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英语四级翻译新题型分析与应试对策

2016-11-26王文臣

长江丛刊 2016年32期
关键词:考点定语题型

王文臣

大学英语四级翻译新题型分析与应试对策

王文臣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改革后翻译题目分值与作文等值,难度明显增加。这对于教师指导和考生备考来说都是一个新的挑战。本文在分析新四级翻译考试题型、考点与翻译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应试对策,旨在帮助教师与考生更有效地进行四级备考。

四级翻译改革 翻译考点 应试策略

一、前言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是由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持面向全国非英语专业大学本科生或研究生进行的标准化考试。2013年下半年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对四级考试题型进行重大改革,其中改革最为突出的是翻译题型。改革后的翻译题难度较之前明显提高而分值增值15%与作文等值。翻译题型的难度提高意味着考生需要学习翻译方法与技巧,提升从单句翻译到语篇翻译的翻译能力,从而更高效地应对新四级翻译。

二、翻译新题型分析

(一)命题形式

改革后的翻译题型由原来的单句翻译调整为段落翻译,字数为140~160个汉字;考试时间为30分钟较之前加长25分钟;考试分值首次与作文分值等值占卷面的15%。翻译话题内容多样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翻译段落文本语言句式丰富,长短句错落有致。

(二)文本特点

从文化层面分析,段落翻译较之于原来的单句翻译更能充分考察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以及运用英语传播中国特色文化的语言能力。题型改革也进一步与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之一: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与文化意识相吻合。段落翻译能较完整的描述与反映某一特定的文化事实, 对考生诠释中国文化的能力要求较高,因而大多数考生感到有一定的难度。2013年至2016年的考题中出现如下几种中国特色文化的考点:中国茶文化、中国结、中国风筝、中国功夫、中国旗袍。

从语言层面分析,段落翻译相对于单句翻译来说,无论从语法、词汇还是篇章衔接方面考察的内容都更深入。从今年来考试题目分析可知:在语法方面,各种从句、倒装、虚拟语气等语法逐渐出现在考题当中。当前的考生由于大英课程缺乏相应的语法指导课程, 因而不能很好地处理上述语法考点。例如:语法显化主要体现在句法连词显化这一层面。连词显化使得句子欧化、生硬, 但是有利于考生对重要句型的识别,同时也降低了一定的语法考察难度。例如:长期以来,大米在中国人的饮食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以至于有谚语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以至于”是连词显化,而在汉语中表示结果这一逻辑关系的连词通常隐含于句意中。

(三)考点归纳

(1)定语从句。四级当中的定语从句贯穿于每一篇段落翻译,包括限制与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例如:“构成现代世界基础的许多元素起源于中国。”“的”前为定语从句可译为:Many elements that make up the foundation of the modern world originated in China. 再例如:“功夫(Kung Fu)是中国武术(martial arts)的俗称。中国武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自卫的需要……”。表面看似两个独立句子,实则后一句是对“中国武术”的进一步解释与说明,符合非限定性定语从句的语法语意。可译为:Kung Fu is commonly known as the Chinese martial arts, the origin of which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 need of self-defense...

(2)结果状语从句。在2013至2016年的四级翻译题中结果状语从句的考点集中在“too…to…”与“so…that….”这两个句型结构,汉语标志语为“以至于”“过于……无法……”。例如:大米在中国人的饮食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以至于有谚语说…。译文:Rice has long occupied so significant a position in the diet of Chinese that there is a proverb...

(3)数词。数词考查点主要有四类。第一类是简单数词:“87、第二大”等。第二类是概数数词考查:“数十亿”,“上百种”。此类翻译难点在于准确理解原文表达的概念并正确转换成相对应的结构“billions of、hundreds of”。 第三类是大额数词:“120亿、“16万”。此类数字要注意从中式计数方法转换至英式计数方法的准确性,考生需熟悉“亿、万”在英语中的表达方式为“one hundred million、ten thousand”。第四类是百分比:“2%”,直接转换为数字加百分号即可。

(4)比较级与最高级。比较级与最高级在翻译考试文本中非常普遍,例如:“越来越重视、接受更好教育、最稀有”等,而考生通过 “更、越”的提示语即可正确转换。对于最高级来说,考点主要为“ one of the …”这一句型,如,“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需要学生识别出相应句型再进行语言间的转换。

(5)特色文化词语。四级翻译考查的最终目标是要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及跨文化交际能力,四级翻译题目中描述中国特色文化的词语也越来越多。例如中国传统文化“功夫、中国结、辟邪、”,历史人物“ 鲁班”以及谚语“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等。特色文化因其特殊性在英语中几乎找不到词语与之对应,因而通常会采取音译、意译的方式来翻译。例如:功夫(Kung fu), 中国结(Chinese knot), 辟邪(ward off evil spirits)。

(6)被动语态。汉语被动句大多隐含于语意中,较少出现“被、受”之类的标志性词语。四级翻译中的被动句大多数均需考生在理解语意的基础上识别出被动句并将隐含的标志语还原至英语中。例如,“服务质量要改善”的译文为“services should be improved”,考生在翻译时可通过观察原句主语与谓语的及物性来断定被动句。当汉语主语为非生命事物,谓语动词是及物动词时通常需要译成被动句。

