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二孩”政策对女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2016-11-26晏旖旎
林 成 晏旖旎 杨 睿 刘 通
(西华大学 四川 成都 610000)
试论“二孩”政策对女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林 成 晏旖旎 杨 睿 刘 通
(西华大学 四川 成都 610000)
就业难是大学生不容回避的问题,这一问题反映了我国社会经济结构运行仍处于低品位状态,而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状况更加不容忽视。女性由于生理方面的原因就业一直不如男性,“二孩”政策的推出,对女大学生的就业影响深远。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二孩”政策对女大学生就业的具体影响,探索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希望通过国家、学校、社会、女大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帮助女大学生找到理想工作。
二孩;人口老龄化;女大学生;就业难
1 二孩政策的出台和女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1.1 二孩政策出台的原因。我国数十年来实施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过低的生育水平导致社会日益濒临人口老龄化危机。近几年,中国的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从2011年的1.83亿增加到2014年的2.12亿,占总人口的比例由13.70%上升为15.50%,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原新也分析认为,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后,从人口数量上来说总人口将适当增加,并且2029年到2030年将出现最高峰值,达到14.5亿。
1.2 女大学生就业的现状。数据显示,2010年——2015年毕业生人数分别为631、660、680、699、727、749万人,为持续上升状态,由此可以看出快速的应届毕业生人数增长势必带来就业的压力,而身为“弱势群体”的女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便显得更加严峻。
同时各大企业存在着明显的性别选择倾向,纷纷打出“只招男生”,“男生优先”等条件。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的调查显示:在被调查的75家企业中,56%的企业表示,在相同工资的情况下,由于不同的考量,企业更加愿意招收男生。
2 二孩政策的出台加剧了女大学生就业难
2.1 二孩政策会导致企业的用人成本增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第二十七条明确规定:任何单位不得因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情形,降低女职工的工资,辞退女职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但国家没有给予足够的政策福利,女性生育的成本全部由用人单位承担,这成为企业的一项硬成本。
2.2 二孩政策加大了家庭对女性的束缚。二孩政策的出台,也改变了部分家庭的内部结构。从女性个人来看,一般家庭是三口之家,现在增加一个孩子,母亲会感觉到家庭的束缚、孩子的牵绊更大,部分女性就会选择放弃工作、回归家庭,这会直接造成企业的人才流失。
2.3 二孩政策加重了女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从女大学生的角度来说,这个政策的出台会影响她们对未来就业形势的判断,会加重女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在有些片面的新闻或不值得提倡的社会现象的影响下,做出一些不成熟的事情。在二孩政策为出台时,企业本身就因为女性的生育问题存在性别歧视,而全面二胎时代的到来,客观上会导致企业进一步削减女性招聘名额,择人的门槛更高,挑人的眼光也更严苛。一部分女大学生在校期间就开始担心自己在毕业招聘时也会面临这种隐性性别歧视,可她们本身没有理解到这种歧视的本质,这也导致有些女大学生在没有树立一个正确观念的情况下,早早结婚生子。其实这是一种病态的现象,这种现象的蔓延会使女大学生就业更加尴尬。
3 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办法
3.1 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我们要在思想上对女性进行改观,摒弃传统的“男尊女卑”,“女性只能当家庭主妇”的偏见思想,倡导民主、文明、公正的性别文化。关键在于如何去消除现在人们对女性的隐形歧视和偏见。
对于企业来说,他们在选拔人才的时候,应该把目光放在竞争双方的能力上,而不是带有明显的性别歧视。同时女性的生育也属于社会责任,应该被理解、关怀和支持,而不是成为女性就业的拦路虎。所以,企业在进行招聘时,更多的应该是对女大学生进行肯定,发现她们身上独特的优势。
3.2 制定、完善保障女大学生平等就业机会的政策措施。国家应当制定并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来缓解女大学生的就业困境。一方面,通过立法对女性职工达到一定比例的企业给予税收上的优惠以及政府贷款或政府津贴;另一方面,建立生育保障机制,完善《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妇女权益保护法》等社会保障制度,通过社会生育保险或者建立由企业和个人合理分担生育费用的机制,减轻企业承担的生育成本。此外,随着近年来应届毕业生的增多,政府应该在宏观上进行调控,尽量为大学生们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对个别有性别歧视的企业进行严厉惩罚,让其他企业以此为戒,从而维护女大学生在竞聘和企业待遇上面的权益。
3.3 加强女大学生的能力培养和就业指导。在这个应届毕业生逐年增多,导致各个行业就业竞争极大的社会。女大学生必须拥有一定的能力才能够脱颖而出。高校应根据社会需要进行专业分析,合理设置专业进行招生,从各方面培养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交往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同时给予女大学生正确的就业指导,很多女大学生对自身没有正确的认识,盲目地相信外界带来的错误信息,做出一些自认为有利于以后就业的行为,如早婚早孕。但就业形势严峻需要的不是出现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妈妈这样尴尬的局面来改变,而是应该从提升女大学生自身能力着手。在这个全民创业的时代,学校应采取多种措施,如建立女大学生创业基金等,鼓励女大学生积极创业,让她们放开视野,积极发挥自身才能、优势和创造力,打拼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总之,大学生就业形式严峻是我国社会体制在转轨过程中难以回避的问题,而女大学生的就业难也从侧面反映了我们对于女性的看法还存在误区。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虽然可以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短缺对经济的影响,但是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很多用人单位出于利益方面的考量,给女大学生就业设置了更多障碍。但是我们坚信,通过上述一系列努力,大学生,特别是女大学生的就业会越来越好。
[1]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实施“单独二胎”政策,找法网http://china.findlaw.cn/ask/baike/104170.html
[2] 翟振武, 张现苓,靳永爱. 立即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人口学后果分析[J]. 人口研究,2014.
[3] 刘爽,邹明洳. 一、二孩生育间隔及其政策意义――基于国际视角与中国情境的实证分析[J]. 人口研究,2011
[4] 刘善仕、翁赛珠、岑有文,《如何挑选大学毕业生》,武汉全国高校人力资源研讨会
林成(1995-),女,汉族,四川绵阳人,西华大学建设与管理工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本科生。晏旖旎,女,西华大学,学生。杨睿,女,西华大学,学生。刘通,男,西华大学,学生。
G647
A
1672-5832(2016)06-005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