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9世纪末俄国外交重点转变的几点思考

2016-11-26于宁宁

长江丛刊 2016年32期
关键词:外交政策俄国外交

于宁宁

19世纪末俄国外交重点转变的几点思考

于宁宁

由于俄国本身地理位置和人口潜力的影响,俄国在世界国际舞台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19世纪末,俄国由于国际形势和国内环境的变化,在外交政策上呈现出明显的转变,重点表现在中欧外交关系和近东外交关系上,本文结合19世纪末俄国外交政策的历史背景和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对其外交重点的转变进行分析,并且对其转变的实际作用进行评价。

19世纪末 俄国外交 重点转变 思考

一、前言

俄国的国土位置位于欧洲和亚洲之间,但是在其周围并没有天然屏障作为掩护,在这样特殊的环境位置影响下,俄国的外交形式呈现出敏感而又复杂的变化情况,同时由于当时俄国国内政治形式和经济形势的转变,使其在外交重点上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这些方面的研究来看,19世纪末俄国外交重点转变的主要因素为国内和国际背景,其外交政策的转变也将对历史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19世纪末俄国的国内形势和相应外交政策的转变

19世纪末俄国的国内形势变化较为明显,突出表现在政治、经济和思想部分,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首先是俄国的政治呈现出逐渐保守的趋势

在19世纪末,俄国国内的政治形式经历了三个阶段的转变,从革新主义到激进主义再到保守主义,其主要历程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革新主义的开始是在农奴制改革后的几年内,但是随着改革落实程度的不断加深,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在这样的情况下,原本对其改革呈现出怀疑态度的地方人员都支持进一步改革,而激进主义将改革的方向瞄准俄国的专制制度,其中的主要代表为民粹派,当时沙皇的专制制度日趋保守,其主要原因是当时针对沙皇的刺杀行动较多,另外当时人们对俄国专制主义的不满愈发激烈,在这样的环境下,沙皇的专断独裁政策更加明显,并且对上一次的改革内容进行了部分的撤销。在不久之后,民意党人对亚历山大二世的成功刺杀,使第三代沙皇采取更为保守的统治政策,其中包括对权利的收拢,对民意党人和民粹派人的逮捕和镇压,在这样激烈的逮捕行动中,民粹派无法进行下一步的政治活动,这样当时俄国的政治形势就变得更加保守,并且拒绝任何形势的改革,但是与此同时,国内对此政策的反抗程度也在逐渐增高。

(二)俄国经济的畸形发展

对19世纪末俄国经济产生较大影响的主要因素是农奴制的废除,在这样的改革下,俄国的社会阶层发生明显的变化,随着俄国工业化的开展,其整体军事力量也在进一步的提高,俄国的综合实力也在稳步上升。但是在这个时期内,俄国的工业化程度并不取决于农奴解放运动的开展和自由劳动力的供给,而是在于当时外国资本的流入,19世纪末的俄国属于商业资本主义国家,其整体资本较为匮乏,要想实现工业的快速崛起,国家政策并不能给予相应的资金帮助,而是需要国外贷款的帮助,通过这些国外资金来购进国外原材料,实现经济的发展,但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国外资本的不断流入影响了俄国的商业和金融政策,俄国需要在此基础上来对财政问题进行让步,使其经济的发展逐渐畸形,而与此同时,俄国的保护主义也在逐渐瓦解,取而代之的为相对自由的主义思想。

(三)俄国的军事政策

俄国的对外政策当中,军事力量是其中的决定性因素,俄国在进行外交之前,首先需要对两国的军队实力进行比较,以此来对外交行为进行确定,但是当时俄国军队呈现出的整体状况为规模较大,但是作战效率并不高,这些状况的出现取决于自然环境因素和历史因素的影响。虽然俄国曾经依靠军队数量和战斗意志取得了对拿破仑战争的胜利,但是在之后的克里米亚战争中,面对新型的军事科技力量和完善的军事组织,导致俄国军队的战败。基于军事力量在外交政策中所占的比重,俄国在之后的外交政策中表现并不强硬,而是选择了相对较为稳妥的防御性外交。在军事力量的不断落后下,米柳亭进行相应的军事改革,其中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军事行政结构、短期兵役制的改革和军事教育品质,但是其效果并不明显。总的来说,19世纪末俄国军事力量并不强大,其外交政策也由此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三、19世纪末俄国国际环境和相应政策的转变