三、应试策略

(一)四级翻译中的主要问题

(1)固定搭配欠准确。固定搭配错误在考生译文中出现的频率较高,主要体现在固定搭配中介词、副词记忆不牢靠运用混乱。例如表示“关注”含义的对应英语有“focus on,pay attention to,be concerned with”,但是每一个短语搭配的介词不一样。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应及时总结、归纳从而高效准确记忆短语。

(2)译文选词欠恰当。“对于学习翻译的学生,“忠实、通顺”也是一种常见的标准”(陈宏薇,李亚丹;p6)。所谓“忠实”可以理解为准确传达原文内容。可见忠实或准确是翻译最基本的要求,在实际考试中考生译文选词错误或不恰当造成疑翻译不准确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是对原文理解出现偏差。例如,“中国的教育工作者早就认识到读书对于国家的意义”。“意义”此处含义并非意思,因而不能译为“meaning”。其本质含义是对国家具有“重要性”,译为“important”或“ significant”。其二是对对英语词汇的词性或近义词的意义差别把握不正确。例如:“开展全国性的核安全检查”, 此句中“安全调查”很多学生的译文是“safe inspection”但正确译文是“ safety inspection”。第一种译文是说调查本身没有伤害性扭曲了原文的含义。“safety inspection”的含义则是“针对安全性的检查”与原文对应。

(3)句子成分安排欠逻辑。四级翻译虽然大多数句子简短,结构清晰,但其中仍不乏长句翻译。长句翻译除了添加必要的引导词外,更难以处理的是将句子各成分之间的隐含逻辑关系表达出来。“汉语同英语等印欧语言相比,其词汇、语法衔接上的显化度都比较低,汉译英时更多地呈现形式上的‘显化’”,(秦平新;2009)即将句子各成分之间的逻辑关系用准确的语法词汇将其显现出来。例如,“中国给数百万在线零售商以极具竞争力的价格销售商品的机会”。 此句中“销售商品”和“机会”并非定语关系而是目的关系。因而翻译为“China provides opportunities to millions of online retailers to sell goods at very competitive prices.”因此在翻译训练中考生需注意到汉语的隐含和英语外显特征,不但需要从整体上把握句法结构也需要仔细分析句子内部各成分之间隐含的逻辑关系并选择正确的方式体现原文。

(二)四级翻译应试策略

(1)加强词汇知识的横向与纵向的学习。词是翻译中的最小语言单位,选词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句子翻译的准确性。英语词汇量大、近义词多,很容易导致翻译选词不准确。考生不仅要扩充现有词汇量,注重词汇的不同搭配,更要掌握近义词之间的微妙差异。教师要重视词汇的讲解,顾全词汇知识的横向:多个近义词的讲解,与纵向:单个词汇的不同搭配、一词多义的讲解。此外教师在单词讲解时应加强学生对词性的识记以避免翻译出现词性选择失误。

(2)巩固基础语法,重视句内逻辑分析。改革以后的段落翻译词句数量大增,必然会涉及到各个方面的语法知识。近三年的翻译题目对语法的考查侧重点为:比较级与最高级、定语从句、状语从句、主语从句、倒装、非谓语动词等。淡化语法学习势必会在翻译考试中令考生拙荆见肘,面对长句更是难以下手。教师需要在日常的教学中穿插重点语法的讲解,帮助学生巩固并加深原有语法知识,形成系统的语法知识链。教师除了讲解基本知识,还需要带领学生彻底分析英语长难句和汉语长难句,并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切换,从而培养学生扎实的语法基本功。

(3)重视翻译方法与技能的培养。由于大学英语课时紧内容多,造成大学生在翻译学习方面仅限于词汇间的死板对应, 对于翻译方法知之甚少。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有着很强的指导性,仅凭词汇量是难以完成翻译实践的。教师需要在备考前期讲解翻译理论,翻译的基本标准,直译、译意等基本的翻译方法,可采取多种方法进行翻译方法的讲解,例如以语法为主导的语法翻译法、定时定量的任务型教学法、交际法以及较为高效地“随机进入教学”法、(李双娟;2012)等。缺乏理论的支持引导,实践就很有可能走弯路甚至出差错。要想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翻译理论与方法的讲解必不可少。

大学英语四级翻译题型的改革为我们明确了教学与学习的方向。成功备战四级翻译考试需要教师和学生做出共同的努力。翻译学习是一个动态的思维过程而非静态的死板对应,教师需要帮助学生不断强化基本的语言知识,还需要从理论上与方法上引导学生理解翻译理论并正确运用常见的翻译方法以取得满意的翻译成绩。

[1]陈宏薇,李亚丹.新编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秦平新.科技英语中的显化现象探微[J].中国科技翻译,2009(03).

[3]李双娟."随机进入教学"法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S1).

(作者单位:西安财经学院行知学院)

王文臣(1983-),硕士,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考点定语题型
考点展示
离散型随机变量常考题型及解法
考点展台
不等式(组)考点大扫描
巧妙构造函数 破解三类题型
被名字耽误的定语从句
统计常见考点追踪
一次函数中的常见题型
随机抽样题型“晒一晒”
that和which在定语从句中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