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策略探讨

2016-11-26夏肖林

长江丛刊 2016年32期
关键词:文化遗产少数民族民族

夏肖林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策略探讨

夏肖林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具有综合性、复杂性、地域性等特点。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以及推广等方面的机制不够健全,尤其是未能形成一个综合性保护体系。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的各个方面进行研究,试图以保护原则的确立为基础,提出具体的保护措施。

少数民族 传统体育 文化保护 策略

一、前言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世世代代世人累积下来的智慧结晶,所以一个失去传统文化的民族就好像任人摆布的人偶,空洞且无趣。而在21世纪的新社会,文化不仅是一个民族的信仰,同时也成为极具竞争潜力的生产力。由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成为有关部门的重要发展对象。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没有采用正确有效的措施,导致少数民族体育传统文化的发展屡受阻碍。因此有关部门应当深刻反思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并研究应对措施,以保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二、少数民族体育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少数民族体育文化遗产没有受到重视

首先,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各国之件文化交流也相对增加了许多,这就导致新时代青少年过度崇拜外国文化,民族认同感以及民族自豪感逐渐淡漠,对中国文化的保护意识自然也就逐渐被淡化。其次,当今社会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理解流于表面化,虽然政府部门有推行的相关政策,但是这些的政策的侧重点在于如何利用传统体育文化促进经济增长,而没有从文化背景、民族环境等直接相关因素进行民族文化的推广,从而自然也就无法达到保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目的。

(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生态变迁影响文化的传承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具有极强的地域性。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我国逐渐从农耕时代进入到工业化时代,又从工业化时代步入信息化时代,少数民族原本自然的生活状态受到时代变迁的强烈冲击,导致其文化环境的改变以及少数民族数量的减少。由于现代社会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人们的生活状态,少数民族的人民自然同其他人一样对现代生活有着更强烈的追求,因此可能就会逐渐远离原本的生活状态,这样一来就必然导致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失传。

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措施

(一)强化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意识

若想要保证保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措施有效进行,从人们的角度来说就首先要提高人们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意识,那么首当其冲的就是应当让人们认识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在意义。笔者建议相关教育工作者可以在教学计划中加入这方面的课程教育,从青少年入手,培养他们的民族认同感以及民族荣誉感。除此之外,相关政府还需要加强宣传。如今的媒体过于追求观众关注的热点,因此常常由于少数民族体育赛事缺乏观众的关注而不对其进行相关的报道,这样做法应该极力遏制。相关政府应该号召各大媒体坚持媒体的公益属性,加大对少数民族体育的宣传,从而让人们在生活潜移默化地受到文化教育,培养民族认同感。

(二)完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体

首先是法律保护体系。政府应该针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建立完整的法律保护体系,分别多项法律设立包括少数民族文化尊严、人身权以及发展权等多项权利的法律条款,从而构建系统性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法。除此之外因此国家政府还应该针对各个民族体育传统文化的知识产权构建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以维护。特别要注意的是,国家政府应该利用国际法来加强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域外保护,防止文化产权被外国侵犯

其次是行政保护体系。想要构建完善的行政保护体系,有关部门一方面要调查清楚各个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背景,分别从其文化的名称、内容已经表现形式等方面入手掌握其资源的现状,并且针对各个地区少数民族的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文化保护规划。另一方面,对于濒临失传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要采取急救措施。在这里笔者建议各地方政府部门收集具有历史、文化以及科学价值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实物和资料,并且建立诸如资料库、展示中心等加以保全。因此,有关政府部门应该积极采取措施,从法律保护体系以及行政保护体系两方面构建完善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四、结语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璀璨的明珠,对其进行传承和发扬是炎黄子孙的历史使命。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新时代人类的民族认同感,民族荣誉感以及民族使命感逐渐淡漠,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逐渐流失。此外由于现代文明生活的冲击,各地区少数民族人民本身逐渐脱离原本自然的生活状态,导致其传统体育文化的失传以及异化。

[1]郭海霞.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困境与对策[J].特区经济,2014(06).

[2]沈晴.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研究[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科版),2015(01).

(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体育工作部)

夏肖林(1971-),女,侗族,贵州人,本科,贵州财经大学体育工作部,教授,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

猜你喜欢

文化遗产少数民族民族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少数民族的服装
Tough Nut to Crack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