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沉入西土城的基因 (外一章)

2016-11-26>>>

诗选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虔诚地土城风沙

>>> 樵 夫

沉入西土城的基因 (外一章)

>>> 樵 夫

你,一次又一次下沉。从海拔1500米蒙古高原的余脉上,下沉!从耕作的土地之上,下沉!

一座村落,几十户人家,草舍泥屋,村街小径,鸡鸣犬吠,幽远清明。蒙古高原的风,穿越千年,曾把一座城——西土城,几世的繁华,埋进一个村——西土城村的脚下,如今在猛烈地撕开脆弱的植被,把这座城唤醒。

高原是强悍者的世界,那些把头颅扎进泥土里等待发芽的事物,那些迎风站立的树,那些简陋而坚强的房屋,那些把根扎进砂砬里的草,很像西土城村的生者,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用一种顽强,简单地活着,简单地爱或恨,简单地埋葬死者。他们要求不多,一捧米,一口水,一点灯火。而那隔世的繁华很像族谱里保存着的秘密,血液里流淌的基因。沉入脚下,沉入我的精神世界。

在张库大道的一个节点上,历史已沉得很低,来自千百年的问候,用泥土亲吻着铁犁,不断把生存压得很低,劳作在这片土地上的村民,弯腰弓背,虔诚地面对泥土,沉下去。那些不断从泥里生长出的高原植物,荞麦、莜麦、胡麻、土豆,正把古老的基因植入生存,植入每一口咀嚼。

活着,就要沉下去,谦卑地下沉,深怀敬畏之心,沉入泥土,匍匐进祖辈的基因密码,虔诚地像庄稼一样活着。

葱心里的三顷卜村

深入根部,我想从一棵葱开始,进入三顷卜,三顷卜,也从一棵葱开始,抵近我。

三顷卜,一定是一块不大的三顷之地,在坝上,少水,多风,沙砾遍地,很多植物都敬而远之,很多生长都被贫瘠剥夺。只有一种葱,为干旱而生,无惧缺水,风沙,硬是一茬茬扎进缺少养分的泥土,生出绿色,用一季的亮丽装点苍凉。三顷卜,命运未卜,是青葱给了你别样的生机。

在这里,我会收起心中所有的水分和荡漾,收起风沙,收起高原冬天的深冷,夏日酷热的阳光,收起一切坚硬的挺拔,还葱一份真实的存在,雪白的根茎,青绿的叶冠,只需浅浅的一点泥土,浅浅的一点阳光,或者浅浅的一层雨水,它就会生得灿烂,死得其所。多像这一方土地上的人们,三顷卜村人,朴素得像贫脊的泥土,默默地担当,从不抱怨。

我惊奇,在一抹葱绿里,干凛的风是怎样无情地掠走仅有的水分或呼吸,把生存逼向死亡?又用怎样一种残酷,覆盖着三顷卜的炊烟,让炊烟里缺少湿润与光泽?然而我看见三顷卜每一缕炊烟都是顽强的,坚硬的,就像那些从沙土里顽强站起来的葱,它们相互搀扶,笔直地站在一起,任多大的风沙,也不能让他们倒下,因为他们不是单个的个体,而是三顷卜的整个地域上烟波一样绿色的海洋。在坝上苍凉的背景里,绿色无异是最具生命力的宣言,葱绿已然镶进三顷卜人的生命里,镶进泥土和历史的述说,镶进生存的艰难与顽强,镶进世世代代生生不息的坚守和传承,镶进一个东北汉子对一片土地的遥望,镶进轻易不肯溢出的那一滴珍贵的水。

猜你喜欢

虔诚地土城风沙
“土城” 记忆
土城古镇
文化资源助力乡村振兴
风沙地区公路路基防护措施初探
潘闻丞的土城随笔
东明县风沙化土地监测与治理
高考试题中“风沙、河沙”知识点的解读
拉金•水
吻 剑
完形填空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