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域之别与文风之异:新媒体影评与传统影评的对话
2016-11-26周星,张卫,钟大丰等
场域之别与文风之异:新媒体影评与传统影评的对话
周 星: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李星文:新媒体影评人
张 卫: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沙 丹:北京国际电影节策展人
钟大丰: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梅雪峰:新媒体影评人
张智华: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赛 人:新媒体影评人
唐宏峰: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曾念群:新媒体影评人
左 衡: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图宾根木匠:新媒体影评人
赵卫防: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研究所副所长孙佳山:中国艺术研究院当代文艺批评中心主任
传统影评与网络是二元对立的吗?网络影评和学术影评区别在哪里?“公众号文风”是否带坏了影评?传统影评是否会被网络影评/新媒体影评取代?影评能在网络时代迎来自己的春天吗?什么才是这个时代的好影评……近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艺评论基地”新媒体影评与传统影评的春天对话研讨会上,影评人们各抒己见,围绕“当下传统影评与新媒体影评发展态势”“影评场域的扩张与现实价值”“新媒体影评虚拟人格建构”“传统影评与新媒体影评之差异化定位”“新媒体影评简史及文风、语体特点”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与交流。
影评场域的扩张与现实价值
周星:现在,传统影评与新媒体影评之间的沟壑在逐渐缩小,两种影评人和影评媒介在交融。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繁荣,人们对传统影评产生了诸多疑惑,其价值之于市场,其作用之于票房也越来越受到挑战。与此同时,互联网时代影评概念的扩张,网络影评人的涌现,使得影评的内在价值和影响力增高。在票房数字面前,无论是主流机构还是生产机构,亦或研究机构、普罗大众,都会看低影评的价值。其实,独立的影评既不依附于市场,也不需要为生产做直接的服务,不能把二者捆绑在一起。影评存在的价值,在于它是一种文化现象,不能以“对电影生产产生多大影响”为其价值评判准绳,持“影评无用论”“影评发泄论”者没有看到影评背后的文化渗透力。随着网络兴起,传统的权威机构或者理论家式的评论慢慢在发生位移,网络影评突显。影评是一个独立存在,它的精神文化建树,影评人的个性意识、独特风格等因素决定了网络影评和传统影评各有各的价值。网络影评不仅仅是一个草根的随意解说,而是有素养、修养和文化存在的价值。好的影评不是照搬理论假说,而是真枪实弹对于具体电影做细致的读解、情感分析和契合评论者自身理论素养的阐释,使得观众更多、更丰富地认知电影。
张卫:影评的历史经验在网络影评面前显得局促不安。上世纪90年代中期兴起的“后学”理论一一应验于当下的文化现象。第一个是深度模式平面化,在网络上经典的深度模式已经变浅。第二个是权威影评的丧失。上世纪80年代的电影批评有很强的权威性,使得电影批评界在电影行业里有一定的中心位置。像《红高粱》《边走边唱》等影片亟需传统影评人的意见。但到新世纪的《非诚勿扰1》《一步之遥》时,网络影评人主导了影评话语,甚至左右了票房。那么现在权威批评、学术批评能不能再创造辉煌,能不能再有巨大的影响力,这是需要研究的问题。另外,网络影评呈碎片化特征,短、快、多,更新频繁,稍纵即逝,昙花一现。这直接导致了网络批评的留存性问题,排山倒海般的批评很难被学术著作所引用,无法青史留名。其实,网络的著名批评作为一种文化价值,作为一份文化珍品应该留驻在电影批评史上。
