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术散打的核心部位训练研究

2016-11-26马本龙

长江丛刊 2016年32期
关键词:训练方法部位竞技

王 飞 马本龙

武术散打的核心部位训练研究

王 飞1马本龙2

当前武术散打在整个运动项目已经具备一定地位。本文主要将研究武术散打核心部位训练。首先笔者将介绍武术散打核心部位,随后提出当前对于武术散打运动员核心部位的训练存有许多误区和不足,最后针对这些不足提出运用科学合理的武术散打核心部位训练手法,帮助武术散打竞技运动更加健康。

武术散打 核心部位 训练

一、前言

在中国有很多人痴迷武术,尤其是最近几年,武术散打受到许多人们的青睐和追捧,受欢迎程度与日俱增。人们经常观看武术散打节目,从中看到散打冠军王洪祥、武僧一龙、铁英华等人出类拔萃的表现,更加激起了人们学习武术散打竞技运动的热潮。散打人员高超的身体素质和超强抗击打能力,都是通过日常武术散打训练时对身体核心部位联系得到,要想保持武术散打核心部位肌肉平衡、稳定,训练手段尤为重要。

二、初步认识武术散打的核心部位

从医学角度和运动方面来看,武术散打运动员的核心部位是腰腹、臀髋和整体躯干部位。核心部位训练就是锻炼武术散打人员的腹部肌肉、骨盆底部肌肉、髋部肌群和整体躯干部位的肌群。锻炼这些核心部位的目的是将这些肌肉锻炼的更结实更有韧性,给身体强而有力的支援,使身体肌肉如盾牌一样保护内脏器官,将比赛的损伤率降到最低。从人体结构和生理出发,真正的了解、掌握武术散打核心部位的生理机理与主要功能,才能够设计出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所以武术散打教练和运动员都要熟练掌握身体的核心部位,以科学的方法开展训练,进而提高武术散打人员的竞技水平、平衡能力、使散打动作技术要领都规范到位,在比赛时更灵活、更矫健。

三、武术散打核心部位的训练误区

(一)核心部位认识上的误区

我国正规的武术散打教练少之又少,使很多的散打人员跟随民间武术教练学艺,其学习项目和训练科目,全凭老师喜好、随意指导进行动作训练。这种传统的训练方法对核心部位的概念不明,在训练中也有很多的弊端,随着长时间的训练,养成一个习惯后就不容易改变了,所以须经过正规、专业的指导,认识到身体核心部位训练的重要性,并从误区中走出来,提高训练的效果。

(二)训练缺乏正确的指导

目前武术散打运动员核心部位训练还不完善,没有得到准确的引导,训练方法形形色色,有人使用单一的传统训练方式,有人学习现代竞技的体育训练方法,没有一套统一的、科学的训练方法,全凭教练的吩咐,正确的指导少之又少。其根本原因是竞技体育人才稀少,只有经过长年累月的坚持训练,才能成就一番事业,现在有很多青少年意志不坚,使得我国武术散打竞技人才越来越少。

(三)训练方式单一的误区

武术散打深受我国传统体育武术的影响,并将传统武术动作训练作为武术散打训练的主要方法,没有统一的标准,没有科学的评估训练结果。通常武术教练对学生的要求就是“一胆二力三技术”。武术散打核心部位训练必须将运动员的身体条件和散打技术相结合,定一个目标,设立合理的训练计划,定时检验训练结果,对训练效果进行评判。单一的训练方法也是武术散打核心部位训练的误区。

四、对武术散打核心部位训练的建议

(一)提高对现代竞技体育科学训练的认识

现代竞技体育训练都是以科学技术为基础,根据武术散打运动员的真实情况和掌握技术要领的情况制定一套科学、规范、合理的训练计划,训练目标应逐渐递增,有针对性地对身体某个核心部位进行锻炼。教练、教导员、学习人员应从心理上、思想上转变过来,打破传统的重视武术招式的训练,武术散打核心部位要以科学数据为教学依据,掌握合适力度,松弛有度,科学训练。

(二)加强正确的训练指导

只有经过专业人员正确的引导,武术散打核心部位的训练才更规范、更科学。我国相关部位应专门设立培训机构、考核机制,对民间的武术散打人员进行规范、指导,民间武术师傅必须经过专业的培训和考核,考核合格后方能持证教学。在民间拜师学艺或自学的武术散打爱好者必须要开展核心部位的训练考核,发现训练误区时应及时指导和纠正。竞技体育训练要设立评估机制,从科学的角度对武术散打训练进行评估,得到科学数据开展合理、有效的指导方法,培养更多专业的武术散打人才,帮助和引导武术散打爱好者进行正确的训练。

(三)训练方式因人而异富有变化

作为武术散的教练应根据散打人员的身体状况,安排合理的核心部位训练的方式,不能一概而论,应因人而异,进行针对性训练方法,比如:稳定能力弱的武术散打人员要增加平衡稳定的训练科目,利用练习单腿站立、平衡垫站立和单侧运动来提高稳定能力。想要锻炼腹部肌肉应进行卷腹运动,就可以开展仰卧起坐训练,同时俯卧撑、深蹲跳、悬挂抬腿也可以达到锻炼腹部肌肉的目的。

五、结语

武术散打核心部位训练应逐步递增,必须通过专业化正确引导,实行有计划、长期、科学的坚持训练,才能掌握技术动作的平衡和稳定能力。只有如此,在比赛时才能减少体能消耗,保证使用技术动作的有效性和命中率,并能有效避免发生运动伤害和损伤,进而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竞技技巧。

[1]赵晓虎,张勇.核心肌肉群剖析及核心力量练习方法综述[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1(03):55~59.

[2]裴春燕,蒋琴华,王均铭.核心力量训练与传统力量训练理论比较[J].经济研究导刊,2011(06):66~78.

(作者单位:1.吉林省体育局;2.东北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训练方法部位竞技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第1-3届冬季青年奥运会竞技格局分析
每个女孩都有不允许别人触碰的隐私部位
单板U型场地滑雪关键技术动作及训练方法
壁球反手击球技术及其训练方法
跳远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方法
五个部位冬天尤其要保暖
简论1min跳绳训练方法
喜欢什么
花与竞技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