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吐温作品中的美国式幽默

2016-11-26

长江丛刊 2016年15期
关键词:美国式历险记吐温

袁 琦

马克·吐温作品中的美国式幽默

袁 琦

作为十九世纪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马克·吐温凭借独特的幽默和犀利的笔锋占领整个美国文坛。他的绝大多数作品都深刻地反映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与批判,并采用幽默、诙谐、夸张的写作手法。马克·吐温在早期创作过程中主要侧重于美国民间口头文学,其作品充分体现丰富幽默的元素,但缺乏思想内涵的表达;在后期创作过程中,其作品也较为成熟,读者可透过幽默表层挖掘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进而加深了其作品的社会意义。

马克·吐温 美国式幽默 早期作品 成熟作品

一、前言

马克·吐温是美国十九世纪最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幽默大师,他将自己的一生都投入到美国文学创作中,因而造就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幽默反讽作品。他的作品不仅鲜明地体现出高超的幽默艺术,而且也轰动了整个美国文坛,继而对二十世纪的美国文学发展产生深厚的影响。马克·吐温于十九世纪中期开始进行文学创作,而当时的美国恰好处于幽默文学发展的高潮时期。早期创作的文学作品深深植根于传统的美国民间文学口头艺术,但只是停留于表面上荒诞幽默,缺乏深厚的思想价值。然而,在后期创作过程中,由于深受传统的美国式幽默的影响,其作品不仅充满幽默的特征,而且也融合辛辣的讽刺意味。他自己也曾经说过,“不能一味逗乐,要有更高的理想”。由此可见,马克·吐温以其独特锐利的眼光洞察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使得作品的社会内涵和价值进一步加深。

二、早期作品创作中的美国式幽默

马克·吐温的文学创作开始于十九世纪中期,从1865年到1867年之间,马克·吐温凭借短篇小说《卡拉维拉斯县的跳蛙》(The Celebrated Jumping Frog of Calaveras County)和长篇旅行文学作品《傻子国外旅行记》(The Innocents Abroad or The New Pilgrim's Progress)这两部文学作品开始步入美国文坛,进而成为当时西部幽默盛行时期的新力军。

在短篇小说《卡拉维拉斯县的跳蛙》中,马克·吐温描述了一个叫作吉姆·斯迈利的赌徒,此人嗜赌成性,无论何时何地都喜欢跟别人打赌。他总是给自己创造“赌”的机会。最匪夷所思的是他生命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也是赌,似乎打赌是他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件事情。只要别人乐意赌,自然他也会奉陪到底。要是看到有人在斗猫,他必赌;要是看到有人在斗狗,他必赌;要是看到有人在斗鸡,他还会赌......甚至,有时他看到两只小鸟停留在树枝上,他还会与别人打赌哪只会先飞走;他走在路上看见一只金龟子正在慢慢爬行,他也要和路人赌一赌它大概花了多长时间能达到目的地,如果有人愿意与他打赌,他就算跟随金龟子一直“爬”到墨西哥去,也要计算并弄清它所花费的时间与所要到达的目的地。马克·吐温用最稀少的笔墨进行夸张描述之后,吉姆这个赌徒形象就栩栩如生地被勾勒出来了。读者能够很容易地察觉到身处当时美国社会的小市民内心感到空虚,整日游手好闲、无所作为的恶习,从而进一步展示出小说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增强作品的幽默艺术,强化作品的感染力。

