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濠河水文化对南通城发展的作用
2016-11-26杨竣淇
杨竣淇
试论濠河水文化对南通城发展的作用
杨竣淇
对于健康城市来说,拥有好的水环境是前提。同样也可以保证人与水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性发展。本文阐述了对水文化的内涵理解,同时说明了水与城市之间的关系。展现了濠河水文化对南通城发展作出的贡献,帮助其塑造了个性魅力与特色。
水文化 城市发展 环境作用
一、前言
人类的生命离不开水,对于城市来说,拥有好的水资源是必不可少的。放眼世界,有许许多多的城市在水的依托之下建立了起来,以此形成了不同的城市文化与特色。不仅加强了城市的发展,同时也提升了城市的竞争资本。着实展现出了人与自然协调共存的重要性。
二、水文化
(一)人类文明
根据考古学的考证,人类文明起源于水。无论是古巴比伦文化或是拥有5000年悠久历史的华夏文明都与水结缘。在中国,人们称黄河为母亲河。由此可见,人类依水而生的特点一直保持到今天。
(二)内涵丰富
人类的文明程度不断提高,水文化的内涵也在不断地发展。从古至今,中国有很多关于治水的故事广为流传,这实际上也是一部关于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但是,时代需要发展,科技也在进步,人们利用现代的先进科技抵抗与水有关的自然灾害,例如运用水利工程技术改建水流走势,建造大坝等,将灾难防患于未然。但是,这其中难免会对原生态的水资源造成或多或少的破坏,甚至是造成水资源的污染。也就是说,人类的活动对水文化的内涵有着重要的影响[1]。
(三)文化外延
水文化从传统的关注其使用价值,已经将目光开始转向与水相关的文化系统,从江河湖海到水原生态景观、从水塘湿地到居民小区内的小水塘、从居民饮用水到循环系统的建设,处处都体现着人们关注水文化的热情[2]。
(四)设施完善
由于文化内涵与文化外延的不断扩大,人们对于水文化的需求也在不多的增加,为了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富足,人们开始大力推动建设与水结缘的相关设施,并且不断完善。从而出现了滨水公园、水上广场等可以作为城市地标性建筑的亲水项目,为城市的旅游业和城市的推广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濠河文化
(一)构成
濠河名字的由来主要在这个“濠”字,其意象征其作用。作为一条古城的护城河,“濠”意在守护、保护的意思。因其河流走势蜿蜒迂回的特点,也被誉为“翡翠色的项链”,而其面积长达70万m2,最宽处的两岸距离215m,而最窄的地方仅仅只有10m,形成了城中有水,水中有城的地貌特点。
(二)环境
濠河作为原来南通护城河的存在,其自然资源的珍贵,在南通已有1000多年。千百年来,濠河一直承担着防御、运输、饮用等任务,为人们提供着重要的生活资源。近年来,一向有爱河传统的南通市民,在宽窄有序的河面上多加修葺使亭台桥榭掩映在河水之间,更加使濠河增添了许多迷人的情景。
四、发展关系
(一)城址稳定
在中国的古代,有很多的城市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面临拆迁重建。然而,那些相对比较稳定的古城旧址之所以得以保留,其中跟水的关系是分不开的。如拥有2500多年历史的苏州水城,至今城市的发展仍在延续。作为城市建设中最为重要的水资源,就算是历史的战争年代对城市进行过破坏,其水系骨架依然会得到保留。只要稍稍对其进行修复,城市又可以逐渐的回复生命力。对于南通来说,在1000多年来的历史长河里,人们将城市的发展中心一直围绕着濠河开展,并已经将其打造成了一张对外宣传的城市名片,这样做对稳固南通城市城址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二)促进发展
古时候,河流不仅仅作为防御或饮用的存在,同时还肩负着城市的内外沟通,与交通的通商运输作用。南通市的纺织行业之所以能够闻名遐迩与濠河的优秀水资源密不可分。因濠河水非常适合棉花的种植与培育,还有就是濠河为交通运输提供了方便。
除此以外,在河流的内围部分,豪华商业琳琅满目,环境良好,配备设置一应俱全,一直沿河分布四周,使这里成为了南通城市最为繁华的商业地带。
(三)旅游资源
南通,一座花园式城市远近闻名,由于濠河的地理面貌特征,使这座城市成为了开放式风景区,让每个到南通市来的游客流连忘返。倚河分布着的体育博物馆、纺织博物馆等文化设施,让大家能够更好地了解城市的民俗文化。而且在文峰公园、人民公园等公园设施的点缀下,让这座城市更加的光彩夺目。
五、结论
南通这座城市获得了很多个让南通人民可以引以为傲的“第一”。第一个博物馆,近代第一城等荣誉称号的出现,使得这座城市充满了特色与个性。而濠河作为南通这种城市发展与孕育的根基,让南通这座城市不断丰富的同时,更增加了南通城市对外宣传的砝码,对城市的未来发展与宣传提供了大的促进作用。
[1]孙磊磊.基于"类型形态机制"的护城河域结构性保护与更新策略研究[J].华中建筑,2015(11):92~96.
[2]曹玉星.南通博物苑之标本意义与价值传播[J].中国博物馆,2015(04):44~51,61.
(作者单位:南京艺术学院(文化产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