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竹笛创新技法与应用
2016-11-26徐晓琦
徐晓琦
(南昌大学 江西 南昌 330000)
浅析竹笛创新技法与应用
徐晓琦
(南昌大学 江西 南昌 330000)
我国的竹笛因其独特的空灵美妙的音色深受人们的喜爱。本文就竹笛的传统技法与创新技法,从口舌运用、气息运用、指法等方面对竹笛的传统技法、创新技法的应用作了简单的分析,希望能给我国的竹笛技法的创新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竹笛;技法;创新;应用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我国传统艺术的创作取材越来越广泛、各类艺术的演奏水平也越来越高。竹笛艺术的创作和演奏水平也必然要顺应时代变迁,逐渐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现阶段演奏家和作曲家对竹笛艺术演奏进行了孜孜不倦的研究和探索,不断创造出表现力非常丰富的竹笛创新技法。因而,竹笛艺术的相关工作者真正了解竹笛演奏创新技法的运用已经是势在必行。
1 传统竹笛技法分析
1.1 竹笛北派技法。竹笛北派技法即我国北方地区的竹笛技法。北方的竹笛即为梆笛,原本就是为北方的梆子戏伴奏的,故得此名。北派技法讲究急促、有力的吐音和强劲有力的剁音,掌握的是底气、舌头、嘴劲的功夫。北派的舌指技法长于吐音、滑音、 剁音、花舌音等,总而言之,北派竹笛技法也充分体现了北方人民粗犷、豪放的性格。竹笛北派技法的代表人物是冯子仕先生,他的代表作品《五梆子》尽显北派技法之精妙,是当之无愧的北派技法典范之作。
1.2 竹笛南派技法。竹笛南派技法即我国南方地区的广为流传的竹笛技法。南方的竹笛也称曲笛,其表现形式是以音色辅以颤音、叠音、震音、打音等,具有柔和婉转、悠扬绵长的特点。南派技法的与北派不同的是,南派技法强调气息的控制,不用舌吐、滑音、剁音,这一点与北派技法是截然不同的,俗称“南无吐”。南派技法的代表人物即著名的竹笛大师、循环换气法的创始人赵松庭先生,代表作品有《早晨》、《婺江风光》等。
2 竹笛技法的创新与应用
2.1 竹笛口舌与气息方面的技法创新
2.1.1 循环换气。循环换气法就是笛子技法创新的标志性技法。循环换气法是竹笛大师赵松庭先生融合了唢呐的鼓腮循环换气法,将其运用个笛子的演奏中。循环换气的原理和方法是在吸入一口气,在将要吹出时,把余气全部推入口中,然后再由咽部与舌根对口腔通道稍作封闭,与此同时,双鼻孔迅速呼吸,横隔膜下降、腔壁向外扩张,待肺部的吸气动作完作后,立刻由呼吸肌群的积极活动把吸进的新的新鲜空气迅速送到口腔,与将要吹尽的气息紧密衔接。如此,一个循环换气的动作就完成了。在竹笛演奏中,以上述动作反复进行,并保持 吹出的气息持续不间断。这个过程就称为循环换气。循环换气法充分丰富了竹笛的表现力,使笛子可以连续不断吹奏长曲。循环换气法最初在赵松庭先生的笛曲《早晨》中出现。自此之后,循环换气法迅速成为竹笛演奏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创新技法。竹笛艺术家们依托此技法,创作改编出许多风格独特的笛子独奏曲。比如《鹧鸪飞》、《行云流水》等。由此可见,循环换气法对地笛子艺术的更丰富更生动的发展起到了无可替代的推动作用。
2.2.2 循环双吐。随着循环换气法的出现和广泛的应用,双吐循环换气也随后应运而生。上世纪六十年代,杭州工人王彦借鉴循环换气的原理在笛子演奏中首创了循环双吐技法。循环双吐技法与循环换气技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只是循环双吐技法与循环换气技法相比,对演奏者的要求更高,循环双吐技法要经过较长时间的正确练习才能熟练掌握。此技法在许多的曲目中都有展现。比如笛子独奏曲《绿洲》中就充分展现了这一创新技法,使得此曲的艺术表现力更力丰富生动。值得一提的是,循环双吐技法还获得了循环换气法的创始人、堪称笛界泰斗的赵松庭先生的高度赞誉,他认为此技法是国内外绝无仅有的。
2.2 竹笛演奏手指的技法创新
2.2.1 揉音。揉音原为弦乐的演奏技法。俞逊先生通过对弦乐揉音技法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后,创造性地将弦乐的揉音技法融入笛子演奏。揉音技法的加入,使得竹笛演奏变得更加生动优美,极大地提高了竹笛的艺术表现力。这种令人愉悦的揉音可分为三类,分别为上揉音、下揉音和压揉音。上揉音是俞逊先生借鉴了筝的揉弦创造出来的,其原理与二胡的揉弦相似。在笛子演奏中,上揉音的具体方法是发音孔上方一音的手指在发音孔作开闭四分之一孔位的圆滑揉动,在揉动过程中手指要由手腕部带动,手臂则是自然放松。比如笛曲《春风遍江南》——就运用了这个技巧。下揉音的具体方法是手指在发音孔上作向下约四分之一孔位的反复开闭式的圆滑揉动。在以腹振音为主的前提下,下揉音如配合腹振音就会形成一个腹振揉音的新技法。腹振揉音的波动很大,尤如京剧行腔,比如在笛曲《珠帘寨》中充分展现了腹振揉音的特点。另外还有一种由上揉音变化而来的技法,即压揉音。压揉音的具体方法是指、臂同时在本音音孔上方作快速的滑动。压揉音技法来自板胡的压弦,其笛声棱角分明。如今,压揉音已经发展成竹笛演奏“秦腔”风格笛曲的特色技巧。如詹永明先生改编的《兰花花》中,压揉音就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2.2.2 交击指法。竹笛的创新演奏技法中,除了几种揉音之外,还有一种特殊的指颤音技法。这种指法就是演奏者在笛子的第三、二孔(即1、7两个音孔)上,作快速的相互交击,由此形成一种特殊的颤音效果。这种颤音技法的八度长音运用演绎出一种波澜壮阔、排山倒海般的壮观景象,充分表达出了笛曲丰富生动的艺术内涵。
3 结束语
在文化艺术迅速发展的当下,出现了很多借鉴其他乐器演奏方法秋适应曲目音响要求的创新技法,并由此产生了新的竹笛流派。新的技法和流派在竹笛艺术的发展中产生,并将这些创新技法和新的竹笛流派风格演奏特点运用到更多的曲目中,极大地丰富和提高了笛子的艺术表现力。竹笛艺术发展到如今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已呈现出了蓬勃稳健的发展趋势。对于当今从事笛子艺术的工作者来说,不但要继承和发扬前辈们创造的各种艺术表现方式和方法、充分领悟曲目的艺术内涵,而且还要顺应时代需求,为笛子艺术的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1] 唐俊乔,陈超. 竹笛演奏技法的源与流[J]. 音乐时空,2015,06:21-28.
[2] 荣卫. 论中国竹笛创新技法及其应用[J]. 大众文艺,2015,16:163.
[3] 陈子鹏. 浅谈中国竹笛演奏艺术二度创作中技法和审美的结合[D].山西大学,2013.
徐晓琦(1995.01-),性别:女,汉族,安徽淮南人,学历:本科在读学生,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音乐系,研究方向:音乐学(器乐方向),专业:竹笛。
G421
A
1672-5832(2016)06-01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