(一)德意志帝国的崛起

19世纪末,在普鲁士的领导下,德国的军事力量空前强大,同时,德意志不仅拥有较大的领土面积,同时也拥有较大的工业能力,在这样的环境下,德国和欧洲的形势将更加微妙,具体表现在如果与德国为敌,那么军事力量的差距将会使其结果较为危险,但是如果与之结盟,则可能被迫与其他大国为敌。俄国当时对德国的态度并不友好,这也间接导致之后外交政策的转变。

(二)大国结盟

19世纪末,德国的快速崛起取代了法国在欧洲政治舞台上的作用,但是法国和俄国对这样的结果并不甘心,从这样看来,欧洲的局势并不稳定,另外,中东危机也充分说明了这样的问题。这样的国际形势,使俄国与其他国家的外交政策再次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为了面对这样的危机,奥匈与俄国签订了一系列协议,但是由于英国的强烈反对,俄国的扩张趋势再次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英国和俄国的军事对抗,直接导致柏林会议的召开,而此次会议则是蒲州国际关系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分水岭,此次会议的召开,使俄国和德国的关系严重恶化。

四、19世纪末俄国外交重点的转变

由于国内形势和国际形势的变化,俄国外交重点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其中主要表现在对德关系和对法关系,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首先是俄德关系的发展

自近代以来,俄国与德国之间的关系一直较为密切,但是这样的外交关系仅仅是保持在普鲁士统一德国之间,

在那个时期,俄国一直居于德意志事务仲裁者的地位,而在普鲁士统一德国之后,由于德国实力的快速发展,俄国失去了对德意志事务的仲裁权,俄德之间的关系也逐渐发生了改变,两国之间的外交模式从之前的保守主义王朝外交模式逐渐发展为以利益为中心的现实主义国家外交模式,由于两国之间利益的冲突,俄德之间的关系逐渐出现了一些裂痕。在两国实力的不断发展下,俄德奥三国同盟的关系在柏林会议召开之后彻底瓦解,从而引发了德俄关系危机。但是在俾斯麦与奥匈建立同盟关系之后,两国在近东对俄国施加了一定的压力,在这样的影响下,俄国通过国际形势和国内形势进行彻底的分析之后,对外交政策进行了重新审定,并且重新与德国进行合作,最终,俄德奥三皇同盟的关系再次形成。在俄德奥所签署的同盟条约里规定,如果缔约国中的一国与第四国交战,其他的两个缔约国应该保持相对独立,并且尽力使冲突局部化。这样的规定对当时的俄国来说其实是挺受用的,因为当时俄国的经济较为脆弱,在这样的环境下,应该尽量避免与其他任何强国开战,以此来节省下大量的军备开支,实现良好的经济储备,而这样条约的签订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俄国工业的快速发展;而德国通过这样的条约重新保证了其在欧洲政治当中的主导地位;对于奥匈来说,这样的条约签订并没有改善其与俄国的关系,三皇同盟同样比较脆弱。在这样看来,虽然新的三皇同盟进一步对三个国家的利益进行了重新整合,但是内部之间的分歧和怀疑并没有被消除,潜在着较多的危险。