图宾根木匠:互联网与学术研究之间存在一种“亲密关系”。写作方式的互联网时代已经来临,传统影评与网络并不构成二元对立,就像平面印刷媒体变成电子媒体、平面书变成电子书一样,只是载体之间的区别而已。实际上我们是被技术绑架的一代,被动去使用网络技术,现在互联网对电影口碑影响深刻,因为这是一个移动互联、O2O的时代。随着网络发展,整个人类社会都会互联网化,不仅仅是电影,所以不应该凸显电影批评场域中的互联网问题。现在,很多声音讨论怎样把影评变现,其实这根本不是讨论影评的价值,而是把它变成一个宣传的工具。一篇有价值的影评不一定所有人都看,受众面可能很窄,这很正常,就像一些很小众的文艺片,不能因此而否定它的价值。互联网技术使发布零成本,所以网络影评人不似传统影评人那样会有焦虑感。本雅明认为,批评家是炼金术士,这是理想批评家的状态。特别是微信时代盈利较好的公众号,我个人觉得多半都是资讯的提供,可能不是纯粹的评论。资讯提供会掺杂一点个人的观点,包括表情包时代、标题党,这些个性化的内容做不好就无法吸引受众。不管怎么样,随着电影产业越来越大,未来机会也会越来越多,移动互联和社交网络的普及使自己找到身份归属变得简单起来,所以影评人不必焦虑。
李星文:网络影评有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从2000年到2004年,称之为网络影评论坛阶段。第二阶段从2005年到2009年,称之为博客时代。第三阶段从2009年到2013年,称之为微博时代。第四阶段是从2014年到今天,称之为微信时代。微信时代的两个武器,一个是微信公众号,另一个是朋友圈,微信公众号跟博客相近一些,朋友圈跟微博相近一些。短评够犀利,长评够深度,在这个时候形成一种爆发式的发展。实际上微信公众号影评可能最有代表性,形成了两种风格。以“毒舌电影”为代表,靠细节挖掘、表情包,与年轻人的趣味无缝对接,是一种年轻态的媒体。另一种以“独”舌为代表,不用那么多表情包和段子叙述,推崇独立的判断和深度的知识。至于说下一步,影评会进入到一个什么阶段,现在还看不清楚,但是无论什么时候,有趣有料有诚意永远不会过时。网络影评有三个成就,或者说是优点。首先,它解放了尺度,传统媒体受制于各种羁绊,无法书写快意江湖的影评。但是网络影评在相当程度上解放了尺度。第二,丰富了表达形式。第三,拓宽了表达的维度。不管官方声音还是民间声音都可以发出来,权威声音和草根声音都可以发出来,不管艺术方面声音还是技术方面声音都能够发出来,这是传统影评做不到的。同时,网络影评也存在缺憾,即重趣味、轻内涵,其实已经相当程度把影评文风带坏了,就是为了博取眼球。
新媒体影评的文体修辞与虚拟人格建构
唐宏峰:当下大量的电影学术论文写作中,网址作为引文注脚被采用的情况已经非常普遍,但怎么引用微信现在已经是一个问题。从以前的各种网络媒介到微信,对于影评写作来说根本的变化是什么呢?微信公众号影评使得一个影评人从单纯的内容提供者成为一个复合的媒介经营者,并形成一种特殊的文体风格,我称之为“公众号文风”。我将之概括为三个特点:其一是微传统,篇幅短小。从豆瓣短评,到公众号产品“影向标”,短评已成为影评的主体。问题是,短评不能独立存在,它应该随时指向一个有长度的充分而严谨的论证与分析过程。而现在,一些短评作者未必可以为自己漂亮的犀利之言提供有长度的分析过程。长久写作短评,缺乏有长度的写作,判断与分析就调动不起写作者具备的电影史、电影艺术与更多人文学科的知识,越写越干瘪。其二是图像化。短评、小文章、多配图这些微信媒介的特性,根本上会将“深度性”慢慢推远。现在微信影评资讯性越来越强,而较少有复杂的、思辨性的、论证性的内容。其三,公众号文章已经形成了一种油滑的娱乐文风。现在的公号塑造出一种突出的“虚拟人格”,大部分文章都以一个固定的称呼来自况作为叙述者,比如“毒舌电影”自称“毒sir”,“独立鱼电影”自称“鱼叔”,“文慧园路三号”自称“葛格/妹子”,用这样的个性称呼取代“我/我们”,马上就将严肃性降低,罩上一层由韩剧和鄙俗网络文化共同编织成的语言风格。不得不说,一种戏谑、贱萌、啰唆、油滑,充满各种网络流行语的文风正在越来越普遍。问题是,这种语言、风格与自我形象是否会产生内容的偏向?必须说,一种语言风格会倾向于讲述某种内容,文风会产生内容的偏向,戏谑化、贱萌化的表达倾向于讨论商业电影和娱乐大片,会躲避批评的严肃性和批评的难度,这种油滑文风没有办法进行复杂的、有难度的、需要多重限定的和思辨的批评。