自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开始,马克·吐温特别关注美国社会问题,并对其进行批判与讽刺,而且这样辛辣且尖锐的讽刺渗透到美国社会的各个方面。例如,小说《竞选州长》(Run for Governor)是他早期文学作品中所触及到美国资本主义社会的一部上乘佳作。在这部作品里,马克·吐温充分运用了自己的幽默语言技巧,向读者展现了美国的层出不穷的选举活动,批判了美国的选举制度。作者用第一人称的叙事手法,淋漓尽致地揭露了美国竞选活动的黑幕。“我”一个忠厚、老实的人,生平没做过一件坏事,选举结果可想而知。所以,“我”从一开始就对选举自信满满。但我的竞选对手却是恶迹斑斑的人,“我”觉得跟这样的人竞选还拉低了自己的身份,甚至疑惑这样的人又怎能竞选?但在接下来的竞选活动中,竞选对手使用的各种卑鄙、恶劣手段,污蔑“我”是“伪证犯、小偷、拐尸犯、酒疯子、贿赂犯和讹诈犯”。“我”屡招污蔑,却无力抗击,最后败下阵来,宣布退出竞选。马克·吐温运用大量幽默的语言,把老实人“我”在竞选中的各种遭遇形象、生动地勾勒出来,同时,通过对“我”的污蔑及人身攻击,竞选对手的无赖、唯利是图的形象也跃于纸面。在这些幽默的背后,在笑声的背后,让读者体会到美国现实社会生活和美国竞选制度的黑暗。

三、小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所呈现出的美国式幽默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是《汤姆·索亚历险记》(The Adventure of Tom Sawyer)的姊妹篇,同时也是马克·吐温最为重要的代表作之一。相比较《汤姆·索亚历险记》而言,《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在思想内容上更为成熟,也更能体现出作者的重要成就。美国著名小说家海明威也曾给予这部小说高度评价,并且他认为美国全部的现代文学都起源于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这是因为在所有美国人眼里这部作品是最好的。除此之外,在1907年,美国著名学者威廉·里昂·菲尔普斯也曾发表过相关的文章,高度地赞扬了马克·吐温的美国式幽默,并总结出这样的幽默具备反传统、极大地夸张、不相对称的特点。马克·吐温的美国式幽默与华盛顿·欧文的幽默截然不同,这是因为欧文式幽默是在刻意地模仿,而马克·吐温的幽默则是一种创新。小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最大的亮点在于,它向读者呈现出一个独具特色的美国式幽默世界,作者通过对哈克贝利·费恩这一充满正义感与叛逆精神的少年人物形象来洞察美国社会生活,并采用幽默讽刺的笔调展现出美国十九世纪丰富多样的社会环境,从而进一步传达了作者对美国现实生活的批判与探索。假使我们能够细细品味这部小说中的具体情节,就不难发现马克·吐温运用美国式幽默的主要意图。例如,在小说的第十九章中,那个假冒公爵的老头儿声称自己是勃瑞奇沃特公爵(Bridgewater公爵),但是老头儿在不经意间将Bridgewater 读成了Bildgewater 。以河谋生的人都明白bildgewater 指的是船舱里的污水,而bridgewater则译为桥下活水。从表面看来,尽管只是三两个英文字母的差异,但其实质充满了讽刺意味。由此可见,马克·吐温采用这样的美国式幽默不仅给读者带来强烈的愉悦感,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从侧面表达了作者对这个矫揉造作的老头儿的鄙夷之情,而读者透过浅层的荒诞幽默就能体察到美国现实生活的黑暗。因此,马克·吐温的美国式幽默是不同于其他文学作品的幽默形式,更强调作品深刻的文化思想内涵。

