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多党合作的作用
——以民革青海省委会参政议政成效为例

2016-11-26蔡永飞

团结 2016年5期
关键词:参政党民革多党合作

◎蔡永飞

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多党合作的作用
——以民革青海省委会参政议政成效为例

◎蔡永飞

2015年5月18日,习近平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指出:“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更好体现这项制度的效能,着力点在发挥好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积极作用。”这里所说的多党合作制度效能,在民革青海省委会的参政议政工作成效中得到了体现。本文拟以近年来民革青海省委会的参政议政成效为例,对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多党合作的作用作一简析。

一、近年(1999年—2014年)来民革青海省委会的参政议政成效

民革青海省委会成立于1984年9月。2014年底,民革青海省委会下辖一个市级组织、22个省市直属支部,共518名党员。尽管人数不多、人才缺乏,但多年来,民革青海省委会参政议政工作还是取得了十分突出的成绩。这里列举一部分成功案例:

1.关于青藏铁路二期工程建设。1999年,时任民革青海省委会副主委的马志伟通过组织调研考察,形成了《加快建设青藏铁路二期工程格尔木至拉萨段的建议》,提交到全国政协九届二次会议,受到中共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2001年4月,国务院作出了建设青藏铁路二期的决定,2001年6月,青藏铁路二期格拉段开工建设,2007年7月1日格拉段竣工。

2.关于三江源生态保护。2002年、2003年,民革青海省委会先后开展了“三江源生态保护”和“青海湖湿地保护”问题调研,并在全国政协大会上提交了相关提案。这一课题在受到各方面高度关注以后,也引起了九三学社、民盟等青海省级民主党派组织的重视,多次组织力量进行调研,并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意见建议,得到了重视和采纳。2005年,国务院审议通过《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决定投资75亿元用于保护区生态恢复和建设。据2008年2月25日《青海日报》有关报道称,国家在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上将陆续投入超过1000亿元资金。

3.关于青海原子城旅游基地建设。2005年,民革青海省委会就“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纳入红色旅游基地建设”问题进行了调研,并通过民革中央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报送了调研报告。这一建议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采纳,决定将“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的研制基地”列为第三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拨款1.3亿元用于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维修、保护。

4.关于青海东部黄河谷地土地开发整理。从2005年起,民革青海省委会把黄河谷地保护性综合开发利用作为一项重大调研课题,连续多年进行追踪调研,多次向中共中央、国务院和全国政协提出意见建议,建议最终得到采纳。2010年5月,国土资源部、财政部正式下发了《关于支持青海东部黄河谷地百万亩土地开发整理重大项目的函》,同意年内启动实施这一项目。项目实施期5年,估算总投资19.2亿元,土地整理建设规模61.92万亩,新增耕地20.29万亩,增加灌溉面积17.7万亩。据有关报道称,经初步测算,项目完成后将新增2.5亿斤的粮食产能,可以新增供养16万人口,项目区农民每年人均增收400元。

5.关于青海玉树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2010年,玉树“4.14”强烈地震发生后第10天,民革青海省委会主委马志伟即以省政协副主席的身份带领调研组来到四川汶川调研灾后重建的经验,结合四川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的经验和青海玉树的实际情况,形成了《对玉树灾后恢复重建的思考和建议》,提出了若干针对性很强的建议。此后民革青海省委会又提出《关于玉树灾区公平救助的几点建议》等2件提案和21条社情民意,许多建议得到采纳。

6.关于青海国家公园建设。从2011年起,民革青海省委会就昆仑国家公园进行了多次调研。2012年2月,马志伟主委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上提交了《建设昆仑国家公园,走欠发达地区科学发展之路》的大会发言。这一建议得到了中共青海省委、省政府的重视。

7.关于格库铁路建设。2012年5月,民革青海省委会就格库铁路建设进行调研,通过民革中央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交了《关于推进新疆库尔勒至青海格尔木铁路工程的建议》。2013年10月8日,国家发改委批复了新建格尔木至库尔勒铁路项目建议书,2014年12月中旬开工建设,计划于2018年底建成。格库铁路,连接青海省格尔木市和新疆库尔勒地区,全长1240公里,投资200亿,青海境内为540公里,投资116亿。(解丽娜,《格尔木至库尔勒铁路项目建议书获国家发改委批复》,2013)。

