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形象的国际认知差异及其原因
——基于英国智库BBC Global Scan的数据分析
2016-11-26许雨燕
文/许雨燕
中国国家形象的国际认知差异及其原因
——基于英国智库BBC Global Scan的数据分析
文/许雨燕
国家形象是国际社会对一个国家的感性认知和理性评价,是对一国及其民众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的综合印象,是自我镜像和他者镜像的综合体现。而国家形象的认知则是一种心理预设,正面的形象认知会让人感觉友善、易于接纳,负面的形象认知会产生敌对和排斥的情绪。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就集中体现在对中国的认同度和亲善感的有效培养上。那么,国际社会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如何呢?“皮尤全球态度项目”(Pew Global Attitudes Project)2010年的一项报告显示,中国国家形象在不同地区呈现出不同的状态:中东国家对中国印象非敌非友;个别西方国家和邻邦国家对中国“妖魔化”程度较深;美国、欧洲、亚洲和拉美国家则对中国颇有好感;非洲和大部分亚洲国家也认为中国表现不错。此外,英国智库BBC Global Scan的国家形象报告也显示,2005~2014年中国的正面影响力下降13%,负面影响力上升17%,是同时段所有被检测的目标国正面影响力下滑之最。美国学者雷默也在他的《淡色中国》里这样评价21世纪前后的中国:中国国家形象的国际认知现状可能并不理想,且国家形象的“自我认知”与“他者认知”并不和谐,导致“世界对中国的看法经常是一杯混杂了旧观念、勃勃野心和难以动摇的偏见与恐惧的脆弱的鸡尾酒”。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在经济领域成绩骄人,2014年的经济总量就已跨越10万亿美元大关,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并没有带来中国国家形象国际认知的整体大幅提高,相反,“中国崛起”更多时候被解读为“新一轮”世界秩序的再安排,甚至可能激起“新一轮”世界霸权的循环开始。而这样的国家形象认知对中国的未来发展势必不利,国家的整体战略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因此而受到外部条件的制约和影响。总之,中国要想融入国际社会并成为新的国际秩序的建构者,国家形象的塑造十分重要,国家形象的“自我认知”和“他者认知”间达成某种程度的平衡更为迫切。本文通过对英国智库BBC Global Scan最近10年来关于世界各国形象评估报告的数据对比,从中分析中国国家形象的国际认知现状及其背后的深层原因,尝试为中国国家形象的良性建构提供理论和政策的参考。
中国国家形象的国际认知差异
2004年起,英国智库BBC Global Scan对世界各国的国家形象影响力跟踪调查至今,每年发布一次调查结果,大致反映了近10年来各国国家形象的概况和趋势。本文分别抽取BBC Global Scan的跨度为10年左右的四组数据,即2010年、2014年中国国家形象的评估数据以及2005~2014年各国国家形象的评估数据,通过统计和对比,从中我们可以参考中国国家形象在国际社会的认知趋势并分析其背后的深层原因。
第一组数据及总结
第一组数据是2010年BBC Global Scan关于中国国家形象的评估报告。
关于正面评价,2010年中国自我评价数值为81%,超过所有参评国家的平均值42%。其后依次为:非洲的尼日利亚与肯尼亚73%、加纳63%、埃及64%;拉美和亚洲的巴基斯坦、菲律宾对中国国家形象的正面评价均超过半数,分别为中美洲57%、智利55%、巴西52%,巴基斯坦56%、菲律宾55%。正面数值最低的是欧洲国家意大利仅为14%和亚洲的日本18%,以后依次是德国20%、西班牙22%、葡萄牙25%、法国24%。
关于负面评价的国家排名依次是:意大利72%、德国71%、法国64%、韩国61%、葡萄牙54%、西班牙54%、美国51%,对中国持负面印象前三位的均为传统欧洲国家。
小结:2010年,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差异“地域性”特点明显,即非洲国家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相对正面,拉美国家紧随其后,传统西欧国家和亚洲的韩国、日本对中国并无太好印象。
第二组数据及总结
