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为什么要“磨洋工”?— —“IT生存法则”之IT外包模式
2016-11-26
高洪福,清华大学研究生,具有二十多年甲、乙方企业信息建设、管理与服务跨界实践,擅长IT治理、服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等,其倡导的金阳光ICT服务、嵌入式服务模式、主动式服务产品、基于客户感知的服务理念使之成为影响国内IT服务实践发展进程的重要推手。
个人邮件:gaohfd@126.com
“宋主任,我们的客户关系系统什么时候上线,这都开发了快一年了?”
“主任,开发商说咱们的客户关系系统开发工作量太大,还得增加人手,又要增加不少成本,怎么办?”
真是奇了怪了,一方面项目开发工期一拖再拖,另一方面,却有人反映项目组工作效率不高,这不是在“磨洋工”吗?
宋主任越想越生气!
可怪谁呢?当初签订开发合同时,由于需求不定,无法准确估算项目工期,最后商定按实际工作量结算(注:人月),每三个月结算一次,本意是按实际支出,是最控制成本的方式,没成想搞成这样,真是得不偿失啊!
宋主任的烦恼可不是个案,这涉及到我们如何选择IT外包模式的问题。来分析一下常见外包模式的利弊:
一种是承包模式,即签订固定金额的服务合同。此种模式的好处是,客户方可以锁定成本,项目实施过程中不用再担心成本超支问题;缺点是服务方可能会尽可能按最坏打算估算成本,造成合同签约额会比较高,可能会使客户方有种吃亏的感觉。当然,也可以通过最低价中标,压低成本,但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在项目执行过程中,一旦发现成本超支,服务方就可能会撂挑子,项目有中断的风险。
另一种是计件模式,即签订非固定金额的服务合同。此种模式的好处是,客户方可以根据实现工作量支付费用,服务方不可能挣到额外利润;缺点是服务方易出现工作积极性不足的问题,易靠“磨洋工”挣钱。
虽然,可以通过日常监工,以及对工作质量进行审核,并要求服务方更换人员等方式施压,但由于项目执行是多方配合的事,很难对不积极行为进行界定,工期一拖再拖,就成为常态。
在实践中,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是采取介于两者之间的外包模式,如“固定部分+浮动部分+激励”的模式,即在一定的工作内容上明确固定的费用;对于超出的部分,再明确一个单价,按实际超出工作量计算费用;对于超额达成项目目标,给予相应的激励费用。这种模式的提出,就是希望收获上述标准模式的优点,规避缺点。
但要发挥此模式的效果,还需要做到如下几点:
一是确定项目的工作范围。这个工作范围要尽可能做到类似绩效设定的SMART原则,即具体的、可衡量的、可实现的、相关性的、有期限的等。
二是确定项目主导约束条件。熟悉项目管理的人都知道,要在时间、成本、质量三个约束条件中寻求平衡本身就是件挺难的事。
三是确定激励机制。针对主导目标,要制定有吸引力的激励机制,如主导条件是时间,那就商定每节省多少工期,对应多少奖励;如主导条件是成本,那就商定每节省多少成本,对应提成多少。
这样,服务方就不需要通过“磨洋工”的方式挣钱,而是更愿意通过精细化管理,光明正大地挣钱,并赢取好的口碑!对,尽快召开项目协调会,商量个办法,不能再拖了!宋主任一拍大腿。
下期预告:换个“马甲”,就不认识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