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卫古樟树
2016-11-26伍中正
★文/伍中正
保卫古樟树
★
文/伍中正
棉花家的古樟树是在谷雨那天被挂上古树铭牌的。
棉花家的古樟树一直很打眼。在很多人的眼里,古樟树大,古樟树高,枝繁叶茂。尤其风吹古樟的声音,像天籁。
棉花男人走的那天,他拉着棉花的手,断断续续地说,保护好古樟树,拉扯好娃。说完,一口气就断了。那一刻,棉花哭得像个泪人。
安葬完男人,棉花拉着娃站在古樟树下。棉花说,往后,就是家里再难,也不卖它。
娃点点头。
五年前,一个树贩找到棉花,说,市里的工商局新建了院子,工商局是有钱的单位,局长要在院子里栽一些大树。我愿意出最高的价买走古樟树。
棉花说,这棵树我还想让它长两年,不想卖。
树贩说,错过了机会,机会就不会来了。
棉花说,工商局那么有钱,就买别的树去吧。
树贩看着棉花家的古樟树走远。
那年,棉花看着电视新闻,无意间,看到了市工商局局长收了别人礼金被判了刑的新闻。棉花想:好在我那棵树没卖给工商局,不然,古樟树跟着不好受。
四年前,一个树贩找到棉花,说,市国土局新建了院子,国土局也算有钱的单位,局长想在院子里栽一些大树。我愿意出最高的价买走古樟树。
棉花说,去年,有个人想把树买到工商局,我没同意,还想让它长两年。
树贩说,过了这村,就没有那店,到手的票子不能不要。
棉花摇了摇头说,这树不卖,我让它再长两年。
树贩说,我跟你讲一个笑话,再加一点儿钱,可以卖树不?
棉花没有直接回答树贩。树贩就讲了一个笑话:有一个城里人到乡下去玩,正玩得高兴的时候,忽听一农民喊,同志,你踩到麦子了!那城里人瞟了农民一眼说,“没文化,这叫踏青!”农民一脚把他踹到河里说,“他奶奶的,这还叫踏浪呢!”
棉花听了,笑歪了身子。
树贩说,我再加500块钱。
棉花说,你这个树贩真会讲笑话,就是再加钱,我还是不卖树。
树贩看着棉花,看着棉花的古樟树,一步一回头地走了。
年底,棉花在一张报纸上看到了国土局局长包养情人、乱批土地被“双规”的新闻。
棉花想:好在我那棵树没卖给国土局,不然,古樟树跟着不好受。
三年前,一个树贩找到棉花,说,市交通局新建了院子,交通局也算有钱的单位,局长让在院子里栽一些大树。我愿意出最高的价买走古樟树。
棉花说,看上我家古樟树的有几个单位,有几个树贩要买树,我没卖。
树贩说,往后,高速公路从你的屋前过,高速公路开发商给你的树价,就只比普通的树价高一点儿,到时候,你想要高价都要不到。
棉花说,交通局那么有钱,买别的树去吧。
树贩说,我再加1000块钱。
棉花说,我还想让树长两年。
年底,村子里的人在传,交通局局长收了一个工程老板的钱,那老板修的一段道路偷工减料,使用不到一个月,路面就出现裂痕,地基下沉。局长也被抓了。
棉花听了,心里想:好在我那棵树没卖给交通局,不然,古樟树跟着不好受。
两年前,村里来了测量队。测量队队员在棉花的屋前屋后,一会儿立杆,一会儿定桩。完了,棉花问其中的一个队员,是不是要修路了?
队员说,是要修路了,你的那棵古樟树,是这段路上要毁掉的最大的一棵树,趁着高价卖了吧!
这么快就要修高速路了。棉花回着队员的话,还哦了一声。
棉花又问,那棵古樟树碍事不碍事?
队员肯定,碍事,有人买你家的树就赶紧卖吧,多一个钱是一个钱。
棉花又哦了一声。
棉花再问,路线能不能改?
队员回答,基本上定了,没有特别的原因,路线是不会改的。
棉花听明白了。
棉花出门了。
棉花找到了园林局。
棉花回来了。
棉花等着园林局的人来。
谷雨这天,棉花等来了园林局的人。
园林局的人还带来了电视台的摄像记者。
园林局局长对着摄像机镜头说,棉花家的这棵大树,园林局钉了铭牌,往后就是村里、乡里、县里,也是市里保护的大树。这棵大樟树,棉花不卖给树贩,也不愿它进城。棉花还跑到高速公路指挥部要求更改线路,保护大樟树,高速公路指挥部采纳了棉花的建议。从今往后,高速公路从大樟树身边过,南来北往的人,就都能看到古樟树的风采。
站在古樟树下的棉花,看着镜头前滔滔不绝的局长,她永远记得谷雨这一天。
(摘自《华文小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