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轩窗,别后不见卿梳妆
2016-11-26大梁如姬
◎大梁如姬
小轩窗,别后不见卿梳妆
◎大梁如姬
人间 喜事正相逢
当太后的旨意传到生养小郭氏的这座江南小镇时,她年迈的母亲喜形于色。自父亲离世后,郭氏一族家道中落,虽有朝廷给的抚恤勉强支撑,但偌大的家族其实早已入不敷出。使者前脚方走,郭母便开始收拾行囊,将多余的丫鬟侍从纷纷遣散,快马加鞭地赶往那只存在父辈回忆中的京师汴梁。
山一程,水一程,护送的车队浩浩荡荡,马车剧烈的颠簸让小郭氏坐卧不安,她不时掀开帘布,望向窗外的湖光山色。醒醒睡睡间,再抬头周遭已是青山环绕。马车穿梭在旧时官道上,载着她的满腹心事,驶向遥远而不踏实的梦境。
到了汴梁,她与母亲住进了皇家新赐的郭府,尚未来得及观赏琳琅满目的集市,小郭氏便被使者用八抬大轿迎入深宫。入宫后,她见的最多的人便是太后。太后看似庄严,却总是亲切地将她唤到身边。听说太后也曾是一位乡野女孩,为讨生活跟随表哥从边蛮蜀地一路卖艺到京城,最后遇上了尚是皇子的先皇宋真宗。许是因她涉世未深而表露出的天真像极了当年的太后,太后对她的青睐毫不遮掩。不久,她被册为当朝皇后,住进特赐的崇徽殿。此时她才明白,自己已接近权力的巅峰。
只是,自册封那日遥遥见过一次的年轻天子——这个她应称为夫君的人,迟迟不来。
关于皇帝的种种传闻,她并非毫无耳闻。
听说,皇帝早已有知心良伴,只因太后不允,棒打鸳鸯,她才得以入宫为后。因此,当太后册她为后时,尚在情窦初开之年的她心中竟没有涌起一丝与未来夫婿鹣鲽情深的期盼。毕竟她不是他的心头好。
皇帝赵祯此时的想法与她如出一辙,他的皇权被太后霸占,他眷恋的王氏、张美人也悉数被母亲否决,他贵为天子,竟没有一件事情可以自己做主。至于平卢节度使郭崇之孙女郭氏,他心中早想好了一千个冷落她的方法。
不管他有多么不乐意,郭氏还是被皇家郑重地迎进中宫,并被刻进赵氏族谱。
此后数月,即便按祖制须在月圆之夜留宿皇后之所,他都以国事为由避而不去。她心中并没有太多波澜,只盼他能念在她不妒不怒的份上互不叨扰,各自安好。
年少 抛人容易去
这一切在太后薨逝之后得以转变。国政终于归还到赵祯手中。丧礼上,他瞥见身后哭得梨花带雨的郭氏,眼中露出一丝怜惜,竟觉得她也并非那么让人厌恶。处理完太后的身后事,他破天荒地来到崇徽殿,郑重地感谢她近日来的辛劳,眼神真挚而温柔。她丝毫不敢懈怠,一板一眼地跪叩在地,恭请圣安。他伸手将她扶起落座,又自然地捋了捋她鬓角的一丝乱发,“你我夫妻,不必如此生疏。”
她抬起头,四目交汇间,竟觉满腹心酸,雾气很快蒙上双眼。她不知他因何回心转意,但对他仍有期待。泪水终于冲出眼眸,滴落在他手掌之中。他伸手将她揽入怀中,疼惜地在她发间落下一吻。微风吹起,红烛摇曳,映照在两人脸上,明亮而温暖。
守得云开见月明,郭氏的家人连番被追封,少年天子也意气风发,为尽快实现生平志向,他任人以贤,并将从前依附太后的小人一一放逐。夜宿崇徽殿,她长发婉伸在赵祯膝上,听他欣喜地将朝中动向及远大抱负悉数说出,为他开心之余,她猛然想起还有一条漏网之鱼——吕夷简。吕夷简是太后的头号谋士,若想建立自己的亲信,首先便要将吕夷简逐出京师。
赵祯对她言听计从,吕夷简被贬。他温柔地握着她的手,笑道:“这大好河山,你我夫妻携手共治!将来青史留名,不知你我二人可否称得上‘二圣’?”她娇笑,既有女子的温柔明艳,又有男子的爽朗英姿。
得意之余,赵祯蓦然想起自己早已亡故的生母李宸妃,欲追封她为皇后,并与养母刘太后一同葬于永定陵,升祔太庙。一贯支持夫君的郭氏竟坚决反对。李宸妃虽是天子之母,却只有生身之情,并无养育之恩。先皇在世时也并未对她有多少怜惜之情,如若一同升祔太庙,太后将何以自处,先皇将情何以堪?她多番劝谏,无奈赵祯早已打定主意。
她不甘心,于是穿戴整齐,以皇后之礼郑重拜见皇帝,请他三思。赵祯心下不快,怒道:“你道吕相是太后亲信,依朕看,你才是受她恩惠最深之人,为了报恩,你竟要朕不顾母子亲情!”
