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途径探讨
2016-11-26杨丽波
杨丽波
云南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 650228
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途径探讨
杨丽波
云南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 650228
近年来,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得到了业内的广泛关注。本文在探讨金融危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暴露出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实践经验,对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途径提出几点看法与认识。
后金融危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
一、前言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对财务管理在企业中的核心地位认识不足,管理思想落后僵化,企业经营管理的重心仍限于生产经营,财务管理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与此同时,受到体制和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我国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遇到了一些阻力。如:政府政策的“歧视”使我国中小企业和大型企业不能公平竞争;行业管理部门、地方政府的干预,使我国中小型企业的财务管理受领导的影响过大,目标短期化。从成功的中小企业发展历程看,企业的成功与否与企业内部的管理尤其是财务管理有着直接的联系。根据国外的经验,超过80%的失败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均存在问题。我国的中小企业由于受规模小、技术落后、资产结构不合理、外部宏观经济和传统体制等因素影响大,财务管理严重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反之,财务管理的落后也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二、后金融危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暴露出的主要问题
(一)投资风险高
金融危机严重地冲击了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投资环境更加变化莫测,让投资者信心不足,更加谨慎小心。由于投资占用了大量的资金,使得企业背负了沉重的资金负担,投资风险也日益增大。中小企业在投资和经营决策方面有着高效率的优势,但决策程序较为粗糙。决策所需信息的收集处理并不规范,财务人员几乎不会参与收集分析信息,信息决策准确度较差,导致其可靠度低。缺乏必要的投资分析,造成投资失误,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使得不少中小企业难以生存。
(二)资金营运风险大
由于中小企业经营的无序和财务人员的能力相对有限,在日常经营中对购销情况没有做出合理的现金预算,再加上外界环境的风云突变,很容易导致资金链断裂。中小企业的存货往往在流动资产中所占的比重较大,存货的流动性将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流动比率。
后金融危机时代,国外市场依然疲软,国外客户的减少使得外贸型中小企业出口销售额明显减少,部分产品不得不由出口转为内销,而国内的消费能力有限,又使得企业面临激烈的国内市场竞争。企业销售收入的减少和原材料成本的上涨很可能会导致企业亏损,企业的亏损又会导致流动资金的减少,这样势必降低企业的偿债能力,加大财务风险。而中小企业本来就面临筹资困境,使得中小企业的资金风险进一步加大。
(三)缺乏政府政策支持,融资困难
资金筹措困难、资金严重不足仍然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最突出的问题。目前很多中小企业还不具备向公众发行债券的条件,直接融资的渠道对中小企业来说几乎没有。由于中小企业规模较小、资产少、风险高、诚信度低,而且大多数中小企业是非国有企业,致使很多银行不愿向其贷款。况且在贸易活动中,供货商一般不愿意给予中小企业赊账的待遇,中小企业就不得不采用现货交易模式,这就使得中小企业货币资金的持有比例较低,现金常常处于短缺状态,容易导致财务风险的发生。多年来,我国政府的政策体系倾向于国有大企业,忽视了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扶持。同时很多中小企业都处于成长发展时期,这一阶段的资金需求是企业生命周期中需求量最大的,资金短缺问题成为其发展的瓶颈。
(四)中小企业的财务人员素质低,财务管理意识淡薄
由于中小企业对优秀财务管理人员的吸引力不大,导致最高决策者常常难于正确认识财务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造成投资和经营严重失误。某些经营者存在重技术、轻管理和重销售、轻理财观念,认为企业效益靠的是业务发展,不是“管”出来的,忽视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和参谋决策作用。
