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失陪族”悄然兴起
2016-11-26艾理
◎ 艾理
当“失陪族”悄然兴起
◎ 艾理
在网络上,曾有人绘制了都市上班族一天的时间分布图,将一天中的24个小时这样区分:睡觉8小时、吃饭2小时、穿衣洗漱1小时、工作10小时、上班来回路上1小时、上网娱乐1小时,剩余自由支配的时间为1小时。而多少人能用这剩余的1小时陪着家人呢?
参与调查的年轻人和中年人,每周陪伴家人的时间最多为40小时,最少的也就是十几个小时,平均时间约为28个小时。这样算下来,陪伴家人的时间一年共约1456小时,仅为61天。
01 你是否有时间回家
没有一种温暖比得上“回家”,回家团圆是中国人永恒不变的主题。家是一间温暖的房、一扇透着暖暖灯光的窗,是父母喋喋不休的唠叨,是爱人会心的一笑。家会唤起每个人心底最朴素的情感与渴望,逢年过节,不管路再远、再辗转,都要回家。
但是,你是否有时间回家?
如果问起这个问题,相信很多人都会摇头。的确,在当下就业和发展前景高度不均的城市化浪潮中,大部分人困守在经济条件好、“就业机会大”、“发展前景广阔”的大城市,如“北上广”。据《经济参考报》报道,“北上广”每年增加的常住人口数量多达四五十万人,相当于一个中小城市的人口规模。还有专家表示,北京目前的常住人口已是1986年的两倍多,相当于“26年长出一个北京城”。许多人因为工作繁忙而无法定期返家。
02 “失陪族”人群知多少
所谓“失陪族”,指的是那些因忙于工作而疏于陪伴家人的新兴族群,以“拼房”“拼车”“拼命”的上班族为主力军。某网站按照“失陪族”的成因将其划分为“三无”型失陪人群,即无奈型、无知型、无悔型。
某网站的创始人任刚就是其中之一,尽管有车有房有儿子,他还是活得很辛苦。“我喜欢在家和儿子一起做游戏,但经常身不由己,通宵加班成了家常便饭。做网站‘吃’的是技术和宣传饭,作为技术总监和CEO,大小事情我都得亲自把关,因此回家的时间极少。”他曾这样形容自己的无奈。
可他们对家人十分冷漠,还有一部分人是“下班沉默症”的重度患者。网友“珍珠”的老公就属于这一型。“我每天下班后就急急忙忙做家务、带孩子。他倒好,什么都不管,一回来就打游戏、看(电子)小说,要么就出去和狐朋狗友鬼混,极少与我说话,问他什么也是爱搭不理,要么就嫌我烦,真是气死我了!”“珍珠”经常在微信朋友圈里哀叹命运,抱怨老公的“低情商”。
网友“肥皂”是一位90后北漂,2012年大学毕业后,他因品学兼优被国内知名网站聘为专栏编辑。为了在工作上站稳脚跟,“肥皂”这几年几乎天天加班,获得了领导的信任、同事们的支持,职位、薪酬也是“节节高”,但他已经连续三年没有回家过年了。老家的父母非常想他,他却浑然不知。
03 换种方式陪伴
“我想静静”
“亲爱的静静!以前你总跟我们请假,说‘不回家了’,这一次,我们老两口得跟你请个假——今年春节,我们老头老太也要来一场你们年轻人流行的‘说走就走的旅行’。”
近日,一则父母写给在北京闯荡的女儿的“请假条”让网友“笑着笑着眼眶就湿了”。原来,常年呆在老家的静静父母去年收到了女儿用快递寄来的新手机,并学会了使用微信。通过女儿在朋友圈中分享的信息,老两口开始理解她一人在外打拼的艰辛。反思过去对女儿的各种埋怨,老两口不再要求女儿每年春节都回家,也不再强求她尽快找男友,只希望她利用假期做一些平时想做却没时间做的事情。
放下女儿这个“大包袱”后,老两口游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在游览风景名胜的同时,静静父母通过微信给在外忙碌的女儿发去了精心摄制的照片和视频,并送上了问候寄语。在外工作的静静也终于明白,尽管和父母有过这样那样的争吵,但他们从未离开自己,一直都在自己身边。
让我们“面对面”
眼下,人手一个QQ、微信账号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概念,下至几岁的孩童,上至耄耋老人,大家都在玩微信、QQ,刷QQ空间、朋友圈。
曾有一位留学生网友“老钱”在微博上晒出过一组钢笔画,那是他为远隔重洋的母亲制作的QQ视频聊天攻略。这数幅线条简单但画工精美的钢笔画分为两个版块:一为“当我想您了”,一为“当您想我了”,分别从被动接受视频聊天和主动发起视频聊天两个角度详细地解说了如何进行视频聊天,其文笔的细腻和简洁让许多父母会心一笑,也让众多网友潸然泪下。一时间,给父母做手绘攻略的心愿清单刷爆了微博和微信朋友圈。众多网友也终于茅塞顿开,找到了与父母交流的最好方式。
陪你度过漫长的加班岁月
过年时节往往是静静的加班时间。这一天,正在加班的静静突然收到了父母给自己发来的问候视频。视频中,父母欢快的话语丝毫听不出有任何伤感的情绪。除了问候之外,视频中的父母还带着静静见识了一下他们精心布置的房间,给她过目了老两口丰盛的年夜饭。父母告诉静静,他们在家很好,即使她不在,他们也会好好照顾自己,让每个春节过得有滋有味。同时,他们叮嘱女儿加班时要注意休息,记得多炖点吃的东西,因为春节时许多店铺会关门。最后,父母告诉静静,这个视频只是《陪你度过漫长的加班岁月》的第一季,后续的“真人秀”还会继续上演。
视频结束时,静静早已泪流满面,她暗暗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下一次春节一定要回家陪伴二老。
把“我”快递给你
别误会,这里说的可不是将自己快递回家,而是将自己一年的动态快递回家。
心灵手巧的女孩小陈就是这么做的。
小陈是一位小学美术老师,在手工课上,她让孩子们给自己的父母亲手做了一份小礼物,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小陈由此受到启发:我为何不为远在他乡的父母送上一份“自己”呢?说干就干,小陈上网搜罗了一些手工艺制作的攻略,精心为父母打造了一册手工生活相册。这本相册展示了了一百多张风格各异的照片,呈现了她丰富、快乐的生活。
当小陈的父母收到这册“厚重”的相册后,才看了几页,两位老人的愁容就立刻舒展了。你可以每季度制作一次;一月一次更好,省得父母、家人担心;一年一次也可,让老人在逢年过节缓解一下寂寞。当然,随信附赠一些小礼品、小特产,或者一封发自肺腑的长信则会更好!
04 拒绝无效时间
CCTV-9曾经播放过一部纪录片——《互联网时代》,其中有一组这样的镜头:一个大家族在祖父七十大寿时欢聚一堂,在座的年轻人都是“00后”“90后”。寿宴上,年轻人不是拿着手机,就是盯着iPad,信息提示声此起彼伏,年长的一辈也是电话不断,弄得寿宴屡屡被打断。最后,祖父终于忍受不了这样貌合神离的团聚,拂袖而去,留下一桌晚辈相顾愕然。
这家人虽然表面上在团聚,但这样的团聚是无效时间。
在本文开头提到的调查中,每周陪家人的28小时里就有部分时间是“无效时间”。比如,人虽然在家,但忙于上网、玩手机,或者干脆把工作拿回家做,从而与家人处在“零交流”状态,造成形式上的陪伴。
那么,怎么消灭与家人相处的“无效时间”呢?只需做好三件小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