她惊诧,原来在他心中,她依然是被太后强塞给他的妻子。可事到如今,她也顾不上其他,脱口而出:“宸妃李氏是陛下血亲,难道先皇不是?先皇在位时可曾为她加封?可曾要她陪葬皇陵?终先皇一朝,她不过是婉仪而已。”
他哑口无言,昔日她的直率是他最欣赏的,此刻竟生出一丝反感。良久,他开口怒喝:“出去!”
她眼中有失落掠过,可还是起身恭恭敬敬地告退。
此后,他将吕相召回,并召幸其他女子;而她则称罪将皇后印信交回,在宫中伴着青灯古佛。两个年轻气盛的人只知倔强前进,不知如何后退。待他忍不住去看她时,她都以德行不够称罪谢绝。
她刚毅而骄傲,贵为天子的他又何尝不是?其他妃嫔见她失势,接连在赵祯面前说她的不是,他也并不阻拦,于是难听的流言便在宫内四散开来。当侍婢将这一切向她禀报时,她只淡然一笑,并不言语。
日暮风起,玄蝉夜号。她辗转难眠,终于忍不住要一探究竟。内侍告知陛下在杨、尚二美人之处,她了然,只身前去。一路长风,凉意袭来,她紧了紧身上的衣服。方至廊外,便听见有人说她失德,难听之词声声入耳。她推门而入:“陛下认为她们说的可对?”
一瞬间众人皆惊,赵祯还没来得及开口,其中一名女子便抢先到她面前,逞尽口舌之快:“难道不是?你戴罪之身,凭何质问当朝天子?”
郭氏瞥了一眼面前女子,长久以来的委屈和愤怒袭上心头,伸手便欲教训她一番。千钧一发之际,赵祯连忙起身劝慰,那来不及收手的一掌竟直直落在天子颈脖之间。满座错愕,赵祯也惊得不知所措。不待她屈膝请罪,赵祯冷哼一声后大步离去。她立在原地,手足无措,身后传来窃笑之声。
不知从何时开始,事情竟演变到如此不可收拾的局面,她深知等待她的将是万劫不复,可心中仍有挥之不去的不平意,并无后悔。
春风 来又走
天子怒气冲冲地回到寝殿,对镜一看,泛红的掌痕仍在。有宦官与吕夷简交好,见势趁机力劝他将掌痕以示诸臣。
一场废后风波就此掀起。终于,一纸诏书,郭氏被废为净妃,赐名清悟,号玉京冲妙仙师,迁入长宁宫修道。
离别才知情深,哪怕国事繁忙,千头万绪,赵祯脑海中总是情不自禁地浮现出那夜她楚楚可怜的模样。这一刻,他才读懂什么是辗转反侧,什么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她若能柔和一些,何至如此?可她若没了骄傲与自尊,便不是他惦念的那个英姿飒爽的她了。终于,他还是忍不住派人前去查看她的处境,并带去他们最初执手写下的乐府辞。
望着纸卷,她提笔写下《涉江采芙蓉》相和:“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他将她的诗笺握在手中,不知何时一颗泪珠滴落其上,“终老”二字被打湿晕开。他们之间已错过太多,他决定不再让自己遗憾终老,遂去信召她回宫。
收到信时,她心中有过片刻欢愉,但胸中傲气仍在,于是回信:“废妃之身不便入宫,若再见召者,须百官立班受册方可。”他自是愿复她后位,但尚未来得及依礼请她入宫,便听说她身染小疾,他的心被骤然拉紧,即刻遣宦官携太医前去诊视,殊不知,他的关切竟成了她的催命符。
前去的宦官曾是废后的大力提倡者,思虑再三,计上心头。赵祯本以为很快就能见到她,两人冰释前嫌,再度凤凰于飞,和鸣锵锵。谁知他等到的竟是郭氏暴毙的消息。他颓然瘫坐在龙椅上,上天是要惩罚他的不珍惜吗?他还没来得及与她再见一面,她便猝然离世。
芳草无情,又是一年春到,窗外的柳塘新绿茂盛,屋檐下燕子重来筑巢,他登上小重楼,情知那年的花已谢人已远,却频倚栏杆,想望见她来时和归去的路。然而总有迷雾遮了眼,他什么也看不见,高墙之外仍是看不到尽头的深院。只恨年少轻离别,辜负春时节。而今才道当时错,却早已是满眼春风万事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