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体系、内容和方法创新实验研究

2016-11-26李晓红贾桂琴

长江丛刊 2016年32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体系教学方法

李晓红 贾桂琴

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体系、内容和方法创新实验研究

李晓红 贾桂琴

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已经成为体育教育改革的重点,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因此本文从高校体育课程的教学体系、内容和方法这三个方面展开创新性研究,希望能够为高校体育部门及相关任课老师提供帮助。

教学体系 高校体育 创新

当前,各大高校针对体育课的课程内容、设置、方法等展开改革后,获得了一定成效。不过在不断深化体育课程改革过程中,体育老师在教学中有很多困惑,这主要从改革体育课程时改什么?如何改?为何教学的主体是学生,为何大学生只爱体育项目却对体育课没有热情?为何信心十足的体育教育改革却得不到预期的效果?这些都说明体育课程改革还不健全,因此对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体系、方法和内容展开创新性研究十分重要。

一、创新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体系的方法

(一)教学观念更新,使课程目标科学化

第一从研究对象上来讲,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研究时立足于体育课程中的人;第二在教学内容上来说,要将直面所有学生的指导思想呈现出来,从过度重视各类运动技能和复杂标准的竞技性运动向技术动作难度降低多样化娱乐、健身性项目过度;第三,在评价体系上而言,要将“健康第一”的思想深入到评价过程中,逐渐重视学生体质的提升;第四,在师资结构上要在高校中落实学科建设的中心地位,从传统技能和知识转变成研究体育教学和科研创新型。

(二)建立开放性课程结构

课堂教学要校内外结合。实施自主选择体育教师、课程内容和上课时间,尽最大程度将各个层次、各种水平、各种兴趣的学生个性化需要满足;校园文化建设即隐性课程。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可采取体育社团、俱乐部创建和展开评鉴体育文化等形式,以创建积极向上和个性化的文化创意展现出来为目的,不管是主体参加、客体介入和旁观者欣赏各个角度都能够使学生的思维和知识扩宽,最后使培育出富有创造力的德智体全方位发展人才的目标达成。

二、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创新性研究

(一)从教学内容本身来看待内容创新

就教学内容自身而言,将健身性、民族性、全球性的有机结合突出出来,筛选出与学生爱好相契合、学生健身学习必须拥有的基础技能和支持精心筛选出来。高校为了顺应各类学生的个性化需要,对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爱好给予充分关注,在当前的体育设备、校园媒体、师资等方面展开充分运用的同时,加大力度展开传统、民族、地域性体育项目的引进。例如像越野、瑜伽等各种新型休闲、时尚的体育项目,必然会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

(二)从体育教学长远效应来看内容创新

就体育教学长远效应而言,教学内容应当将社会体育和终生体育纳入其中。现代体育持续的向终身化和社会化推进,大学生毕业时要从学校走向社会,各个人生阶段都要根据各种条件和环境实况展开体育锻炼、提高体质、发展身体和提高健康。因此教学内容应当包含:一各种体育运动项目之于锻炼身体的价值、锻炼身体方法和运动原理;第二拟定自我锻炼规划、创编锻炼方法、使用锻炼方法、自我调整与评估自身的锻炼、一般运动创伤的处理、运动比赛和体育活动的组织。三是学生在教学中学习到保健与营养、不良行为、环境和康复等要素制约身体健康的相关知识,掌握体育健身的措施和方式以及预防和救治一般性运动损伤的方法,使体育与保健相融合,既能够保证学生掌握体育运动技巧、技术和保健知识,另外还能够体会到体育课中的道德情操熏染和人文关怀。

三、高校体育课教学方法的创新性研究

体育教学改革势必要进行体育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在调查各种教学方法可以得到有很多高校的体育老师还是使用较为落后和陈旧的教学方法,无法与时俱进。即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做示范学生观察和模仿,该种传统“师徒模式”培育出的大学生,大部分是模仿加记忆类型的学生,根本与创造和创新扯不上半点关系,无法将学生的个性、主动性充分发挥出来,这就有悖于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个性和特色,主动去探索和接受知识,即遵循“学生为本”原则,所以要采取以下的教学方法来创建现代教学教学体系:一是将和谐、宽松的教育环境营造起来,教师要对所有学生的人格尊严进行注重,两个主体之间相互尊重、保持平等、民主、有爱和诚信;老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教师要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出来。二是构建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教学平台。在教师教授过程中要创建学生发展个性的空间,并且为了使学生愉快的学习并且享受成功而创造条件;在技术和动作学习时,提倡学生进行互评和自评;发掘学生运动的潜力,指引学生在学习时运用创新思维,同时又要以学生基础运动的状况为依据展开分层次教学。第三,将信息传输路径打通,不再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是师生之间展开探讨、实践、研究、练习的一种教学模式。

四、结语

高校体育教学体系要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在情感教学理论的前提下,把人文、健康、快乐体育有机结合,才能够与大学生的认知水准、身心发展特征相契合,这样的创新性体育课程教学体系、内容和方法才能够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同时使体育人文精神得到发扬、大学生终生体育能力提升、促使身心与社会适应力全方位发展的目标得以实现。

[1]王刚,杨冬钧,沈巧儿.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体系优化与创新研究[J].新西部(下半月),2013(04):225~229.

[2]屈忆霞.高校体育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创新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4(28):104~105.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体系教学方法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