很多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意识薄弱,对于财务风险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没有强烈的风险控制意识,对筹资、投资的决策随意性较大。面对金融危机,准备不足,当困境出现时束手无策,仓促应对,加上防控能力较弱,应变措施不力,使企业经营举步维艰,面临较大的财务风险。财务管理意识淡薄,造成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使得企业始终在高风险区运行,这表现在∶财务机构的职能不清晰,与其他部门的工作衔接不明确,财务机构职能仅限于会计核算及资金调拨;资金管理、税务筹划、全面预算、决策支持、财务监控等职能缺少相应的岗位平台支持;会计核算工作缺少系统、适用的制度进行规范等。部分中小企业的风险意识不强,资金管理不严,造成资金闲置或不足;资金回收困难,应收账款不能兑现;存货管理薄弱,存货过多或过少,造成周转失灵或经营不善。
三、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途径探讨
(一)积极拓宽投资领域,加强对投资风险的管理
中小企业应谨慎选择投资策略,应注意以下方面:一方面加强项目投资的可行性研究和论证,以不断优化投资方案;另一方面加强项目投资的评估和总结工作,以努力提高投资收益。企业应根据市场的需求适时调整产品结构并进行适度的整合,把没有效率和竞争力的一些业务甩掉,保住并完善核心的经营业务,以凸显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中小企业要建立投资计划的编制、审批制度,规范投资程序,投资完成后,对项目要实行后评估制度,总结项目投资的经验。同时,要实时对每个项目进行跟进,增强对投资项目的控制和管理。
中小企业在并购重组中应树立风险意识。企业在兼并扩张过程中,不能被兼并方财务报表上的数据和过于乐观的盈利预测所迷惑,而要掌握被兼并方真实的资产负债信息和客观的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测,以科学的成本收益分析,进行投资决策。
中小企业在金融市场的投资,要通过投资组合来降低风险。在通货膨胀预期下,未来与美元挂钩的大宗商品价格会继续走高,而原材料涨价势必引起制造业成本上升。因此,企业应该关注于套期保值的期货交易,更多地选择风险较小和受通货膨胀影响较小的金融工具进行投资,如与大宗商品和农产品价格挂钩的金融产品以及各种收益随利率浮动的银行理财产品。
(二)重视现金流管理,严防资金营运风险
建立健全企业现金流管理制度。建立有效的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对现金流的动态监控,确保企业资金平稳周转。强化资金计划管理,增加现金流入,控制现金流出,努力缩短资金循环周期,保障资金运转安全。
企业应着重于应收账款的回收,调整销售策略,以减少库存商品对资金的占用。特别是要加强对客户信用额度的控制,使其与客户的财务状况和历史信用记录相一致,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降低坏账率,定期编制账龄分析表,通过电话、面谈、诉诸法律等方式催促客户付款。
企业应协调与供应商的关系,从供应商处获得更长的赊销期限。建立信息化的存货管理系统,合理确定经济订货批量(EOQ),并用ABC分类控制法对存货进行管理。
企业还应建立以现金流量预算为基础的短期财务预警系统。一旦发现财务风险信号,就能准确及时传至管理人员,以防事态的进一步扩大。
(三)创新融资方式,拓展融资渠道
中小企业要建立健全会计机构和财务管理制度,严格按照会计制度要求进行会计核算和编制财务报表,以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要不断加强和完善自身信用建设,提高企业信誉和资信水平;要积极主动地与银行沟通,降低银行信贷过程中的信息搜集成本和监督成本,为企业融资创造有利条件,这是提高中小企业融资能力最基本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根据企业的业务特点、经营规模和资金需求量合理选择融资方式和融资渠道,以尽可能实现融资渠道的多元化和降低融资成本。
提高内源融资规模。中小企业要破解融资难题,关键是要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重视自身资本积累,妥善处理积累和分配的关系,制定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分配制度,以逐步提高企业自有资金的比例。
建立适合中小企业特征的直接融资市场体系也是解决融资难的对策之一。如对中小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积极创造条件,在新三板挂牌。证监会也在积极推进证券市场改革,拟准备实施IPO注册制,届时将极大改善了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状况。
中小企业要充分利用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的扶持政策,特别是要利用中国银监会出台的提高对小企业不良贷款比率容忍度和差异化考核的优惠政策,与银行主动沟通其发展计划、财务状况,增强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吸引力,争取银行贷款;对于单独贷款有难度的多家中小企业还可以组织起来形成行业协会,各成员企业共同承担连带责任,以降低银行风险。要根据各金融机构的融资政策以及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融资租赁、保理业务、票据融资、买方贷款、出口创汇贷款、联合协作贷款等新兴的融资渠道,以突破资金紧张的难题,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四)优化企业资本结构
