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作用
2016-11-26惠旭升
惠旭升
中共西吉县委党校756299
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作用
惠旭升
中共西吉县委党校756299
我国正处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何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社会课题。本文论述了就吸收统文化中“人格的培养,人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等精华,结合我国实情,培养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
传统文化;核心价值;文化;和谐
就文化而言,核心价值观是文化区别的基本价值观念,它是价值观体系的主导,统领和支配着一般价值观;它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灵魂的表现,为社会的发展和稳定提供了价值原则。当前,我国正处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核心价值既导致了人们价值比较选择和整合上的困难,又催生了国人在转型期间面临的文化困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三个“倡导”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正确的方向。如何“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成为全社会及全体公民的共识和自觉追求,还应吸收传统文化精华。
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了文化土壤和思想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推向了历史新阶段。习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繁荣发展为条件”、“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的滋养。特别是以传统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道德,是中华民族民族性和时代性的统一。从文化发生学角度看,任何一个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对于该民族核心价值观的生成具有基础和源泉性作用,这是世界文化发展的一种共有现象或普遍规律。也是一个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现实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包含两种价值目标,对内凝聚本国人民的力量;对外树立中国文化形象。二者共同构成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体系。因此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本的任务还在于如何在本国人民内部凝聚力量、形成共识,得到本民族广大人民的认可。而要想得到本民族广大人民的认同,就必须深入本民族认同价值形成的文化价值之中,即必须扎根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因此,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基,抛开传统文化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失去了其最具活力和最具特色的部分。
二、借鉴传统文化精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既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成分,也有传统文化的成分,两者缺一不可。马克思主义是核心价值观倡导和培育的指导思想,而中国传统文化则是它重要的思想来源和基础。
(一)弘扬传统文化,传播传统人格教育意义
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梁启超先生对于对儒家思想的精神特质和中心有个概述:“儒家哲学,范围广博。概括起来,其用功所在,可以《论语》‘修己安人’一语括之”。至于健全或理想的人格,“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自儒家言之,必三德具备,人格才算完成。对于这种智仁勇“三德具备”的人格,我们应该从传统核心价值观里“仁”出发来加以理解。孔子用一个抽象的名来表示人格,叫做“仁”;用一个具体的名来表示它,叫做“君子”,君子是一种崇高优美的人格,所以内容包含得很丰富。人格之教,有一个总的指导思想,就是要人践行君子的标准,人人有士君子之行。
(二)传播大同思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大同思想是儒家学说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儒家的社会观。它主要是儒家关于理想社会的描述和追求。内在地包含了人与他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等思想。
1、仁者爱人:人与他人和谐相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而人与他人的相处就是“和谐”的一部分。因为人与他人的和谐相处是社会和谐的基础。而在当今社会由于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的膨胀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冷漠。儒家处理人与他人和谐相处的原则是“仁者爱人”思想。“仁”的表现就是爱人,而在爱人的众多表现中首要的就是对父母亲人的爱。人际关系的和谐应该从家庭内部开始。“父子不和,其世破亡;兄弟不和,不能久同;夫妻不和,室家大凶。”所以首先应“和于室人”在家庭中做到“父慈子孝,兄爱弟敬。”但是,人还应该考虑到除了自己父母兄弟之外的人际关系。因此,儒家在亲亲的基础上,又认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的“推己及人”的更广泛的爱。所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大力宣传“仁者爱人”精神,“仁者爱人”精神对于解决当今社会存在的自我主义、道德冷漠等现象无疑是一剂思想良药。若想要解决问题,需先从意识层面入手。
2、仁民爱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必须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我国古代的儒家思想提倡“仁者爱人”的精神,这是人所共知的。同时儒家也非常重视“生态道德”,要求人们“爱物”,从而使得儒家的仁爱精神有了更丰富的内涵。孔子热爱自然、热爱生命。孟子继承和发展了这一思想,提出:“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意思是说,对于万物只是爱惜而不施以仁德,对于人民要施与仁德而不当亲人看待,亲爱亲人而仁爱人民,仁爱人民因而爱惜万物。由此看出,孟子认为爱己爱人是不够的,还应进一步把这一爱心施与万物,应该由己及人,由人到物。荀子明确地把生态道德(外节于万物者也)与人际道德(内节于人)看成道德统一体的两个方面,并将它们的关系规定为“外”与“内”的关系。这说明,儒家不但重视人际道德,而且还把道德由人际道德扩展到宇宙万物。虽然儒家把生态道德与人际道德看成是道德的两个方面,但就重要性来讲,儒家基本观点是人际道德重于生态道德。因为在儒家看来,人是万物之灵,在万物中最为可贵,爱人应大大超过爱物。
3、克己以成人:人与自身的和谐
人与自身的和谐也是社会和谐的一部分。人是社会中的一份子,也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如果人自身的道德修养都不符合标准,那么何谈整个社会的道德素质呢?因此说,人自身的和谐,即道德修养的提高不仅关系到个体的道德价值,更关系到整个社会道德素质的提高。儒家处理人与自身和谐关系的思想,即“克己以成人”思想就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和继承。儒家认为,个体具有道德完善的自主性。人努力使自己的主观思想“和”于客观世界的过程,就是人的自身道德修养的提高过程。因此,人们要正确处理在道德修养提高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如义与利、情与法、言与行等。人们所希望达到的理想人格实际上就是对所有关系的超越和发展。实现与天地和、与人和,使自己成为完美的人。儒家对道德修养的价值予以了高度肯定,讲“克己以成人”,以追求人内心的自我超越。这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有着积极的意义。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荣辱思想是以个人的道德素质为前提的。儒家的德性修养思想启示我们,个人的道德修养的提高与完善的重要性。这为荣辱思想的培育提供了指导方法。一方面,因为道德修养具有自主性,所以,个体道德素质的提高是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自主追求过程。另一方面,每一个个体思想道德的素质的提高都是成人的基础,拥有社会价值。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过程中,要把个体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放在首要位置,发挥个人的道德价值,进而为全社会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奠定基础。
在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立足于时代发展,把握时代特征,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升华与超越。因此,只有扎根于历史传统并符合时代发展要求,才能凝练出符合中国实际需要,反映世界发展潮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形成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引导社会前进方向,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
[1]《论语·宪问》.
[2]胡锦涛《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3]《孟子·仁者爱人》.
[4]《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视察时的重要讲话》.
[5]梁启超《儒家哲学》.
惠旭升(1975年),男,宁夏西吉县人,回族,现职称:助理讲师,学历:大学,研究方向:文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