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社区建设的调查
2016-11-27中共大同市城区区委常委组织部长李润军
□ 中共大同市城区区委常委、组织部长 李润军
关于推进社区建设的调查
□ 中共大同市城区区委常委、组织部长 李润军
按照大同市“同心同力 发展大同”大讨论活动的要求,我们对影响和制约社区建设工作的突出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并提出了加强和改进的对策。
一、存在问题
(一)职能定位不清,体制机制不顺,成为限制社区建设的重要原因。社区虽属群众自治组织,但各级视社区为行政延伸机构和隶属部门,并“摊派”其职责工作,造成社区事务繁重,依法自治职能缺位;而居民也视社区为政府单位,一旦无法满足期望,信赖度和归属感便降低。再加上社区与政府部门、物业公司、驻地单位及各组织关系不明确,使社区协调、制约机制受限,无法调动辖内单位参与共建积极性。
(二)社区划分仍显大,工作难覆盖,严重影响社区管理和服务。2013年大同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按照1000~3000户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划分和整合社区,实现对社区居民的全员管理和无缝隙管理。”从实际情况看,全区138个社区3000户以上的51个,其中5000户以上的有7个,户多人多地域广,而工作人员相对少,不便居民办事,不利居委会服务管理,影响社区建设发展质量。
(三)基础设施薄弱,经费使用不规范,成为影响社区建设快速发展的瓶颈。市政府虽早已下发文件,强调“任何单位和组织不得以任何理由占用属于社区居民委员会的办公场所和服务设施。”但实际执行不尽人意,部门不配合,开发商不落实,导致新建小区用房移交难,老旧小区规划选址难,占用、挪用、不按要求提供等现象较严重。而社区经费使用范围不合理,与需要支出吻合不全,项目使用较笼统且用途偏窄,也易产生“有规定无用途、有用途无政策”的错位现象;再加上街道领导钻研相关政策不够,对社区经费使用有怕错的顾虑,导致社区经费留存较多。
(四)场所功能不健全,规划缺乏针对性,成为阻碍社区联系群众的屏障。街道社区干部受传统观念束缚,规划场地时办公区域占比高,居民活动场所占比少,且居民场所功能较单一,仅涉及棋牌、图书等方面,不能满足居民的其他文化娱乐生活需求。再加上街道社区干部缺少对居民组织管理的意识,也缺少对居民自我管理的信任和措施,主观上怕乱、怕脏、嫌烦,导致场所开放时间短甚至不开放,影响了居民对社区服务的认同感。
(五)社区干部出路窄,队伍难稳定,成为影响社区工作的主要因素。一是出路机制欠缺。社区干部有序流动机制不健全,岗位缺少魅力,待遇缺少引力,社区年轻干部思想不稳,忙于找出路。二是奖惩机制不全。社区干部苦乐不均,鼓干劲、给出路和奖惩激励机制缺少政策支撑,有出工不出力、责任心不强和推拖现象。三是工作经验缺乏。部分社区干部工作时间短,缺乏系统培训,影响了服务效果和质量。
(六)社区经济发展滞后,创业思路不宽,成为束缚社区服务功能增强的难点问题。社区对发展集体经济信心不足,满足于当前经费由财政下拨的现状,有无需发展或发展不起来等消极思想,发展规划也欠缺。至于寻找适合本社区发展的路子,并且把发展经济与服务居民群众、解决居民就业问题相结合,更缺乏长远思路、目标和打算。
(七)同心同力缺乏,活动引力不足,成为影响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重要原因。受教育程度、经济条件、社会地位等影响,居民缺乏家园意识,再加上生活偏向封闭、孤独,同心同力共建幸福社区的主动性不强。而社区对文化建设、就业创业、矛盾调解等探索不足,活动的吸引力也不足,居民感受不到幸福感,对社区也缺乏归属感、向心力。
二、解决对策
(一)三项举措,上下同行,让社区基础有实力。一是加大场所建设力度,提升社区硬实力。按照市政府“1000~3000户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划分和整合社区”的要求,合理划分超大社区,使社区人口适中、地域适当,实现对社区居民的全员服务和无缝隙管理。结合老旧小区改造配置社区场所,通过援助、租赁、置换、新建等方式,实现社区场所200平方米以上目标。立足居民需要,健全完善场所服务功能,探索由在职党员、社区志愿者、热心居民管理的机制,实现社区功能室全天候开放。二是探索发展社区经济,提升社区软实力。社区党组织充分利用现有场所、驻街单位资源,探索社区创业项目,发展社区集体经济,并依托辖内社团组织、经济组织和志愿者团队,发展社区服务型、创业型、公益型经济,满足居民需求,解决居民就业问题,增加社区经费来源。加大对社区经济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同时由组织、财政、民政、审计四部门联合监管,制定出经费使用项目的细化标准,明确范围、金额、审批程序,避免经费乱用、错用、不用现象发生。三是创新社区干部引进机制,提升社区岗位才力。探索公开报名、竞争录用等方法,向社会招聘社区干部,特别是社会学专业的大学生,解决社区干部不足、专业化不强的问题,逐步建设一支稳定、精干、高效的社区干部队伍。
