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对策浅析

2016-11-26南昌航空大学方婕

办公室业务 2016年17期
关键词:学习型科学化政党

文/南昌航空大学 方婕

新形势下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对策浅析

文/南昌航空大学 方婕

新形势下,国际形势不断纵深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党的建设面临新问题和新挑战,我国发展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内在要求,是深入贯彻十八大精神的具体表现,更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必然途径。现阶段,学习型政党的建设面临着诸多困境:学习被虚化、形式化和官僚化等,笔者认为应该从全球、民族、政党、个体等四个层面来加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建设。

全球化;十八大;党的科学化水平;建设;学习型政党

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做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战略决策,提出“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于创新精神”的具体要求。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成为我党自身建设的要求,学习型政党的建设成了党的永恒主题。

一、新形势下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必要性略述

十八大指出:“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变化,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如何更好地抓机遇、迎挑战成为摆在党面前的重大课题,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建设学习型政党正是对这一问题的应对。党要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创新,不断提升自我能力,让变化成为一种不变,在学习变化中永葆党的先进性,彰显党性,造福于民,使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一)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内在要求。在全球化背景下,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各个领域都发生着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对我国提出了更大的挑战:经济的依赖性增强,金融市场的一国波动,容易引发全球性的感冒;西方大国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等对我国的新干涉,一些不良的外来文化对我国民众思想的侵蚀,失真的信息造成人们对社会现状的误判等等,这一切都影响着我国的发展和国家安全。这要求我党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保持对全球化逻辑的反思意识和批判意识。

全球化不仅是一场经济博弈,更是各国文明形态的博弈。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们一定要警惕外来模式、思想力量对我们的干涉,尤其是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冲击。我们要推进理论创新,构建真正的理论体系和价值体系,树立起我们的理论自信、价值自信,保持自我民族国家的整体性、独立性、创新性,不在时代潮流中徘徊、倒退、迷失。面对如此严峻的国际环境,作为社会事业领导核心的中国共产党,只有不断地建设学习型政党,认识新事物,了解新事物,解决新问题,才能担负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这一历史重任,才能不断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创新能力,才能使我国在全球化潮流中更加坚强自信地前进。

(二)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具体表现。十八大胜利召开,为新形势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划了伟大蓝图: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八大指出,“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夺取新的伟大胜利,必然要求党在此指导下继续不断学习,推进理论实践创新。

邓小平说过“没有共产党的领导是不可能的,我们的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中华民族是一个整体性民族,而中国共产党无疑是这个整体的领导核心。党的命运关乎民族命运,党在学习实践上的重大突破都伴随着国家每一次重大进步。习近平指出,共产党人不能躺在历史的功绩簿上,要不折不扣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建设学习型政党。新形势下的发展要求构建学习型政党,深化推进改革创新,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才能解决我们面临的诸多问题。

(三)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必然途径。十八大以来,来自改革开放、市场以及外部环境的考验复杂且严峻。“共产党有没有资格领导,这决定于我们党自己。”我党只有立足于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才能经受考验,摆脱危险。建设学习型政党是建设服务型政党的内在要求,是党的自知、自觉、自建行为。党性规定了建设学习型政党的方向、目的,并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才能提高自身执政能力,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人民,党才能保持主体性、完整性,永不变质。以建设学习型政党为出发点和突破口,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胡锦涛指出:“一个党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执政能力和先进性都是与时俱进的,不断地学习前进才能使之一直体现和保持。国内外形势变化永无止境,更要求党的学习永无止境,保证党对自身本质、自身道路的不断趋近,对党的命运的自我把握。

二、新形势下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困境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相对于全球化给我们提出的挑战、要求以及十八大目标来说,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还有待提高,学习型政党建设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还存在学习脱离了马克思主义,脱离了人民群众,脱离了实践,学习被虚化、形式化,学习机制还不完善,真正、完整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尚未形成。

“除了人民的利益之外,我们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党性的核心就是人民性。”党员必然要把所学知识应用于造福民众的实践中。然而一些党员的学习目的不在于服务群众,而是为了自身官途顺达,学习内容不是科学的理论知识,而是官场中的“旁门左道”,学习的知识不是用于科学有效的管理,而是用于阿谀奉承,还有一些党员自恃清高,闭门造车,成了主观主义者,严重地把学习从实践和群众中孤立了起来。这种学习必然脱离马克思主义,这种带着官僚习气的现象必然使得党员丧失自我,污染建设学习型政党的风气。

学习型政党的建设必然要求建立相应的长效学习机制,而这还有待完善。有些党员在现存的机制下缺少学习的动力,不愿花时间和精力来投入到学习之中,认为独立的学习思考和解决问题费力不讨好,照本宣科,充当传声筒,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正如习近平所说的,一些党员干部和党组织的学习状况确实不容乐观,有些党员干部不愿学、不勤学、不真学、不深学、不善学。其次,有的学习制度不健全,大搞形式主义,学习方法及形势单一,激励方式欠缺,学习针对性不强等问题,都是新形势下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所面临的困境,需要进一步来加强和落实学习型政党的建设。

