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事业单位惩防体系建设
2016-11-26王自力
文_王自力
浅析事业单位惩防体系建设
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公益服务的主要载体——事业单位,正值改革的关键时期,涉及面广、覆盖人多,如何进一步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从源头上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保证改革顺利实施,对事业单位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十分迫切。本文从如下方面对事业单位加强惩防体系建设作些许探究。
主要廉政风险点剖析
通常情况下,事业单位的廉政风险点主要分两个层面:普适性廉政风险点和差异性廉政风险点。
普适性廉政风险点划分为外联工作廉政风险点和内部管理廉政风险点。外联工作廉政风险点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由于事业单位的历史沿革和发展,目前政府或职能部门要通过购买服务的形式,委托公益类事业单位承担专业技术支持工作,在此过程中,外联工作就存在权力寻租、收受礼品礼金、技术质量把关不严等廉政风险点;二是在事业单位面向市场提供公益服务时,在完全按照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拓展业务过程中,可能存在将单位业务转化为个人业务,压低单位业务合同金额、私下收受关联方好处等假公济私、损公肥私的廉政风险点。内部管理廉政风险点主要是指事业单位在对下属部门的管理过程中以及部门自身内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具有共性的廉政风险点,如各部门都会涉及的报账环节,可能存在中饱私囊的廉政风险点。
差异性廉政风险点,主要是指事业单位下属各部门因工作职责不同、工作岗位不同而在工作环节、工作岗位中存在的廉政风险点,如人事部门在干部选拔任用时存在滥用职权、用人失察、监督不力的廉政风险。其廉政风险是伴随部门岗位特定的职能职责客观存在的,具有顽固性、指向性和长期性的特点。
主要问题和应对策略
现阶段,事业单位在惩防体系建设中主要存在思想认识不够到位,制度体系不够健全,防腐力量配备不够充足,工作进展不够平衡等问题。
针对事业单位廉政风险的显著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从如下方面来入手解决。
事前预防,依据风险点再造制度流程。在统筹层面上,着重对规范廉洁从业、警示教育学习、作风建设、监督检查、考核问责等方面的制度进行“废改立”。在部门层面上,着重对重点岗位、重要环节定期进行风险排查,全面系统梳理风险点,以此为依据完善岗位职责,进行流程再造,制定具有针对性、可操作和更加具体的廉政风险惩防制度。
事中控制,区分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发挥部门主观能动性,突出主体责任落实,将党风廉政建设纳入绩效考核体系,与工资绩效发放挂钩,部门主动发现、处理、上报违规违纪行为,在绩效考核中对部门工作予以加分,纪检监察组织发现、处理违规违纪行为,则对责任部门予以扣分,甚至启动相应追责程序。织密基层监察网络,强化监督责任落实,将事业单位所有内设机构以部门为基本单元,按照工作性质和人数比例设置廉政监督员,实现监督范围全覆盖,把廉政风险遏制在可能发生问题的每个工作环节中。
事后问责,建立惩防腐败闭环规律体系。建立健全并严格落实“3331”考核机制。所谓“3331”就是建立百分制的党风廉政与惩防体系建设考核机制。具体来讲,就是季度考核、半年考核、年终考核分别占比30%,广大职工对事业单位下属部门全年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情况的民主测评分值占比10%。针对检查考核发现的问题,提出下一步改进方向和措施,在下次考核中核查落实情况,实现体系建设闭循环。同时,对日常工作和检查考核中发现的违规违纪行为,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严肃查处违反党章、党规、党纪的行为。充分发挥信访举报作用,拓展检查考核在群众中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强化纪检监察工作的维度和硬度。(作者是四川省安监局(煤监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