第二组数据是2014年BBC Global Scan发布的中国国家影响报告。
关于正面形象,2014年中国自我评价数值从2010年的81%提高到85%,相对于国际社会无论是2010年42%还是2014年41%的平均值,认知差异依旧。而传统欧洲国家对中国印象不仅没提高,甚至有所降低,其中德国的正面评价就降至10%、西班牙24%、法国26%;而非洲、拉美国家对中国印象良好,正面评价数值虽有降低但依旧超过半数;亚洲邻邦日本、韩国就保持4年前的负面印象,尤其日本竟然降至史上最低3%。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传统大国比如美国、英国、加拿大、法国、日本、俄罗斯等对中国国家形象的正面评价数值较之2010年也更为降低。
比较发现,2014年参评的23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分布与2010年的28个国家和地区大致一致,评估结果是:在上述相同区域,中国国家形象的正面数值不仅没有提高,负面数值却在不断增长。
假设,“中国国家形象的国际认知”这一命题中有四个变量:a.评估主体——国际社会民众,b.被评估客体——中国形象,c.时间流变,d.国家形象结论;那么,四者间的变量关系是这样运行的:a和b不变,变化的是c 和d,即时间从2010年变为2014年,中国国家形象并没有明显改善甚至存在下滑趋势。
小结:2014年,中国国家形象认知的“地域性”差异与2010年没有太大变化;中国国家形象的正面认知数值反而较之2010年呈下滑趋势。
第三组数据及总结
第三组数据是以2010年数据为例,中国国家形象“自我认知”和“国际认知”数据差。
2010年中国国家形象的“自我认知”数值为81%,国际社会对中国国家形象的“他者认知”平均数值为42%,悬殊很大。我们借计算公式PC=O-C来表明国家形象认知差异的程度,O表示参评各国对中国的“他者认知”数值,C表示中国的“自我认知”数值,PC表示认知差异数值。其中,PC数值为“零”表示没有认知差异,正、负值则表示认知差异很大:正数位表明“褒奖性”认知差异,数值越高褒奖程度愈强;负数值表明“贬抑性”认知差异,数位愈高贬抑程度愈强。
根据计算结果,PC值中国为零,其余国均为负数值,没有正数数位,即全是“贬抑性”的认知差距,不过,即使是“贬抑性”认知差距,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也“泾渭分明”:相对而言,非洲国家对中国形象的贬抑程度不强,PC值依次为肯尼亚-8%、尼日尼亚-8%、埃及-17%、加纳-18%;而欧洲国家和亚洲邻邦日本对中国形象的贬抑程度强烈,PC值依次为意大利-67%、德国-61%,日本-63%。
小结:中国国家形象的“自我认知”和“他者认知”差异明显;而且,PC值的差异也呈现出“地域性”特征,即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对中国的形象认知更为复杂和负面。
第四组数据及总结
这组数据即2005年和2014年BBC Global Scan公布的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多个国家的形象数据对比。
如果说,上面三组数据是分别从不同年度和不同角度对同一个国家——中国——的国家形象认知特征作出的分析和归纳;那么,下面一组数据则是对全球参评的多个“代表性”国家在时间流变中的数据值进行对比,进一步分析中国国家形象的国际认知状况。
这组数据包括了美国、英国、日本、欧盟、中国和俄罗斯在内的全球6个代表性的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10年来各自国家形象的评估数据的流变。其中,中国国家形象的正面评价2005年为48%,2014年降为35%;负面评价2005年为32%,2014年上升到49%。即中国的正面评价10年来下降13%,负面评价上升17%。俄罗斯的正面数据下降8%,负面数据上升12%。英国的正面数据上升6%,负面数据下降8%。正面数据略有上升、负面数据略有下降的还有美国。正面数据下降、负面数据上升的国家和地区还有欧盟、日本。
小结:中国国家形象的国际认知效果不尽如人意,亟待提升;此外,从智库10年来的数据报告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个国家的形象认知一旦形成便相对稳定,“拔乱反正”的成本高、难度大。
综上所述,虽然多年来中国政府努力营造被国际社会普遍认同的良好国家形象,但目前智库反映的现状是,中国国家形象的国际认知呈现多元分化、多极差异甚至偏差较大的症状。那么,这些国际智库表面上的数据到底反映了中国国家形象背后的哪些问题呢?