三、新形势下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对策浅析

学习型政党的建设必须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来推进,以更宽广的视域来实现,使每个党员在全球意识、民族意识中树立正确的学习观,笔者认为应该从全球、民族、政党、个体四个层次来推进学习型政党的建设。

(一)以“全球化、民族传统、马克思主义”视角来审视学习型政党的建设。如何在全球化场景中,以中华民族传统为基奠,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首要面对的问题就是构建真正属于中国特色的理论话语体系和价值体系。封闭不是马克思主义,脱离传统不叫中国特色,停止僵化不能发展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向世界学习,向传统学习,使马克思主义在与世界话语体系的对视、辩论中得以坚定和发展,使马克思主义在与传统的契合中得以展现民族特色,延续民族血脉,真正使我们的理论和价值具有开放性,具有民族性。同时,学习型政党也要具备世界眼光,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来学习,要深知传统是民族的根,也是政党的根。建设学习型政党必须在传统中汲取营养。

(二)在“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三位一体的互动中建设学习型政党。学习是基础,服务是归宿,创新是灵魂。学习型政党的建设必须在服务于人民的实践中彰显党性,在不断知识积累基础上的创新中散发活力,这样才能使我党把握自己的命运,真正成为一个年轻而有生命活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学习必须具有明确的目的,要基于实践和人民群众,基于中国当代最现实的问题,最终落脚于服务人民。缺乏创新的学习没有灵魂,会导致思想僵化,难以紧跟时代,难以解决新问题。只有在三位一体的互动中才能推动学习型政党的建设,才能提高党的科学化水平。

(三)以“思想、组织、学风、制度”四大着力点来推动学习型政党建设。理想信念是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党员在学习中真正树立起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真正吃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体系,真正领悟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保持共产党人的思想纯洁性。学习型组织是建设学习型政党的组织基础,要鼓励形式各样的学习型组织的建设。良好的学风能为学习型政党建设提供纯洁的、实事求是的“内部环境”,能形成“脚接地气,仰望天空”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文化的形成必须配置相应的制度,制度建设以文化为内核,文化的渗透以制度为载体,这样才能形成两者的二元统一,推动学习型政党的良性健康运转,永葆活力。紧抓“思想、组织、学风、制度”四大建设,保持学习型政党的学习性,才能使学习型政党的建设得以展开,真正落实。

(四)以塑造学习型党员个体为突破点来建设学习型政党。中国共产党拥有八千多万党员,党员是政党的“细胞”,只有使每个党员成为自我学习的主体,学习型政党的建设才能成为可能。为此,要处理好政党和党员个体之间的关系,为党员个体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全方位、多形式塑造学习主体的学习态度,提倡终生学习,保证党员学习的时间,加大党员个体之间的学习交流,形成活跃自由的学习氛围,处理好领导干部和普通党员的学习关系。尤其,对于一些领导来说,不能垄断学习的话语权,打消个体学习的积极性,如果我们忽视了一个完整的学习个体,即党员个体的塑造,那么学习型政党建设只能成为空谈。

四、总结

新形势下,建设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型政党是对全球化逻辑的深层解读,是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内在要求,也是对党的历史传统的继承和创新,更是对执政党规律的深刻认识和总结。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建设,必然能使党在不断地学习实践中,成为更成熟、更先进、更纯洁、更有力的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坚定不移的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前进,逐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目的。

[1]胡锦涛.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DB/OL].光明网.http://www.gmw.cn/sixiang/2012-11/18/content_5725672. htm,2012-11-18.

[2]衣俊卿.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时代的着力点[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8).

[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08.

[4]石仲泉.党的历史发展与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1(1).

[5]邓小平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74.

[6]黄苇町.苏共亡党十年祭[M].江西高校出版社,2006:98.

[7]费利群.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学习型政党建设的战略选择问题研究——兼论知识创新建党[J].东岳论丛,2011,32(4).

[8]陈远章.全球化视域下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战略思考[J].湖湘论坛,2010,23(3).

[9]习近平.关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几点学习体会和认识[N].学习时报,2009-11-27.

猜你喜欢

学习型科学化政党
巴西主要政党党的标志概观
世界政党与国家治理丛书
浙江开放大学:以开大特色探索学习型社会“浙江示范”
把人大机关建设成为学习型机关
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活科学化的历史演进与经验启示
第二届国际学习型城市大会发布《学习型城市3X3X3X3青年声明》
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基层党建科学化的基本理论
第二届中欧政党高层论坛第一次会议
我国学习型组织文献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