(二)俄法关系的曲折发展

在19世纪末,俄法两国虽然没有结盟,但是两国的关系却由之前的相互敌对发展成了相互友好,在法德危机的时候,俄国给予法国坚定的支持,而法国也在俄土战争期间实行了有利于俄国的外交政策,但是在这段期间,由于法国对俄国外交大臣的外交策略进行公开批评和攻击,使两国之间的关系呈现出疏远的状态。由于1885年间法国政坛变化较为明显,法国想要通过对外交政策的改变来提高法国的地位,其主要手段就是重建法国与俄国之间的关系,但是随着当时执政人员的下台,这样的政策就没有继续的被执行。1897年,法国根据俄国的要求,逮捕了之前参与暗杀亚历山大二世行动的俄国无政府主义者加特尔曼,但是这样的举动引发了法国左派人士的强烈不满,在强大的压力下,法国只好寻找一些借口将加特尔曼释放,但是这样的举动也引起了俄国的强烈不满,在此次事件之后,俄国驻法国大使被长期召回,俄法之间的关系日趋紧张。在1891年的时候,俄国与法国重新商讨两国关系的问题,通过一系列行动,俄法之间签订了《俄法政治协议》,其中就两国的和平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规定,但是法国对于这份协议并不满意,法国的主要目的是借助此次政治协定,来与俄国缔结军事协定,最终建立牢固的政治军事同盟,而对于俄国来说,这样的协定不能帮助俄国在近东的扩张,但是摆脱了由于德国拒绝续订《再保险条约》的难堪局面,具有一定程度的利益。

五、19世纪末俄国外交重点转变的实际作用

对于俄国在19世纪末的一系列外交重点转变政策来说,从整体上来看,其外交政策的主要定位是结合国际形势和国内形势,从自身的利益出发,放下百年间与德国在各个领域之间的合作,与具有共同利益目的的法国签署相应的条约,建立同盟关系,这样的外交定位在当时乃至今天都没有改变,就像当时亚历山大三世所表述的情况,我们所坚持的外交政策只有一个,就是从每一种局势当中获取俄罗斯所需要的和对它有利的东西,换句话说,也就是任何侵犯俄罗斯整体利益的东西,俄国将会采取一切手段来对其进行排除。

从19世纪末的整个欧洲事务和形势中可以看出,俄国在其中扮演者较为重要的角色,无论是其与德国的关系进展还是与法国的外交政策转变,都说明俄国对整个欧洲局势的发展产生着一定的推动作用。在19世纪后期,欧洲的主导国家为俾斯麦和德国,在当时的环境当中,俄国只能被动地接受,并且根据自身的利益和国际形势的变化,来对对新环境进行适应。所以从整体上来说,俄国在当时扮演者欧洲均势的平衡者,虽然从当时世界舞台的变化当中看来,俄国做了较多的坏事,但是从世界的长远发展上来看,俄国在目前的实际形势定局当中,起到了非常重大的作用,从1875年的德法危机开始,两国之间的战争与否取决于当中俄国的态度,而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俄国为了限制法国的扩张,积极支持普鲁士,另外,俄国一直明确地表示,三皇同盟不能影响俄国对法国政策的独立性。从这些外交事件中可以看出,俄国一直是当时欧洲局势的制衡者。

六、结语

从19世纪末俄国的一系列外交重点转变来看,一方面俄国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在各个强国之间周旋,限制了强国的发展,实现了局势的平衡,对历史的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另一方面也由于外交政策的转变,对其自身的利益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

[1]张广博.论19世纪末俄国外交重点的转变[D].哈尔滨: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2015.

[2]周欢.十九世纪末俄国远东外交政策嬗变原因探析[J].文化学刊,2016(1):285.

[3]陈金鹏.19世纪下半叶俄国近东外交——伊格纳季耶夫外交活动与思想评析[J].经济社会史评论,2016(3):372.

[4]姚凤虎.简析19世纪中后期俄国关于中欧的外交政策[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1):340~341.

[5]陈馨.俄罗斯外交中的民族心智[D].西安:西安外国语大学,2013.

(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大学文学与历史文化学院)

本文系2016年度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近代俄国外交研究》的成果,批准号:16SSD03。

于宁宁(1981-),男,汉族,黑龙江安达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猜你喜欢

外交政策俄国外交
冬奥外交促进团结,一起向未来
英国“脱欧”后的外交政策:失去欧盟后的英国能找到自己的角色吗?
乔·拜登力图在外交政策讲话中向世界表明美国回来了
七颗钻石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默克尔的“德式”风格外交
外交活動の二大ハイライト
外交
俄国白银奇葩罗赞诺夫
美国《外交政策》:美国错判中国的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