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资本的来源构成及其比例关系,良好的资本结构是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在后金融危机时期,传统的高速成长时期的资本结构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的金融市场,中小企业应当根据经营环境的变化,更加注重高成长和平衡发展的关系,对资产、负债等进行结构性调整,使其保持合理的比例。
资本结构由权益资金与债务资金的比例构成,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预示企业的财务风险,合理安排债权资本比例可以降低企业的综合资本成本率,获得财务杠杆利益。为此,中小企业要灵活运用存量调整和变量调整方法,以企业的息税前利润等于负债利息为临界点,确定合适的权益资本与债务资本比例结构,使债务规模始终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实现综合资金成本低、财务杠杆效益高、风险适度的目标。
在资本结构中,尤其要关注负债结构的合理性。由于企业的预期现金流量很难与债务的到期结构及金额保持协调一致,这就要求中小企业在允许现金流量波动的前提下,确定负债的到期结构在保持安全边际的基础上,对流动负债与长期负债的风险与成本进行综合权衡,规划债务的期限,以确定合理的负债结构比例。
(五)重视人才培养,打造高素质财务人员团队
中小企业要抛弃任人唯亲的陈旧观念,真正提高对人才重要性的认识,加大高素质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力度,通过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运行机制,把对人的激励与约束放在首位,充分挖掘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持和保证。
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要树立正确的风险观,将风险管理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始终。要根据市场信息及企业实际,对筹资、投资、资金营运与分配等企业财务活动进行风险与收益权衡,建立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等风险处理机制,提高中小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六)加强成本控制,贯彻成本领先战略
成本费用管理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节减成本就是创造价值,也是抵御市场波动的最易行、最可靠的途径。以金融危机为契机,将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为集约型经济增长模式。建立科学的成本管理系统,引入现代成本管理手段,来增强企业成本管理的效率,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及财务风险。
1、构建成本控制机制
成本管理涉及到企业的所有人员和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中小企业管理者要增强成本观念,积极构建人人关心成本、处处关注成本的企业文化氛围。要建立健全成本管理制度,做好成本核算的各项基础工作,形成一种有助于不断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时效性的成本管理运行机制,实现全员全过程的成本控制。
2、开展价值工程活动
中小企业要通过开展价值工程活动,优化业务流程,把产品设计、技术进步、成本控制和经济效益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成本管理的事前参与和事前控制。与此同时,要对成本构成要素进行科学分析,找出哪些是可控成本,哪些成本费用有压缩空间,并通过制定切合实际的成本控制目标,找到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
3、强化成本考核管理
为保证成本控制目标的实现,企业应对成本费用指标进行层层分解落实,使成本费用控制目标落到实处,严格成本考核,强化激励与约束机制,实行成本否决制,以增强企业成本管理的效率,拓展企业的利润空间。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小企业应根据后危机时期外部经济环境变化及重新定位的企业发展战略,适时调整企业财务管理战略,科学安排企业年度筹资、投资、经营、收益分配等现金流计划,完善企业资本营运、资产管理及收益分配等财务管理。这样才能谋求企业财务资源和能力的可持续增长,实现企业的资本增值,并维持和发展企业的竞争优势。
[1]杨武成.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浅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5(12):60-62.
[2]蓝坤程.金融危机下民营企业财务管理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6(02):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