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社会工作“三化”之路任重道远

2016-11-26王猛

大社会 2016年9期
关键词:三化社工广东

◎信息时报记者/王猛

广东社会工作“三化”之路任重道远

◎信息时报记者/王猛

对中国来说,社会工作是一件新生事物。它与工业化、城市化和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几乎同时产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逐渐融入社区街道,摆脱过去那种单位人的身份,社会治理的重点也开始转向社区。在城市,社区成为了社会工作的主要场所,社区社会救助、青少年和老年人服务、婚姻家庭服务等一系列工作都离不开专业化的社工组织;而社会组织的公益项目最终也要在社区落地,这同样需要社工的介入。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近三十年来广东迅速成为中国流动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尤其是珠三角地区,吸引了全国大量的流动人口前来学习、务工、经商。对于安土重迁的国人来说,远离故土是件令人难以适应的事情,因此需要关爱也需要社会融合。正是这种迫切的社会需求,加上高层的大力推动,广东的专业人才队伍逐渐形成,并迅速投入到实践当中。

广东 社会工作十年大发展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当时民政部着力打造社区服务体系,主要是建设区街一级的老人院和街道一级的工疗站,为特殊困难人群提供服务。进入90年代,从省会城市广州市社会服务机构与香港社会福利机构的往来交流中,也能看到本土社工发展的雏形。但要说起广东社工真正的专业化发展之路,仅仅是近十来年间的事情。

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到“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重大战略目标。同年12月,民政部在深圳召开全国民政系统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会,从此,社工发展的春风吹遍南粤大地。2011年8月,经中央编办批准,广东省设立社工委。当年12月底前,全省地市及区县社会工作机构全部设立。

与此同时,由于不断降低登记准入门槛、简化登记程序、提供专项扶持资金,不断优化发展环境扶持培育民办社工服务机构,广东的社工服务机构也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起来。2007年,深圳第一家社工机构“鹏星”成立;2008年,广州第一家社工机构“启创”成立;2009年,东莞第一家社工机构“大众”成立……这些机构为广东的社工发展起到了示范效应,在服务公众的同时,也培养了大量的社工专业人才。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无论从人员数量上还是从服务质量上,广东省的社工组织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在内地各省份中几乎走在了最前沿,从而帮助到了更多有需要的人。而其中最明显的成绩就是,社工服务范围进一步扩大。

在服务项目方面,在优先服务老年人、残疾人、儿童青少年、低保家庭等重点人群后,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将逐步扩大到社会福利与救助、残障康复、禁毒帮教、社区矫正、就业援助、职工帮扶、纠纷调解、应急处置等领域。在服务地域方面,社会工作专业服务范围已从城市扩展到农村,服务对象也从传统的儿童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延伸扩展到流动人口、受灾群众和有特殊需要的妇女等群体。

今年5月份,广东成立内地首个公共危机志愿服务协会和首支公共危机社会工作服务队,此举标志着广东在健全突发事件应对与危机管理体制,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和危机管理水平上将迈出坚实的一步。其实在近年的一些公共危机事件中,如“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茂名“9·21”洪灾、“9·29西沙海难”、广州建业大厦火灾、“福利院婴儿岛”事件、深圳光明新区山体滑坡等事件现场,到处都能看到社工服务的身影。

与此同时,用于社工的资金也开始增多。社工服务不能光凭热情,其展开也需要资金支持。近年来,来自非民政系统购买服务、公益资金的投入增长,从而保证了广东社工服务的大范围开展。比如,广东省和李嘉诚各出1000万开展“集思公益.幸福广东”支持妇女计划,以公益创投方式支持社会组织拓展社会服务。

此外,在社工组织形式上,广东专业社工也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实践,策划和实施了众多富有特色、卓有成效的志愿服务项目,培育了许多充满热情且具有执行力的志愿服务组织。可以说,广东社会工作成绩突出的背后,也与发挥社工专业协调优势,联合志愿服务组织,构建覆盖城市乡村、覆盖居民与流动人口的志愿服务网络是分不开的。

广东 社会工作“三化”之路任重道远

尽管广东社工的发展在内地已经走到了前列,但也同样面临着一系列问题。比如,由于人们对社工的理解还不到位,导致社工后备队伍不足、社工专业人才不足,有经验的社会工作管理人才更是不足;由于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尚在探索之中,社工存在资金的单一财政依赖;再比如,相关的招标、评估、监督、税收等法规制度短缺或不完善,社工机构进入门槛低,加上法规不健全,一些机构法人的服务动机存疑,基层政府的“寻租”市场上经常看到的“围标”、“关系标”现象开始出现。

广东要想在社会工作方面取得更大突破,需要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更大胆的尝试、更多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

专业化

社会工作是工业社会的产物,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一些社会问题开始暴露出来。出于慈善和社会管理的目的,民间组织和政府推动、发展了社会工作。虽然社工有慈善的属性,但是仅靠一颗做好事的心是不够的。作为一门应用性的社会科学,职业化、专业化的助人服务是内容,随着工业化的深入,早期社会工作那种仅靠同情和怜悯的价值观难以撑起庞大的大众需求,只有科学的管理、市场化的运作方式,才是保证这种工作持续下去的根本。

另一方面,社会工作作为一门科学,它具有工作理论的指导性、工作行为的规范性、工作方法的科学性和工作过程的逻辑性。这些专业的技术,需要靠培训和长期实践才能掌握,草台班子根本无法在短期内理解,一旦上了“战场”就会陷入窘境。

