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岁月可回首,少年花间留
2016-11-26骨头
◎骨头
愿岁月可回首,少年花间留
◎骨头
春来赏花,秋浓煮酒,这曾是他的梦想。他不止一次想象过那种人生,那样一个自己。温风和煦,春意柔暖,水墨山河间,他一手提酒壶,一手执笔,于饮酒谈笑间挥毫泼墨,锦绣诗赋如源头活水般奔涌而出,俯仰间风华天成。那时他还有热血,梦想和远方。
上好清透的碧玉,风雪夜归的温酒,七月如火的榴花,暮春流莺的呢喃,都是这世间可遇而不可求的美好,而秦观亦是如此。
人们都说他是才子。其实,归根究底他是个奇妙的矛盾体,犹如雪与火的交融。忽而热血沸腾,恨不得把一腔热情都挥洒出去,成就一番作为;有时又像是缠绵的雪,清冷干净,纯澈哀婉,似一位眼眸带愁的美人。可他于热忱清冷之间又偏偏生出几分风流落拓,兴起时痛饮酣畅,赋诗高歌。他亦有一颗柔软的心,轻易就会痛,民生疾苦会痛,思念故乡会痛,怀才不遇会痛,孤独寂寞也会痛。
都说时势造英雄,也许秦观的横溢才华亦需要那么多疼痛来铸就。疼痛是灵感,是源泉,是血肉,是骨架,是灵魂,是凤凰涅槃的业火。因此他的一生才会坎坷不平,那是不可回避的代价,想必也是上天特别的垂爱和成全。
所有的时光里,岁月虽不仁慈,但也并非残忍。秦观的一生跌宕起伏,如潮似汐,他曾长歌当哭,也曾开心饮酒。因为所有的故事无论结局如何,总会有一个美好的开始。
秦观的人生大戏起初是轰轰烈烈的喧嚣欢呼,无数人在人山人海中遇到他,他总是最耀眼的那个,于喧嚣中寂静,却带着莫名的魔力。那年,21岁的秦观目睹洪灾惨状,善良的他不禁垂泪,作赋数篇。那时起,才华惊艳的他开始崭露头角,为世人所重。
熙宁十年,苏轼调任徐州,秦观慕名拜谒,并写诗道,“我独不愿万户侯,唯愿一识苏徐州。”言辞间流露出对苏轼的仰慕之情,又甚是调皮,似年幼的孩童跟长辈撒娇,不加矫饰,真真是性情中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苏轼乐,秦观亦乐,从此山长水远,斗转星移,茫茫人海里,知我者,良师者,挚友者,又添一个你。
初识的时刻都是美好的,总想时时一起,将如眉远山如镜平湖一一看够,可诗酒花茶、歌赋蒹葭,亦可曲水流觞、治国平家。他们邀上三两好友,数尽春花夏蝉秋月冬雪。吴江,湖州,会稽……都留下他们的漫漫足迹。在苏轼潜移默化的影响下,秦观一腔热血开始沸腾,他发奋读书,准备科考。命运似乎喜欢捉弄他,两次应考均铩羽而归,这样的打击使得一向载誉的他不免有些沮丧,连苏轼都为他抱屈,喟叹时运不济。所有人都在担心,这个锋芒初露的年轻人遭遇兜头冷水后会不会就此一蹶不振、蹉跎余生?
作为良师益友,苏轼不愿看到那样的结局,他向王安石力荐秦观,后又寄信一封,“愿公稍借齿牙,使增重于世。”王安石亦是惜才之人,不吝其言,大赞秦观之文。两位前辈的赞许和鼓励给了秦观莫大的动力,后来他再次扬帆起航,终是金榜题名。
从此,秦观踏入仕途,历经宦海沉浮。眼见他封新官锦绣还,眼见他看遍繁华后高楼坍塌。官场倾轧,党派斗争,改革变法……一个个浪头迎面扑来,秦观和苏轼皆不能幸免。一时花团锦簇,一时烈火烹油,过往种种如云烟,风吹而散,无望的漫漫岁月里只剩风沉霜重、颠沛流离。
细数过往繁花似锦,似一梦黄粱。只是不知是谁把他从梦中摇醒,欢愉戛然而止,磨难扑面而来,秦观不得不故作坚强,心底再痛,面上依旧云淡风轻。
贬黜的日子里,午夜梦回时,他无数次似回到了往日。忽觉害怕,怕宦海深深,怕满身伤痕,怕希望已冷,怕孤灯凄夜寒照雨,怕历尽痴嗔老病身。凄冷的夜风里泛着微微湿气,他不禁裹紧棉被,忽忆起旧日暖阁里好闻的沉香,也忆起那些他未曾实现的英雄梦想。可是如今再难有彼时的热血抱负,心下只有满腔愤懑,还有深深的无奈,时光复刻过往,一时间悲欢自尝。
此时他有些许悔意,以前应该把那些鲜活的日子加点盐,腌起来,风干,等老的时候下酒,后半生细细品味,足矣。只是他怎知会走到这般田地?向鱼问水,向马问路,向神佛打听这一世的出路,怎奈佛亦非摆渡人,他只能自渡。
文章憎命达,他那么有才华,怎能不受苦?人生如此,不若拿酒来,喝它个酣畅淋漓,然后大醉一场,酒醒后依旧可以凭栏临风听暮蝉,诗词歌赋睡花间。他写“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写“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写“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写“夜来酒醒清无梦,愁倚阑干”,就好似盛宴过后一个人的午夜狂欢,因为他知道,无论黑夜多么漫长,黎明总会到来。世事无常,总会有很多难题,唯一的办法就是苦熬,熬到一部分的自己死去,另一部分的自己醒来,等熬过去了,便脱胎换骨,恍若隔世。
庆幸的是,不管岁月如何沧桑,容颜如何变迁,秦观依然是秦观,还是可以做一只勇敢的荆棘鸟,天亮之前就远去,不分朝夕,去追寻那方天地,纵一生短如潮汐,纵命运多舛时运不济,也不惧风雨,未曾唏嘘。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他虽早已远离往日繁华,却始终未忘他疲惫生活里的英雄梦想。岁月漫长,却总值得等待。于生命而言,最温柔的莫过于接纳,接纳命运的不公。
几年后,政局变动,昔日被贬旧臣一一召回重用。千回百转,机遇终是来了,可是此时的秦观已垂垂老矣,漫漫坎坷路,他终是没能走回那个梦想开始的地方,只能永远栖息在追寻的途中,抱憾终身。
多年后,华发已生的苏轼走过长长的巷,轻轻敲着厚重的墙,有沉喑的回响和昏暗的光,望见那盏熟悉的灯火,想起那年的秦观,眉眼清澈,神采飞扬,好似在说,“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谁曾见他眉目飞扬,飒拓风华,谁曾见他月下白衣,月沉生花?这个世界从不缺好的故事,缺的只是好的结局。但人生如戏,总要允许有遗憾,才会铸就流芳的传奇,才会让世人永不会忘记那个惊才绝艳的秦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