以上是民革青海省委会参政议政工作成绩中比较有代表性的7个案例。民革青海省委会参政议政工作的成绩还能从受到执政党和政府领导人重视的程度上得到体现。民革青海省委会的许多参政议政工作成果得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领导人的批示。据民革青海省委会调研部统计,仅从2006年到2014年,民革青海省委会参政议政成果得到副省部级以上领导批示就达到71人次,其中中共青海省委原书记强卫曾10次作出批示。

二、民革青海省委会参政议政工作的主要做法及意义

民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成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的参政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一个界别。民革青海省委会是民革的一个省级组织,其履行参政党职能,必须遵循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政策的指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安排、按照政协章程及政协制度的规范以及民革中央的指导来进行。本文认为,民革青海省委会参政议政工作的主要做法及其意义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执政党领导下根据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和需要确定选题。民革青海省委会参政议政工作选题的来源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执政党和政府提出,一是民革组织提出,经过执政党和政府批准。这是参政党在执政党领导下开展参政议政工作这一制度安排的体现。比如关于“柴达木盆地荒漠化综合开发治理”课题调研,这个课题就是中共青海省委原书记强卫亲自提出交由民革青海省委会来做的。

由执政党提出或者经过执政党批准,来确定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工作的课题,这样的做法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多党合作制度的特点和必然要求,也是确保参政党组织及其成员的思想和行为统一到并服务于执政党对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分析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的前提,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效率和质量的条件。同时,参政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也是避免执政党和国家发生全局性失误的一个重要条件,也表明民革作为参政党所代表的利益,就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代表的利益。

这样的做法表明了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的亲密友党关系、合作共事关系,表明参政党不是在野党,更不是反对党,体现了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的协调性和亲和性。

最重要的是,这样的做法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必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的本质特征。民革青海省委会以参政议政工作实践体现了其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思想政治基础,更以参政议政工作的卓越成绩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优越性。

2.在统战政策、协商民主制度、多党合作制度的规范下深入调查研究。民革青海省委会所有参政议政工作成果,都是以深入调查研究为基础的,使参政议政工作成果符合青海当地人民群众主观需要的实际,也充分体现了当地各级领导干部的意愿和意见,使对参政议政工作成果符合客观实际和需要的程度、科学化程度达到了应有的水平。

这一做法表明了民革青海省委会参政议政工作成果具有深厚的合法性基础。民革青海省委会所反映的利益诉求一部分是带有国家全局利益性质的,如修建青藏铁路等是具有全局性重大战略意义的国家工程,也有的带有青海省地方局部利益性质的,但无论如何都是民主性的利益诉求和合理诉求。事实上,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其基本的、第一位的职能,就应该是通过反映和推动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促进执政党和政府决策的民主性、为执政党民主决策贡献力量,其次才是利用民主党派“智力密集”的人才优势,在参政议政工作中发挥“智库”作用,为执政党和政府科学决策贡献力量。相比之下,参政议政工作成果的科学性固然重要,但其重要性是第二位的,否则参政党就不是“民主党派”而是“智库”或学术团体了。

这一做法体现了民革作为一个现代民主政党应有的概括整合公众意见诉求的能力。现代民主政党要代表公众利益,首先必须善于了解、概括和整合公众的利益诉求。民革青海省委会在调查研究过程中,不仅深入了解了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需要,更深入了解了青海省各族人民的利益诉求,并作出概括整合,使之得到合理、有序、规范地表达,体现了民革青海省委会适应政党协商需要的卓越参政能力。

这一做法体现了协商民主制度、多党合作制度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多党合作制度特别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为民主党派深入调查研究、概括整合公众意见诉求提供了有力的制度安排和保障,这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公共决策机制的一个特点。民革青海省委会在中共青海省委特别是统战部门的支持帮助下经常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工作,使其参政议政工作不断取得有分量的成果,充分利用和发挥了统一战线体制机制、多党合作制度机制的效能和优越性。

3.充分发挥民革作为参政党的整体功能和优势,积极推动参政议政工作取得成果和实效。民革青海省委会并没有把眼光局限在青海省民革组织内部,而是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各种资源都看作是可以利用的资源,比如通过中共青海省委、省政府、省政协等领导机关,来调动和利用各方面力量来开展参政议政工作。特别是把民革全党都看作是自己的资源,并充分加以利用,从而发挥了民革作为参政党的整体功能作用。

