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朗读教学现状与对策分析
2016-11-26赵文娟
赵文娟
中职语文朗读教学现状与对策分析
赵文娟
本文基于新课标要求,对中职语文朗读教学现状进行了粗浅的分析,并从培养兴趣,正确朗读教学指导等方面,对如何提高中职语文教学效率提出了几点分析,希望为实现中职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一定参考作用。
中职语文 朗读教学 现状 对策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职教学的有效性受到了空前的关注。而中职语文课程,作为中职教学中最基础的学科,首当其冲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当前,我国中职院校快速发展,作为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中职学生语言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能力培养也受到国家以及社会的深度关注。为了培养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优秀中职学生,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应基于新课程标准“语文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的读”要求,有策略的开展语文朗读教学。
一、中职语文朗读教学现状
(一)学生兴趣不高
笔者经过长期的观察与分析发现,因生源质量,重专业轻基础等因素影响,在我国中职院校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语文学习兴趣不高的现状。少数中职学生对于朗读教学,习作教学等更有强烈的厌学情绪与抵触心理。
(二)学生朗读质量不高
不仅是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在我国小学、初中等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时,学生往往有如下表现:在朗读教学时间里,一开始班级内朗读声音很大,学生充满热情,时间一长,声音逐渐减少,热情快速下降,最后都不再愿意开口进行朗读,而这一现象在中职表现得尤其明显。中职教育主要基于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学生面对朗读教学,往往难开金口,表现的有口无心,敷衍了事,极大影响到了朗读质量提升。
(三)朗读能力较弱
通过对中职语文朗读课堂教学的开展过程分析发现,当前,我国中职院校学生,语文基础能力有限,基本朗读能力欠缺。在一篇课文朗读过程中,很少有学生能够准确、流畅的读完,朗读过程中白字、错字、漏字现象频频出现。在现代文阅读中,对稍长一点的句子频繁出现断句不准确,朗读过程中,对作品缺乏理解,无法朗读出感情与韵味。针对文言文阅读,阅读过程断断续续,难以成句。中职学生在朗读能力方面的欠缺极大影响到朗读教学的开展效率。
二、中职语文朗读教学开展策略
(一)强调朗读重要性,培养朗读兴趣
朗诵过程中是通过对语言进行学习以及运用,对文本进行再创造,将无声的书面语言转变成为口头有声语言的过程,是语文课程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中职学生步入社会后需要掌握的基本语言能力。长期以来,人们都将学习称之为读书,可见朗读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针对中职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对朗读学习不重视的现状,教师要强调语文朗读教学的重要性,对于语文基础薄弱的中职学生宣导,朗读过程是对书面语文进行有声表达的过程,通过口头发声,激发思考,启迪心智,有利于中职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重点,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对其今后就业发展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在中职语文朗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进行情感渲染,使中职学生感受到文章的美感,喜欢上朗读。例如在老舍先生《我的母亲》教学时,教师可以首先进行范读,用富有情感的语调,引导学生联想自己的母亲,通过情感的渲染,引导学生迅速进入角色,流露出真实的情感,从而激发朗读的兴趣,在朗读过程中有所得,有所感,才会主动读,愿意读。
(二)正确的朗读方法指导
针对影响中职学生朗读质量的因素分析,笔者认为,要帮助中职学生正确朗读,中职教师需要积极重视正确朗读方法的指导教学。教学大纲上对朗读有三个层次上的要求,第一,要求普通话标准。作为中职语文教师,在积极矫正自己的普通话发音同时要关注对中职学生进行普通话发音的教学与指导;第二,语调流畅。中职语文教师在朗读示范以及学生朗读过程中,要关注学生朗读语调的把握,指导学生结合文章情感,正确掌握语调。第三,声音传神,通过在朗读教学中,布置学生进行课前与课后反复练习,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课文《致橡树》、《雨巷》等,帮助学生进行朗读训练 。
(三)增加朗读的形式
在中职朗读教学开展中,可以通过增加朗读形式的方式,提升学生朗读能力。例如模仿朗读:通过引导中职学生进行朗读欣赏,直观感受朗读精妙,对文章情感有初步的体验,再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反复练习,在模仿与练习过程中实现朗读水平的提升。此外还可开展欣赏美文活动,中职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进行精美句段摘录,引导学生将这些精美句段灵活运用与写作与朗读之中,从而达到一举多得的学习效果。还可以安排学生进行时事新闻搜集活动,在朗读时间里,鼓励学生将自己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宣读,其他同学进行评价与帮助,提高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除此之外,可以通过多种竞赛活动的开展,进行课文朗读、背诵活动,进行团队或个人评比,形成良好的朗读氛围,激发学生朗读兴趣,提升朗读能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书从读中悟,要提高中职学生语文水平,就要积极关注学生朗读方面能力的提升,通过多种教学策略,培养学生正确朗读习惯与行为,持续优化个人综合能力,成长成为社会发展所需的优秀人才。
[1]王燕君.此时"有声"胜"无声"——中职语文朗读教学浅说[J].中国科技信息,2008(01):189,191.
[2]蒋光明.朗读教学法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6(01):32~34.
(作者单位:驻马店财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