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真话”是文艺批评的“良心”
2016-11-27芥茉
文/芥茉
“说真话”是文艺批评的“良心”
文/芥茉
繁荣文艺创作,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精神”都离不开文艺批评。盖因“文艺批评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是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导风尚的重要力量。”
然而,文艺批评必须“说真话”。“说真话”是文艺批评的“良心”。
文艺评论的现状需要“说真话”。目前,文艺批评总体是好的,但“不说真话”的现象大有存在。一方面是“不想说真话”:如有的出书请人写序,大抵是明码标价的,请名家一般付酬以万元计,知名人士万把元,当地写家也得五千元上下。拿钱租嘴,哪怕作品再不像样子,也得装模作样、引经据典地说些好话;有的作品想要评奖,多是规模不等地召开研讨会,投门子、扒窗户地邀请名人名家出席,好吃好喝再加上一个肥厚“红包”断不可少。吃人家嘴短,拿人家手软,再发言自是胡吹乱捧、天花乱坠,吹捧的“高度”取决于红包的“厚度”,拔高的“质量”决定于给钱的“分量”;诚然,也有的是碍于老朋友、老部下或近亲好友的面子,虽然红包大小不予计较,但把次说好、就劣称优的“面子”之言断不会少……一方面是“不敢说真话”:有些作家缺乏“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的胸怀,听不得批评意见,甚至表扬不够高都会埋怨、嗔怪、不高兴;遇有公开批评的文章,就视为仇敌、睚眦必报,甚或把人家告上法庭,竟至弄得批评家避之如虎、缄口不语。还有一种“逆反现象”,某作品被批评越凶,市场卖得越俏,不少人越要找来看看……如此一来,“东向而望,不见西墙”,真话稀缺、假话盈耳,文艺批评变成文艺表扬,庸俗吹捧、阿谀奉承屡见不鲜。这不仅误导了读者的视听,损害了文艺批评的功用,而且出卖了文艺批评的“良心”。此情此势,把久违的“说真话”请回来,“批评必须坏处说坏,好处说好”,实已成为文艺批评的当下急务。
文艺批评的标准需要“说真话”。“批评是真挚相交的纽带,恭维是虚假之友的牵线。”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其精髓就是具有批判意识。缺少了文艺批判的精神,文艺批评也就丧失了它的价值。“说真话”是为了激浊扬清、鼎新革故。其标准就是习近平提出的“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论断,这也是新形势下对毛泽东提出“政治标准与艺术标准”相统一观点的继承与发展。文艺批评“说真话”,首先要敢于说符合历史和人民观点的真话,站在唯物辩证法的立场上,站在人民大众文化需求与文化进步的立场上,发掘并阐释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本质,赓续、发扬与创新,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新文艺的与时俱进;文艺批评“说真话”,还应遵从社会主义艺术的、美学的观点,以发现的眼光和思辨的力量,把文艺作品的优长袒现出来,把问题缺陷揭示出来,既提点作家修正创作上的偏差,又给读者以健康向上的价值取向与审美享受,才能不断促进文艺的繁荣与进步。说到底,文艺批评的“脊梁”就在于“说真话”,“无私于轻重,不偏于憎爱”,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敢于表明立场,对各种不良文艺作品、现象、思潮敢于批评抵制。舍此,就会背离“四个标准”,萎缩为“人情的奴隶、私利的同谋、权威的陪衬、庸俗的跟班”。对此不可不察。
文艺批评队伍的建设需要“说真话”。文艺批评是连接作家作品和读者、社会的桥梁。在中国社会现实的变革和转型中,特别是在习近平在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的指引下,建设一支优秀的文艺批评队伍,已成为繁荣文艺创作的共识。这支队伍固然需要有理想、有胆识、有水平,但最根本的是要“说真话”。首要是不欺天、不欺地、不欺良心、不欺美好;还要具有一种风骨,即不溢美、不隐恶、襟怀坦荡、光明磊落;更要敢于坚持真理、批驳谬误、不讲情面、不畏权势,文艺理论上求真,文艺批评上求和,文艺思想上求是。举凡“有良心”的文艺批评,一定是说真话、讲正气、有风骨、拂去尘埃并穿越庸见的,一定是贴近世道人心、“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一定是对人民大众负责而不是对个人或小集团利益负责的,也一定是为人民服务而不是为人民币服务的。否则,连真话都不敢说、不愿说、不想说,遑论什么担当与批评?基于此,文艺批评队伍在市场经济的话语背景之下,必须站稳脚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全面辩证、兼容整合、具体分析、实事求是,树立良好的美学意识和人文情怀,持守价值坚守与审美认知,绘写我们时代文化上的共同趋向与精神心智。绝不能再让那些把“痛肿之处”赞为“美若乳酪”、将“溃烂之处”誉称“艳若桃花”的歪批胡评扭曲我们的心灵。
“真理和美德是艺术的两个密友。你要当作家,当批评家吗?请首先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窃以为,这个人,首先应该是一个敢于“说真话”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