(二)三项制度,社民同心,让社区建设有活力。一是以多元活动增活力。了解居民群众需求,探索行政、志愿和市场三机制互联互补服务方式,大力推广日间照料、康复照料、便民超市、便民快递等民生服务项目,抓好就业培训、创业支持、信息咨询、法律维权、劳务介绍、代办等,并开展社区文艺、居民健身、“四点半”课堂、和谐家庭评选等活动,让社区充满活力。二是以志愿服务增活力。立足年轻居民热衷志愿者服务的情况,推行社区志愿者注册制度,根据群众需求制定服务菜单,动员党员、团员、大中专毕业生、热心公益的群众及社会组织,供需对接,自主认领,为群众提供精细化服务。开设居民“微心愿”认领工作,为社区居民解决实际问题。三是以居民自治增活力。建立以社区居民代表大会为主的社区自治组织,形成社区干部自选、公共设施自管、社区事务自议、群众文化自娱自乐的自治平台。完善社区协调工作机制,建立由社区民警、城管队员和居委会、物业等负责人组成的协调工作委员会,按居民小组、楼院及各类人群建立社区自管组织。健全民情恳谈、社区听证、社区论坛、社区评议等对话机制,完善居民会议和居民协商议事会议制度,提升居民主观能动性。
(三)两条渠道,内外同频,让社区发展有动力。一是提薪酬,增竞争,激发干部工作动力。探索社区“两委”干部聘用公务员制度,或将工资待遇提高至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水平,让社区干部劳有所酬。制定社区干部“固定补贴+工龄补贴+绩效补贴”自然增长机制,解决干事热情不高的问题;建立竞争机制,调配一定的事业编制在社区遴选干部,让社区干部有作为有出路,解决思想不稳定的问题。二是重共建,减压力,提升社区建设动力。把驻街单位、结对单位纳入社区党建工作联席分会,要求其加大设施开放、人员交流和资金帮扶力度;把区域共建作为单位考核内容和物业公司年鉴项目,由社区党组织开具鉴定,形成阵地联用、活动联创、信息联通态势。探索建立街道办事“综合体”,由街道服务大厅受理社区行政事务,实行“一窗多能、全科服务、全区通办”,减轻社区行政化负担。实行“互联网+服务”,建立居民网上诉求和社区网格员信息反馈平台,并与政府各职能部门网络互通,推进智慧社区建设。
三、进一步的建议
(一)在社区场所建设上。一是严格按《关于解决社区公用用房的补充意见》,责成新建小区物业管理公司无偿为社区提供公用房,并建立惩处机制,对不执行的开发商和物业公司罚款,作为社区场所购买资金。二是由相关部门协助街道完成闲置空地规划、审批、设计等事项,确保场所新建。三是租赁、新建社区场所及其修缮的经费,实行省、市、县(区)三级财政同支持,由民政或社区建设管理局统筹使用,与规划、城建等部门共建社区服务设施,使之标准化。四是建立领导包建社区基础设施、职能部门包点等制度,把“重视社区基础设施建设”落在实处。
(二)在社区干部待遇上。出台社区工作者职数设置及管理办法,明确社区“两委”干部和聘用干部职数及其审批和管理权限,确保与社区发展相适应。建议参照大学生村官工资执行办法,建立省、市、县(区)三级财政薪酬解决办法,提高社区干部薪酬。出台从社区干部中遴选街道(乡镇)干部的办法,让更多的有为干部有出路、有干劲。
(三)在明确定位上。建议出台适合我市社区建设的实施办法和配套制度,从社区职能定位、干部编制和岗位性质(有条件时可给予稳定的事业性质编制)、工资待遇及奖励、基础建设投入与保障、辖区单位职责任务、社区服务方向及经费保障等方面提出精细化、具体化要求,为社区建设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四)在社区发展上。加大对社区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建议市里出台扶持政策,包括项目倾斜、资金扶持、税收减免等,使社区经济“活起来、火起来”,工作“硬起来”;加大对社区辖区服务设施的开放力度,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建议出台学校、体育场馆、图书馆等节假日免费向社会开放办法,作为区域化共建内容,解决社区服务功能、服务设施不足的问题。
(责编:郭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