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花椰菜田和甘蓝田菜螟防治技术

2016-11-26

农村百事通 2016年15期
关键词:苯甲酸花椰菜阿维菌素

菜螟属鳞翅目螟蛾科害虫,寄主主要有甘蓝、花椰菜、青菜、白菜、萝卜等十字花科蔬菜。菜螟通过钻蛀寄主的菜心及叶片,造成植株发育畸形、萎蔫死亡、缺苗断垄。菜螟在上海及长江中下游地区每年发生6~7代,多以蛹越冬,少数以老熟幼虫缀合土粒、枯枝残叶越冬,翌年春天化蛹或羽化,5月上旬始见成虫。成虫具有夜出习性,对黑光灯趋性较弱,产卵倾向于选择幼嫩心叶,散产,单株着卵量1~3粒。初孵幼虫于心叶处啃食叶肉,2龄幼虫在叶上活动,3龄幼虫开始钻入菜心,并向下钻食茎髓形成虫道,同时幼虫移动能力增强,可转株为害,5龄后入土化蛹。菜螟主要发生在夏、秋季,发生盛期为6—9月,适宜温度为25~35℃、相对湿度40%~70%。因此,秋季干旱少雨年份发生较重。

1.田块处理

非越冬花椰菜、甘蓝,尽量在幼虫化蛹前完成采收,及时清理田园或深耕翻地(耕层在20厘米以上),破坏菜螟越冬场地。越冬花椰菜、甘蓝,应在菜螟越冬代羽化高峰前完成采收并翻耕(耕层在15厘米以上),有条件的田块可灌水沤地,消灭田内越冬菜螟,减少虫源基数。

2.品种和种植时期的选择

针对严重发生区域,做好品种种植规划,选用抗虫品种,尽量避免花椰菜、甘蓝、萝卜等作物连作或邻作,防止为害加重。结合田间调查和灯诱数据,适时调整播种期、育苗期和移栽期,尽量避免花椰菜、甘蓝在3~8叶期与菜螟产卵盛期、卵孵化盛期重合,减少为害。

3.栽培管理

苗期:棚内育苗,出苗后覆盖防虫网,避免菜螟成虫迁入产卵。3~5叶期开始,尽量选择淋水浇灌,冲刷菜螟着卵和幼虫。定植前2~3天,采用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普尊)1000倍液或5.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粒剂(尊典)3000倍液浸苗,或选用甲维盐类g2~,2.28%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云大)2000倍液、5.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粒剂(尊典)7000倍液、3.4%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奥翔)2500~3500倍液喷雾防治菜螟,可兼治其他虫害。

定植后:适当灌水,增加田间湿度,抑制虫害发生。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在太阳未出、露水未干前泼水淋菜,减轻为害程度。缓苗后及时进行田间调查,调查时随手捕杀幼虫或拔除虫苗,防止转株为害。株为害率达到3%以上即应采取化学防治,甘蓝包心和花椰菜花球膨大期前,可用甲维盐类药剂常规防治1次,也可结合防治小菜蛾、夜蛾等兼治菜螟,有条件的地区还可安装频振式杀虫灯诱杀。

(上海市崇明县蔬菜科学技术推广站陈磊 邮编:202150)

猜你喜欢

苯甲酸花椰菜阿维菌素
孙德岭苦战30年化解花椰菜种子难题
3%甲氨基阿维菌素微乳剂注干剂配方研究
熟吃花椰菜对血糖好
1.8%阿维菌素微乳剂对菜青虫的田间防效研究
气相色谱法检测分析食品中的羟基苯甲酸酯
含有苯甲酸的红枣不能吃?
花椰菜营养餐
红枣检出“防腐剂”?
红枣里的“防腐剂”
头顶上的花椰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