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网络文化热词起源与翻译研究
2016-11-26刘思思
刘思思
中文网络文化热词起源与翻译研究
刘思思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热词在生活中大量出现并广泛传播,网络热词源于对不正常社会现象的形象概括体现了舆论监督功能由此引起语言学界的关注。本文在研究网络热词来源及特点的基础上着重介绍翻译热词的方法和技巧
网络热词 起源 翻译
一、前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语言也在不断更新与发展,网络热词作为新时期中国文化的一种缩影不断丰富着人们的生活。随着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兴趣越来越浓,热词也成为国际社会了解中国的一种途径,其翻译十分重要。
二、网络热词的起源
热词作为一种词汇现象反映一个时期的热点话题及民生问题,具有时代特征。网络热词的出现是一种新的传播现象,大部分网络热词来源于对不正常社会现象的形象概括;网络热词是语言系统对社会现实最敏感的反映,它不仅是一个独特的语言现象,还是一个深刻的文化现象。从构成来看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一)缩略
通过缩略产生新词、热词更能迎合生活节奏加快的要求。2015年的网络热词多为组合词,如“你们城里人真会玩”的缩略“城会玩”,“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的缩略“然并卵”。
(二)谐音词
网络词语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在电脑上用拼音输入时选错了谐音而形成的。谐音是“通过读音相似而转化衍生出新义的一种转借方法” (郭熙:1999)。如“神马”是“什么”的误选,“河蟹”是“和谐”的误写、也有些热词是利用谐音创造出来的。“减副”则是模仿“减负”(减轻学生的课外作业负担)的谐音创造的。“减副”反映了广大群众对政府机构的、浮肿,人浮于事现象的强烈不满。
(三)旧词新用
前几年“土豪”一词的出现,其所代表的群体是社会多元化群体的一部分,与“高富帅”、“白富美”等在文化形态上形成对照,是社会分化的一种直白体现。另一方面,它与“屌丝”则在粗鄙层面构成对应,在经济基础的坐标体系中,一个在上一个在下。
三、网络热词的翻译方法
(一)直译法
“学霸”一词,本指在某个领域把持学术话语的人,带有贬义,现在指学习劲头十足,成绩优异的学生。存在着不同的译法:super scholar,king of study和study bug。类似的还有“考霸”(bully examine; exam bug)指多次参加考试,而成绩也不错的人。
(二)意译法
近年来“裸”字成为了一个常用的组词成分,其中有些“裸”字表示其本义,即“露出、没有遮盖”的意思,如“裸体”(naked,但“裸体画”一般称nude)、“裸眼”(naked eye)。如“裸婚”不是搞naked wedding,而是不办婚礼,不穿婚纱,不戴婚戒,不请客,不买房,也不搞什么蜜月旅行,只是领个结婚证,即get married without any ceremony,dinner party,or honeymoon traveling,建议译为frugal wedding。
(三)注释法
热词形成于特定的环境和文化背景,此时直译法就不能完全表达原文的意思需要注释法来帮助更好的理解热词。
“裸婚”一词,如果用注释法译,则译为“naked wedding”(without any expensive material trappings like an apartment, a car, a diamond ring, a wedding ceremony, etc.) 再如蜗居族(Shell Dweller)直译会被误以为是某种动物,因此最好加注释(Those who cannot afford to buy a house or who strive hard to buy a house on heavy mortgages.)
(四)创译法
创译法指的是在翻译过程中打破原文与译文在语义、功能上的对等限制,发挥自身灵动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来进行翻译。“偷菜”指在社交网站所开设的农场游戏中的一种活动,也代指这种游戏本身,即在好友的农场里收获好友的虚拟劳动果。其创译为“vegeteal”是“vegetable”和“steal”的结合,这形象生动地表明了“偷菜”这一概念。再如用来表示“男同终成眷属”则创译为“togayther”是“together”和“gay”的结合形象地表达了两名男性同志在一起,通俗易懂。
四、结语
网络热词的出现符合现代社会快餐文化特性,代表了当下人们的心理状况和背后的文化背景,用简单明了的方式表达了更丰富意义和更复杂的情绪。网络热词不但影响本国人民的日常交流,而且作为一种崭新的语言方式和文化景观,在中外文化交流上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希望本研究可以有助于推动热词的翻译和宣传。
[1]王爱霞.网络热词的文化透析及其翻译准则[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62):155~158.
[2]陈德彰.热词新语翻译谭[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13.
[3]吴建华,许振兴,班生.论当前我国舆论监督的新变化---基于网络热词的视角[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11(05):106~108.
[4]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第三版)[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5]王维东.网络热词汉译英之探[J].中国翻译,2001(01).
(作者单位:宿州学院)
本文系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510379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