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毒所里的新模式
2016-11-26撰文薛珊摄影王朝
撰文|薛珊 摄影|王朝
戒毒所里的新模式
撰文|薛珊 摄影|王朝
复吸率是戒毒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普遍现实情况,如何降低复吸率、巩固戒毒成果成了一大难题。珠海市第二强制戒毒所通过采用全新的“教育康复+亲情帮教”的戒毒模式,让戒毒学员能在戒毒所里学到一技之长,让戒毒学员能进一步与亲友接触沟通,让戒毒学员在回归家庭回归社会时得到鼓励和谅解,让他们用内心的希望战胜毒瘾。
斯蒂芬·金曾感慨 “不要忘了,这个世界穿透一切高墙的东西,它就在我们的内心深处,他们无法达到,也接触不到,那就是希望。”监所冰冷的高墙让人害怕,日复一日重复乏味的生活消磨人的意志力,与外界的隔离让人脱离社会继而难以重新回归生活……这些来自于影视作品或是其他类型文化作品所营造的监所形象,让第一次进入珠海市第二强制戒毒所的阿波感到害怕。
莫名恐惧 打开心扉
已有十年毒瘾的阿波,无数次让家人失望和伤心。因为一次精神上的松懈,阿波以为只有白粉、海洛因才会使人上瘾,对身体产生危害,新型毒品不会上瘾,做出了让自己后悔莫及的决定。在进入戒毒所之前,阿波对监所的了解全来自于电影。刚到戒毒所的第一个晚上,阿波彻夜未眠,因为悔恨因为害怕因为未知的恐惧。但在后来的日子里,在管教民警与他沟通聊天的过程中,阿波逐渐熟悉了戒毒所的环境。“管教特别注意观察我的身体情况,有没有不舒服等症状都会一一询问。”阿波真的没想到在戒毒所里面,能受到这么多的关怀,管教民警对于戒毒学员的关心程度远远超乎他的认识。阿波也是在戒毒所里的毒品危害知识教育中,才真正了解到各种毒品的危害性。同样,在戒毒所里,阿波也意识到原来自己身体素质那么差全因毒品。过去连走路都东倒西歪,打几下篮球就气喘吁吁。在戒毒之后,现在在管教民警的带领下,和学员们打一场篮球都不在话下。因为过往的工作经历,阿波在过渡室之后,就被分配到文化室,日常做一些电脑设计排版的事情。
所有的戒毒学员在刚进入珠海市第二强制戒毒所时,都会有15天的时间在过渡室里度过,负责该项工作的陈警官,从2011年开始,已经在珠海市第二强制戒毒所工作了五年时间。形形色色的戒毒学员,在进入过渡室的15天里,会有不一样的表现,陈警官也在跟他们的聊天中得知各人的故事:有的年纪轻轻16岁就吸食冰毒,导致产生幻觉胡言乱语;有的35岁正值当打之年,却因毒品精神失常,搞得妻离子散;有的得不到家人的谅解……陈警官也遇到过有的戒毒学员刚完成两年强制戒毒,回归社会的第二天就又被抓回到戒毒所的。
复吸率是戒毒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一个艰巨问题,第二强制戒毒所的相关领导通过调查和研究,提出如何降低戒毒学员复吸率、巩固康复成果的议题,在2015年开始采用全新的戒毒模式——教育康复+亲情帮教。
教育康复 亲情帮教
阿波进入珠海市第二强制戒毒所时,正值所里开始采用全新的戒毒模式。他的家人跟他积极参与了亲情帮教,阿波在戒毒所的初期阶段,家人就可以进入戒毒所里,来到他的身边,鼓励帮助阿波度过难熬的戒除毒瘾的阶段。家人也可以对戒毒所有一个更为直观的了解,对阿波的情况也能多知晓一些。在亲情帮教的过程中,二戒强调戒毒学会回归家庭的重要性。倘若一个戒毒学员在回归社会时,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回归家庭。当戒毒学员得不到家人的谅解,被抛弃或是被不断怀疑,产生隔阂,会让戒毒学员在空虚或是愤怒的情况下,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又再次沾染毒品,这样的故事在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
每月逢5号的亲友探望和每月一次的亲情帮教,阿波都积极参与,他坦言家人的鼓励让他很放心,也让他有信心能重回生活。
除了亲情帮教,教育康复的模式也备受戒毒学员的欢迎。让专业的社会资源参与到戒毒过程,戒毒学员在戒毒所的两年时间内可以学习一技之长。珠海市第二强制戒毒所的相关领导通过调研,发现面包烘焙和汽车美容这两项技能的就业面广、就业率高,也适合戒毒学员在戒毒所里进行学习和考取相关上岗证明,能在戒毒后重回社会时,容易获得就业机会。
采访当天,面包烘培学习班正在进行中,学员们在专业的面点老师的教导下,学习制作松脆可口的菠萝包,每一个步骤和细节,学员们都牢记在心,有的还主动帮老师的忙。学习一项技能,让戒毒学员们有所想有所忙,从面团排气到放入模具中烘焙,一个程序接着另一个程序,仔细制作的过程,让人的心情变得平和淡定。
希望是美好的,也许是人间至善,而美好的事物永不消逝。在“教育康复+亲情帮教”戒毒模式下,许多戒毒学员走向社会,自发形成零复吸小组,学员之间相互监督和教育,让圈子净化,希望的力量是何等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