那么,如何才能解决这一问题?在市场化的实践中,政府可以利用财政资金,采取市场化、契约化方式,面向具有专业资质的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在市场化这条专业的道路上,广东社工已经有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比如在2012年,启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获得3年1650万元的政府购买服务经费投入,在海珠区开设18个“青年地带”社工站为特殊困难青少年提供专业社会服务。

这些专业化的社工组织,拥有懂服务的社工队伍和懂管理的领导团队,具备一套完善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前者是指对社会工作者采取工资制,后者是指对工作实行评估问责制等。工资制可以保证工作人员的积极性,问责制可以保证工作更规范更高效。综上不难看出,社工专业化的好处如此明显:不仅可以解决社工机构发展与资源和制度供给不足,也能吸引更多人进入社工队伍,从而实现良性循环。

因此,要想让社工实践帮助到更多人,类似专业化的工作必须在全省更大范围内进行推广。

均衡化

跟世界一些先进地区相比,广东的社工组织虽然初具规模,但发展程度却面临着两极分化的形势,也就是说,发展虽快但不均衡。这种不均衡与广东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不仅表现在城市与农村的不均衡,也表现在粤东西北地区与珠三角地区的不均衡。总的来说,城市、珠三角地区的发展相对较好、服务人群较大,而农村与粤东西北发展基本跟不上主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迅速,让城市中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问题,在城市,由于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专业化的社工组织越来越多。比如,在东莞这样的外来人口占很大比例的城市,一些工会也开始购买企业社工,为工人带来各种各样的减压活动。

与此同时,城市化也给农村带来不少尴尬,尽管农村的很多问题都是长期形成的综合性问题,需要动用多种力量协同解决。但是,农村面临着不少困难群体、脆弱群体生活困难,以及农村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的形势,社会工作者可以并且必须尽快介入。

在农村开展社会工作时,“输血不如造血”,社工组织要帮助农民参与农村反贫困和新农村建设,帮助改善当地交通,提供更多机会,创造更好的条件,培训农民提高劳动技能;其次,要加强对困难家庭、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和失独家庭的服务,让他们不再感到孤独无助。

但摆在眼前的现实是,农村地区的情况比较特殊,这里需要的社工服务更多,但能够利用的资金却更少,难以吸引到专业化的社工组织。但是,“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近年来,广东省在推进社工与当地志愿者合作,在激励专业社工提升志愿服务组织服务能力和发展能力过程中,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比如,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是贫困县,县内100多万人口中就有35万人在深圳、东莞和广州等地工作,农村的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较多。在这里开展社工服务,无疑将陷入“缺资金、缺项目、缺人才”的困境。这时,五华县长期在深圳市务工发展、创业发展的人员自发组织起来,开展回馈家乡农村、服务“三留守”人员的活动。

广东社会工作要想实现均衡化,就要在偏远地区提供更多社工服务,当前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除了要吸引更多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还需要借鉴五华县这种创新型的服务模式。

本土化

正如前文所述,社工是“舶来品”。虽然这种工作有太多共通之处,但它必须完成本土化的转变。这种转变包括:观念的转化和工作方式的转化。

在观念层面,国人对社会工作的理解不到位,必须进行大量的宣传教育。近年来,广东坚持举办“岭南社工宣传周”系列活动,组织全省上下广泛开展社会工作宣传。此举对于促进群众理解社工意义有巨大作用,类似的宣传活动不仅要在各种媒体上经常进行,更要掌握方式方法,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力量、采取灵活多样的宣传形式影响更多年轻人。

在具体的工作方式上,广东的社工也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广东属于沿海地区,这里经济发达,各项社会指标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同时又毗邻港澳,能够率先接受先进的社工理念,这为广东社工的发展带来了机遇。然而,别的地区理念再先进,那也是当地社会发展的产物。广东的情况复杂多元,不光与世界其他地区不同,与我国其他地区的情况不同,即便在全省各地之间,也存在着非常巨大的差异。由于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迥异,因此各地对社会工作的需求也各不相同,在这些地区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服务项目。只有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才能真正做到为服务对象打造的服务是量身定做!

对于时常遭受台风袭击的潮汕和湛江、茂名等沿海地区,其社会工作应该注重公共危机和灾害来临时的心理安抚能力。在灾后救助工作中,政府部门偏重物资保障和基础设施重建,而专业社工则帮助灾区居民面对破碎的亲属关系、社区关系。

而珠三角这种外来工较多的地区,其社会工作应该更注重心理辅导等。目前,针对广州外来工较多的现状,广州沙河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社工吸引流动人口子女来“四点半”课堂,让他们接受课外辅导,参与社区的志愿服务。在珠海,新豫社工中心的社工组织河南籍人士参与城市文明建设,同时做好流动人口子女的安全教育工作。这些有针对性的社会工作都卓有成效,但在关心外来工子女的同时,也别忘了对外来工人群的心理辅导,毕竟他们的压力更大。

社会工作,是一项艰难而伟大的工程,它需要所有参与者坚定步伐携手并进,不因循守旧,也不邯郸学步,趟出一条具有广东特色的路来。

猜你喜欢

三化社工广东
Gardening is popular in schools
A Social Crisis
青春社工
实施矿井“三化”建设持续提升煤矿机电安全管理水平
“三化”党员评议工作 打造合格党员队伍
班级文化建设要注重“三化”
此“社工”非彼“社工”——对社区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概念的澄清
广东舆情
新常态下兵团三化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
我们都是卑微者(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