民革青海省委会的许多参政议政工作成果是在民革中央和兄弟省份民革组织的帮助下取得的。民革青海省委会在大多数年份的参政议政工作中都要邀请民革中央领导人和民革中央机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与民革青海省委会联合调研,同时也经常在兄弟省份民革组织的帮助下到其他省份去开展参政议政工作调研。尤其是,民革青海省委会许多参政议政工作成果,有的是采取民革中央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交调研报告的方式提交的,正是由于这种“直通车”,才使民革青海省委会参政议政工作成果进入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决策程序,并较快地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实际工作所落实。因此可以说,民革青海省委会用好用足了统一战线政策资源和多党合作制度资源。

参政党中央组织和地方组织共同推动参政议政工作取得成果和实效,体现了现阶段协商民主制度、多党合作制度的一种特点。现阶段,多党合作制度把参政党分成中央组织和地方组织,地方组织实行属地管理,参政党省级组织既要接受所在省份中共党委的领导,也要接受参政党中央组织的领导。这种管理不仅使参政党地方组织可以在参与地方政治生活中更好地发挥作用,也使党派中央能更加主动地与地方组织加强联系,增强发挥民主党派民主功能、参与协商民主的机会和有利条件。民革作为参政党履行职能的这一机制,整合了全党工作资源,适应了现代政党的履职需要。

参政党中央组织和地方组织共同推动参政议政工作取得成果和实效,体现了多党合作制度在解决中央和地方关系问题上的政治功能和制度优势。中央和地方关系问题,一直是我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课题。在整个国家制度的设计中,中央和地方关系总体上是卓有成效的,但难免有一些带有全局性的地方利益诉求不能得到应有的重视,一些合理的地方局部利益不能得到应有的照顾。多党合作制度可以通过参政党参与政党协商、政协协商来完善中央对全局性战略布局,也可以推动和促进地方局部利益的实现,从而有效地促进国家治理体系整体效能的提升。

民革青海省委会参政议政工作中的成效,体现了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服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民革青海省委会参政议政工作的实效表明,民主党派参与协商民主、服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仅仅是完全可能的,更是非常必要的。试想如果民革所有地方组织、如果各民主党派所有地方组织,都能够像民革青海省委会这样,协商民主制度、多党合作制度一定能够更加有效地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注重加强自身建设,着力培养民革作为参政党的政党协商专家和党务专家。民革青海省委会履行参政党职能所取得的成绩,是民革全党自身建设所取得成效的体现。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中共各级党组织“支持民主党派加强思想、组织、制度特别是领导班子建设,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解决自身问题能力”,这是对新形势下开创统一战线工作新局面的新要求,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的历史经验。民革青海省委会履行参政党职能和加强自身建设的实际成绩,也印证了习近平总书记这一要求的科学性和重要性。

民革青海省委会自身建设的成效充分体现了民革加强各方面自身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尤其凸显了培养民革党员代表性人士成为政党协商、政协协商专家和参政党党务专家的重要性。所谓政党协商专家,指的是民主党派中这样一些成员,他们熟悉统一战线政策、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各方面制度和程序规定,熟悉政党协商、政协协商的特点和规律,特别是在政治上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明确的政治态度,具有很强的政治把握能力、政治敏锐性、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活动能力,善于选择参政议政课题,善于调查研究,善于概括整合公众意见诉求,善于表达和提出参政议政的意见建议,善于推动参政议政工作成果的转化和落实。所谓参政党党务专家,除了也要在政治上具有较强的政治把握能力以外,尤其要能够具备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解决民主党派自身问题的能力,善于把参政党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整合成为有机的整体,善于把组织内部的优秀人才选拔出来、使用到位、推荐出去,善于制定和完善工作制度和机制,利用统一战线政策资源、协商民主制度资源,整合和利用本组织内外的各方面资源。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和协商民主发展完善的需要来看,从民革青海省委会的实践来看,培养和造就政党协商专家、党务专家和两方面能力兼备的参政党政治家队伍,应当成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根本性任务。

(蔡永飞,民革中央宣传部副部长/责编刘玉霞)

猜你喜欢

参政党民革多党合作
深入学习贯彻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发挥参政党作用 凝心聚力奋斗新征程
江苏民革助力贵州省纳雍县猪场乡脱贫出列
民革中央关于表彰优秀民革党员之家的决定
民革中央关于表彰第一批民革示范支部的决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浅谈如何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开展参政党理论研究推进参政党理论建设
参政党理论研究的创新思路
抗日战争时期“遇事协商”对中国政治协商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