四、马克·吐温作品创作中善用的幽默技巧

(一)善用对比

在几乎所有作品创作过程中,马克·吐温使用最多的技巧就是对比。德国著名的哲学家摩西门德尔松在其作品《哲学论文集》中也指出,“思维与表达形式之间,原因与结果之间,手段与目的之间的不和谐,另外,豪华的、令人尊敬的、伟大的与低微的、卑鄙的、无价值的事情之间的对比,都是异常荒诞可笑的。”作为十九世纪美国幽默巨匠,马克·吐温更加注重在其作品中使用对比的手法,进而凸显美国式幽默。例如,在其作品《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有这样一段场景,“一位虔诚的牧师正沉浸在自己的布道世界中,教徒们也都在下面认真地听着,但突然有只小狗冲进了教堂,四处蹿跳,只为捉到一只虫子”,读者很容易就能发现到庄严肃穆的布道场景与小狗肆意捉虫的强烈对比,这不仅使得大部分的读者感到忍俊不禁,而且也加深了作品所要表达的内在意义。再如,在其短篇小说《我最近的辞职》中,作者讲述了一个参议院的委员会职员,此人心怀天下,但报国无门,最后只能提出辞呈,可是让人发笑的是他辞职的原因:他所寄出的收费通知单遭到别人的拒收。从这个例子中,我们能够找出马克·吐温善用的对比技巧,即主人公心系国家命运的高尚节操与其所持金钱观之间的矛盾。除此之外,马克·吐温的另外两部长篇作品《王子与贫儿》、《亚瑟王朝廷上的康涅狄格州美国人》也使用了大量的对比,进而体现出作者美国式幽默。

(二)善用夸张

除了善用对比外,马克·吐温也十分注重使用夸张的写作手法,进而将美国式幽默推上美国文坛的高潮。众所周知,哈哈镜有着独特而又神奇的功能,即夸大人物形象,同样创作者要想达到幽默最大化的效果就必须将事物的某一侧面和事件的发展程度加以夸大或放大。马克·吐温作品最为迷人的地方在于使用大量的夸张手法,从故事的情节到作品的语言,从作品的人物形象到故事的主题,读者都能品尝到作者善用夸张的味道。例如,在其作品《政治经济学》中有这样一幕情境,一个安装避雷针的师傅正在为一个撰写政治经济学论文的书呆子的房顶上安装几十根避雷针,因为安装场面之壮观引得街道上水泄不通,而一旁的大剧院也无人问津,甚至很多的乡下人也急忙赶到安装现场只为一饱眼福。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就能够找到三处夸张,一是经济政治学专业的书呆子尽然要安装几十根避雷针,数字上的夸张,显示出书呆子对避雷针使用常识全然不知;二是安装避雷针的热闹现场壮观,街道被堵、水泄不通,突出了美国现实社会人们内心的空虚与寂寞;三是很多的乡下人也急忙赶到安装现场,只为一饱眼福。这些夸张手法都凸显了马克·吐温的美国式幽默。此外,他自己也曾经说过,“在美国式幽默的范畴里,重复的威慑力是巨大,几乎所有的习惯用语,每隔一段时间重复个五六次,总会引人发笑的”,这也在表明重复也是一种夸张。由此看来,对比与夸张是马克·吐温作品中使用最多的幽默技巧,也是表达其作品真正内在思想文化的重要途径。

五、结语

作为美国现代幽默反讽大师,马克·吐温的美国式幽默基于对现实社会世故人情的深入洞察,不仅融合了批判家的尖锐与哲学家的睿智,而且也融入了自己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与批判。由此可见,马克·吐温的作品既包含深刻的思想内涵,同时又富有哲理,充满强烈的艺术气息,无论时代如何的变迁,马克·吐温的作品终究会保持一种美国式幽默。

[1]石婕.国内马克·吐温研究述评[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6).

[2]董丹丹.马克·吐温笔下的美国现实[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2).

[3]方敏.漫谈马克·吐温作品中的幽默美[J].前沿.2014(Z8).

[4]赵博颖.马克·吐温小说的现实批判性解读[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36).

袁琦(1978-),女,广西宜州人,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基础课教学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学、英语教学。

猜你喜欢

美国式历险记吐温
冰河时代历险记
小蚂蚁历险记
地心历险记
“我能怎么做?”用英文怎么说
“I live in US”是“我住在美国”的意思吗?
马克·吐温:辣你没商量
“在书上看到”是用介词“in”还是“on”?
“Please open the tap”是对还是错
杉米的迁徙历险记(二)
王子与贫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