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度的因素分析与管理探讨

2016-11-26

长江丛刊 2016年32期
关键词:认同度队伍辅导员

张 媛

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度的因素分析与管理探讨

张 媛

在实际工作中,高校辅导员对于职业认同度并不高,这也导致许多辅导对职业没有正确的认识,以至于无法正确引导大学生成长。对此,本文详细分析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度的因素分析与管理措施。

高校辅导员 职业认同度 因素分析 管理

一、前言

伴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创新与发展,高校的办学规模和数量也在不断提升,在校的人数飞速增长,同时辅导员队伍也在不断增大,辅导员对自我发展、自我优化、自我改变的要求更高。就目前而言,仍然有许多高校辅导员对自身的职业认同度较低,有效的改善这一现状也是高素质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必经之路。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度较低的因素

(一)主观评价内容较多,客观评价不足

抓也教师的教学效果能够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评教来进行客观评价[1]。但是,辅导员的工作主要是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相对而言更强调个性化与政治化。对此,对辅导员工作结果的评价方式过于主观,客观的评价内容非常少,同时许多客观批国家的内容也较为单一,普遍为一些事务性的工作,很容易形成量化评价,以至于高校辅导员见工作精力更多的放在事务性的工作方面,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反而有所忽略,呈现本末倒置的现象。

(二)正面效果较为隐匿,负面效果尤为突出

辅导员恶主要工作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思想教育与管理工作。但是,思想与管理工作的成效很难显现出来。首先,因为一些工作的成效是渐进性的,无法一次性完成,往往需要多次的工作,甚至有些思想政治个工作,做了多次也并不见得有所收益[2]。有一些工作成效在学生在校期间也可能不会显示出来;其次,工作成效的显示呈非线性。思想方面的进步,有可能指表现在学习努力、人际关系良好以及热爱生活与学习等,但是这些现象的发生也并不能代表是高校辅导员的教育成果,这也是较为隐匿的问题。在良好的高校环境下,教学尽然有序,这是一种主观思维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并不会想到是辅导员的工作结果。

(三)本职工作很容易遭受影响

高校辅导员一般都要坐课,上课的时间比较少,时间的安排相对而言也比较灵活。但是,这正是因为这样,一些部门在需要人手时,首要想起的便是辅导员,这也导致隐性课程让步于显性课程。随着学校的办学规模逐渐扩大,招生人数也在增加,自费与公费多样化的招生形式存在,生源越发复杂,学生所暴露的思想问题也越来越多,宣传、教务、后勤等多个部门都不断为辅导员提出各式各样的要求,下达多种任务。在这样的环境之下,高校辅导员的本职工作很难稳定开展,导致辅导员长期处于疲劳状态,最终导致对自身职业的认同度较低。

三、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度的管理措施

(一)转变理念,构建职业化、专业化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首先,需要转变师生的理念。需要从广大的师生中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人员必须是具备相应的专业素质教师,摒弃将思想政治教育者当作是教育管理学生的保姆、维持学校秩序“警察”的观念,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不是人人都能做,必须具备相应能力的专业教师才能开展;其次,转变领导观念。当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队伍制度问题很大程度来源于制度方面,各个领导作为学校的制度设计者与实施者,必须认真落实教育部门的管理精神,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学生的头等教育工作,着重优化辅导员队伍,将其列为党政工作的重要项目,给高校辅导员队伍充足的地位与重视程度。

(二)改变体系,实现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

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高校的一个特殊群体,工作是在于学校与党之间,但是又属于教师队伍,应当是管理的带头团队。党校委宣传部、组织部以及学生工作部等部门,应当中分重视辅导员组织的归属感,明确工作职责,给予充足的成就感,简化工作繁琐性,提高工作针对性。在新体系之下,需要为辅导员建立统一性的领导、统一性的编制、统一性的考核以及统一性的培训,促使辅导员队伍真正走上公共政治理论课的讲台,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师。

(三)落实政策,为明确辅导员的职业化、专业化提供基础保障

首先,专职辅导员应当按照教育部门的规定进行配备,以1:200的比例进行配比,确保每一个院、系的每一个年纪都有一定数量的专职辅导员。提高经济成本投入,解决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间过长、工作环境较差等问题,优化辅导员教育环境;其次,建立一整套完善的德育职称评定体系。根据“德能绩效”多个方面的标准开始评定,从根本上优化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职称评定问题,因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较为艰巨、复杂,所以通过完整的评定体系还可以一定程度降低评定的难度,具备多样化的优势及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环境、新市场的影响之下,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建设显得格外重要,只有积极推动“职业化”与“专业化”的辅导员队伍建设,进而提升辅导员队伍对自身职业的正确认同,才能够真正在当前环境之下合理解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所弱化的问题,从而推动高校教育长远发展。

[1]邹积英,王鹏,陈志娟.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度影响因素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13(9):15~20.

[2]李丹霞.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感与幸福感缺失的原因与对策探析[J].宿州学院学报,2014,29(4):105~107.

(作者单位:贵州医科大学)

猜你喜欢

认同度队伍辅导员
和辅导员谈谈节日活动的策划与组织
带领中队辅导员做好少先队工作
竞选作文辅导员发言稿
大雁的飞行队伍
浅析提升航海类专业认同度的有效途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普通群众中的认知与认同度研究
大学生对中医药的认知度调查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还剩多少人?
青藏高原筑“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