中国国家形象国际认知差异的原因:BBC Global Scan数据的背后
尽管国际智库的评估机制和数据结果因为种种原因很难绝对客观,但在某种意义上反映了中国国家形象的某些问题。综合探究英国智库的上述四组数据,可以归纳出中国国家形象认知的三方面问题:其一,中国国家形象的国际认知差异巨大,中国人对自己国家形象的“自我认知”和国际社会对中国国家形象的“他者认知”间没有达成某种程度的平衡;其二,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差异存在“地域性”特征,即发展中国家对中国的印象明显好过发达国家;其三,西方国家近年来对中国的国家形象评估不甚理想——中国出现“形象危机”,这与当下中国的利益诉求是背道而驰的。下面我们来逐一分析以上问题的原因。
首先,关于中国国家形象的“自我认知”与“他者认知”的不平衡问题。一般来说,对“自我认知”与“他者认知”的差异问题有着三种判断:一是,“自我认知”真实,“他者认知”可能受到扭曲;二是,“自我认知”扭曲,“他者认知”符合实际;三是,“自我认知”和“他者认知”都从一定意义上反映了真实状况。笔者认为,第二个判断是不可能的,因为相对他国民众,本国民众对本国的了解会更符合实际情况;第一个判断暗含是某种“介质”误导和扭曲了外界对他国国家形象的认知;除去有些国家的“妖魔化”思维定势,从建构的意义上讲,第三种判断可取。国内外从事国家形象研究的学者们认为,中国在国际互动中面对的不仅是与西方的利益冲突,而且是更深刻的价值矛盾。从根本上讲,是国家间的“价值观差异”导致了国家形象在“国际认知”上的根本差异。
其次,关于中国国家形象认知差异的“地域性”特征问题。我们知道,发展中国家对中国的印象明显好过发达国家。比如亚洲的巴基斯坦、印尼和非洲以及拉美国家可以对中国高持50%以上的正面评价;而欧洲和美洲的发达国家诸如德国、意大利等却只有不到20%的人对中国持认同态度。笔者认为,这种显著的“地域性”认知差异,既来自历史渊源,也关乎现代交往过程。欧洲与中国的价值观和宗教信仰迥异,近半个世纪的冷战渲染以及不同的政体传统,令彼此的印象都停留在根深蒂固的历史旧观念中,大部分欧洲国家对物理空间遥远、精神气质殊异的中国的突然“崛起”感到茫然无措。而美国在冷战结束后与中国的政治意识形态相左,加上夹杂着的区域利益冲突,彼此印象一直不佳;但随着中国影响力的提升,美、中的频繁互动都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消除分歧、淡化误会,从而调整彼此的形象认知。至于亚洲邻邦日本,与中国在历史遗留问题上结怨甚深,尤其近年来两国屡屡冲突,彼此国家形象的正面数值持续下降不足为奇。而韩国大部分年轻人对中国的政治价值观较为陌生,也影响着他们对中国形象的整体评价。
再次,关于智库数据反映的西方国家对中国国家形象整体认知不佳的问题。其实,国家形象包含的维度信息丰富——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诸多方面,它们都是国家形象的构成要素。那么,到底是哪些构成要素出了问题呢?国际社会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解读和认知是多层次、多维度和多要素的。中国智库发布的《2013年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披露:6成以上海外民众对中国经济发展及其对世界的影响报以积极态度,认为全球贸易将会因此迎来新机遇,此观点在发展中国家更是多达七成。不过《报告》也认为,中国政府给海外民众的印象刻板,半数以上不了解“和谐社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念与主张,中国的政治制度及其相关理念在西方社会并没有得到相应的认同。其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中国政治看法分歧巨大,比如关于中国政府的“严肃、不可亲近性”的印象,发展中国家约有三成民众认同,而发达国家则超过半数以上民众持此观点。中国的经济大国形象看起来得到了认可,但是政治和军事大国的形象仍然被质疑。
结语
过去30多年,中国社会发生急剧变化,经济成果显著,市场经济的扩展正在重塑着国家的文化和政治环境,中国在现代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暴露出新的问题。中国旧有价值共识在市场经济大潮下被消解,我们正在努力寻找一个被国际社会普遍认同的、与中国经济发展相匹配的核心价值观,而这正是中国国家形象应有的样子。然而,西方社会对中国的形象认知总是无法与中国的这些积极变化保持一致;相反,在被误解和怀疑的国际交往中西方社会强化了对中国的负面感受,再加上某些国际主流媒体对中国“崛起”的曲意解读,令世界与中国之间的理解更加错位——这是中国国家形象国际认知差异巨大的根本原因。
我们深知,良好的国家形象认知对降低一国的发展成本至至关重要:比如中国如果有能力吸引国际资本、提供核心技术以及教育援助,同时还能打开国际市场阀门欢迎中国拓展业务……那么,当下中国的许多问题也许可以迎刃而解。但是,这些“假设”的前提是,中国必须拥有值得信任的、吸引他国的国家形象。中国学者辜鸿铭曾在其《春秋大义》一书中认为,中国的形象须用“迥然相异”的矛盾因素来调和;美国学者雷默也尝试用“淡”字——将“水”与“火”的矛盾概念统一于国家形象的建构过程中,阐释中国国家形象的对立统一特征——即承认而不是遮掩实际存在的问题与矛盾,从而让发展中的中国获得国际社会更多的现解和包容,对立统一的国家形象概念或许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缓解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危机。中华文明曾经倍受遥远西方的推崇,所以改变中国国际社会的刻板印象不一定要抛却历史与传统,而是需要逐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能代表中国现在与未来发展的现代文化价值理念,并引导国际社会接受这样的中国形象。打破中国国家形象的国际认知不平衡境况,建构良好的国家形象,这对中国的外交战略、对中国积极融入国际杜会的现代化进程并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作者系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博士生;摘自《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原题为《中国国家形象的国际认知差异及其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