群众满意度。
事实上,从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的《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到如今又印发的《省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办法》,其中最鲜明的特色,就是始终贯穿群众路线,从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等方面,对创新扶贫开发机制提出了新要求。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做好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必须站稳群众立场、树立群众观点、把握群众方法、集中群众智慧、体现群众意愿。尤其是在扶贫考评方面,更要坚持走好群众路线,真正将评判的标尺交给群众,充分倾听群众的意见和感受,让群众有话语权,让群众说了算,绝不能脱离群众,更不能出现以长官意志绑架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意愿的行为,不但对考核的过程公开,更对考核的结果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特别是对于弄虚作假、搞“数字脱贫”的坚决一查到底,一追到底,以“精准考评”促精准扶贫,真正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更好地推动扶贫事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