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连

2016-11-26龙彼德

散文诗 2016年19期
关键词:黄经阳历芒种

龙彼德

艺术技巧

巧连

龙彼德

二十四节气的划分,起源于我国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已运用圭表测日影的方法定出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大节气;以后,通过农业生产实践,又逐渐充实改善,到秦汉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成为农事活动的主要依据。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黄经),将全年划分为二十四个段落,包括雨水、春分等十二个“中”气,立春、惊蛰等十二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以节气的开始一日为节名,则各月的“中”气必在夏历该月出现(如雨水必在正月出现),没有“中”气的月,作为闰月。但“节”气则可在夏历本月或上一个月出现(如立春可在正月或十二月出现)。

节气日期系比较常见的阳历日期。芒种乃五月节,一般在6月5日或6月6日,太阳到达黄经75。。农历五月还有一个重要的节日——五月初五端午节,是后人为纪念伟大诗人屈原所设,有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但不属于节气。芒种与端午在同一个阳历日相叠并不多见,如1981年—2011年三十年间只有三次:1981年、1992年、2001年(其中1992年的芒种是6月5日,另二次为6月6日)。箫风的散文诗《芒种》写于2011年,恰如天赐良机,使他心灵福至,写下了第一行:“6月6日牵着五月初五的手,一起登上夏日的舞台。”全篇便以此而衍生,可谓巧连!

将农事活动的节气与民间大众的节日连接在一起,使农事活动具有了人文的气息,民间大众则顺应了自然的节律:

芒种与端午,互诉着不期而遇的惊奇,

麦香与粽香,洋溢着久别重逢的欢喜,

舞动的镰刀与竞渡的龙舟都在争分夺秒,

流汗的农谚与流泪的《离骚》同样古老而常新。

正是因为这一巧妙的连接,“把农历的五月渲染得如此温暖,如此动情,如此诗意盎然”,也衍生出关于国家、民族、农民、农事等更多的含义。

猜你喜欢

黄经阳历芒种
春分
大寒
芒种
二十四节气之芒种·夏至
按阳历算的清明节
泽草所生,种之芒种
冬至
芒种
密码
读编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