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审美与启蒙的二重奏
——试论现代性与20世纪中国文学关系

2016-11-26郭子涵

唐山文学 2016年6期
关键词:现代性规范文学

郭子涵

审美与启蒙的二重奏
——试论现代性与20世纪中国文学关系

郭子涵

“五四”以来近百年的中国文学,经历了风雨激变的漫漫长路,在认同与悖离、渴求与怀疑中寻找和创造着“文学的现代性”,不断对世界性文化和民族性文化进行着重估与选择,最终在启蒙与审美的对话中逐渐发展建构了中国特色文学现代性品格。如今,中国文学已步入新世纪,回首思研近百年来中国新文学发展的历程,对20世纪中国文学现代性作出评估与反思,对于新时期的文学建设有极为深远的意义。

20世纪的中国文学在发展过程中,集中表现为三段时期的现代性转型:第一种是“五四”新文化以来的现代性规范;第二种是以毛泽东文艺思想为代表的现代性规范;第三种则是八十年代以来新时期现代性规范。每一次的现代性规范都是由中国现代政治经济条件、人民社会生活和民族命运所决定的,且这种现代性规范带有“启蒙现代性”和“审美现代性”双重特征,两者在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中影响了中国文学现代性进程。

五四新文化运动作为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端,开启了绵延不息追求“现代性”的潮流。这个时期的现代性“自觉选择”体现了在中西风云变幻之际,新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的产生,随之也产生了新的文学,为文人自由发挥提供了更多充分的内容与空间。期间,有以社会“启蒙现代性”为主导开时代风气的言论,比如胡适明确主张了“全盘西化”、陈独秀抨击旧文学、周作人将几乎所有中国传统文学形式都列为“非人的文学”等等例子。同时,文人们所热衷的“为艺术而艺术”的创作也体现了这个阶段的“审美现代性”进程,文学形式和观念的多样化吸收实践,促使着这一时期的文学成就硕果累累。鲁迅、胡适、周作人、刘半农的早期白话文探索写作,郭沫若、闻一多、徐志摩、丁西林、曹禺等人分别在诗歌、散文诗、小说、戏剧等方面取得全新突破。其中鲁迅便是将“启蒙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完美结合的代表,其创作达到了“五四”现代性文学艺术巅峰。这一时期的现代性规范便是启蒙与审美双重合奏的产物。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后的几十年中,中国的民族战争和阶级斗争越演越烈,在此“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文学也更具有了民族战斗精神。毛泽东以延安文艺座谈会精神奠定了这一时期文学现代性的基本基调,使得“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逐渐成为四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唯一的文学主流,而其他流派和思想被压制和打击。在“文艺为政治服务”的硬性规定下,作家被束缚在体制的框架内,创作个性丧失,失去了文学审美的感悟,“审美现代性”几近消失。而此时,政治风气的紧张也终止了西方“启蒙现代性”在中国的发展进程。在这一时期的现代性规范过程中,《小二黑结婚》以及建国十七年来《青春之歌》《林海雪原》等作品相继问世。这些在当时看来优秀的文学作品,确实充分体现了民族本土化的现代性规范。然而,从长远角度分析,这一时期的现代性规范禁锢了作家的创作力和想象力,对文学创造和文学审美造成了消极影响。这一时期的现代性规范具有启蒙与审美双重匮乏的特征。

新时期以来,政治清明和经济上的开放使得中国进入了一个“新启蒙”时代,在这个时代社会“启蒙现代性”终于历经波折为中国所吸纳接受。而此时的文学也不再提“为政治服务”的口号,逐渐回归到“审美的现代性”上,作家们将西方现代派手法与民族之心结合,对“反叛与回归”命题做了创造性诠释。以八十年代王蒙标新立异的创作为标杆,他的意识流小说以及文体试验小说”都为八十年代开启新的现代性规范打下基础,而此时朦胧诗人、寻根文学、先锋小说、通俗文学的相继登台,文学审美空间的扩大,展现出文学对于人性的关爱和对审美趣味的追求。九十年代的文学创作则愈加体现时代的讯息,展现了文学作家对现代社会观照与审美生活的完美统一,例如林白为代表的的女性主义创作,陈忠实为代表的新历史小说,马原、莫言、余华等为代表的先锋派写作等。这一时期的文学审美延续了八十年代的审美趋势,在深度剖析人性人生过程中获得感悟,以多角度多手法书写着“文学的主体性”。这一时期的现代性规范是“审美现代性”与“启蒙现代性”和谐共奏的典范。

通过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三次“现代性转型”可以看出,在现代化进程中,“审美现代性”和“启蒙现代性”是同构的,社会生活的多样性、丰富性、多层次性决定了文学审美趣味的多样化、审美形式的创新性,而文学的审美也将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现代性”以一种绵延不息的“潮流”形态,从过去到现在运动不止,而探寻“现代性”之路远未结束。因此,在新世纪的文学建设时期,我们应该审视启蒙现代性对于现代中国的理性构想,也该重视审美现代性对现代性的反思与批判,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和谐共建过程中,将人的精神追求和理想愿望结合,寻求一条“审美与启蒙”合奏和鸣的文学道路。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文新学院 266100

郭子涵(1991—),女,山西忻州人,中国海洋大学文新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

猜你喜欢

现代性规范文学
规范体检,老而弥坚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北京晚清园林中的现代性线索
我们需要文学
PDCA法在除颤仪规范操作中的应用
牛仔少年的孤独:论《骏马》中现代性对西部空间的争夺
也谈现当代诗词的“入史”及所谓“现代性”的问题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也谈现当代诗词“入史” 及所谓“现代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