沙丹:微信时代是主动式观看时代,用户大拇指的“一抹”就完成了一次阅读。观众的阅读习惯决定了文章的碎片化。成功的微信公众号写作有三点。第一点是有趣。现在是一个受众主动为第一的情况,有表情包式的网络思维,表情包对于整个文章趣味性有非常大的支撑作用。为什么要有标题党、表情包、动图,都和这个有关。长篇大论的理论文章,绝大多数受众只能取关。第二就是有料。标题党决定点击率,内容决定转发率。没有内容的深度和洞悉力,光有标题党,只能被骂“坑爹”。网络影评人能否拥有大量具有粘性的受众,最终还是靠实力说话。第三就是人格化问题,所谓虚拟人格,为什么会有这个东西?大家看到你的文章后就好像看到你的人一样,这对于与用户的互动性非常重要。影评人格化的形成,不光基于大量的专业写作,以及个人平常形象的建设,也包括接地气的言论,亲切平易近人的姿态、持续不断的与受众互动以及恰当的自黑卖萌等等。一个优秀网络影评人和微信公众号运营者,一点不亚于一个杰出的教授,这需要具备三点能力。其一,突破“茧式”文化的能力,把自己身份形式打破。其二,影评形式问题。既可以用表情包写文章,也可以用视频写文章,这是时代对新影评人的要求。其三,降低性思维。把自己降到一个低的位置上,以平等思维面对观众,弯下腰和受众、粉丝进行交流。
左衡:传统影评人在潜意识要引导电影创作的潮流,一开始试图影响管理层和领导层,再后来试图影响创作出品方,再后来退而求其次,在学界自身要有所影响。网络评论一开始就是自发的,不自觉的,到今天很多人开始有意识经营自己的网络评论,他选择这样一个场域,有意识影响受众市场。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说过去是一个试图走向《1984》那样感觉的影评的话语权力建构,现在则可能慢慢变成“美丽新世界”那样的东西。其实只要今天有人愿意用大数据技术的理念来做研究的话,是完全可以得到一个解释和结果的。任何一种影评的意义、价值或体现方式不同、场域不同,归根到底就是权力表现的差异。影评从文体到文风到语体,有一个越来越难以结构化的状态。而实际上,刚才说的表情包不是语体的问题,变成文体的形式了。
梅雪风:网络影评的种种特点,实际上在2000年左右的《看电影》杂志就已经登峰造极了。对于文风的强调,对文体的强调,对趣味的追求,那个时候已经非常高了。所以所谓的网络影评和学术影评区别到底是什么,对我来说更多可能是受众不一样。学术影评更多是一个学术圈,或者再宽泛一点,可能针对的是电影工业,知识分子阶层,它本身就不是一个大众化主体。真正的区别,在我眼里只有大众影评和小众影评/学术影评这两种,没有网络影评,我觉得网络影评只不过是中国从《看电影》这个杂志开始的一个变革。对于观众的尊重、对于读者的尊重、对文体的追求,实际上那个时代已经是非常强烈了。但是它也没有放弃对所谓的深度见解这样的追求。网络影评针对的是跟大众沟通,自然而然必须照顾大众情绪和感受,无论表情包也好,还是图片也好,还是非常亲切的类似“葛格”这样的话,实际上只是一个变革。另外,学术影评之所以有点失落,我觉得这也是一个时代的必然。上世纪80年代导演对影评人特别尊重,是因为影响电影的可能是影评人和知识分子对影片的评价,票房却没有那么重要。现今,一个重大的变化是最大的话语权在观众,在票房,所以导演可能更看重这个东西。但我觉得没必要对此抱一种哀惋心态。最受欢迎的影评都是那些有见地,同时用户界面非常友好,也就是说文风文体非常有吸引力的文章,它能够带来知识上的快感、见地上的快感和阅读上的快感。另外,我觉得好的影评应该是能够跟创作者产生沟通的评论。
传统影评与新媒体影评之差异化定位
钟大丰:在网络时代,影评处在一种非常尴尬的境遇。网络变成了一个最直接、最快捷的和普通观众沟通的方式。传统纸媒的滞后性和传统影评话语方式决定了它很难适应今天动态的、高度视觉化的媒体,无法传递即时情感。传统影评被网络影评/新媒体影评所取代,这是一个基本的历史趋势。其实从世界范围来讲,除了一些极个别的特别重要的评论重镇,一些特别重要的评价之外,现在越来越多的是即时的影评消费,这已经是一个基本的历史现实。在这种现实的情况下,影评其实是在满足很多不同的需求。网络环境下,每一个网络影评人都有一个虚拟的人格建立。无论是网络媒体和纸媒,其存在都有自身的价值。学术批评仍然需要,因为它有稳定性。与此相反,网络材料准确性非常差,甚至网络当中以讹传讹。但传统影评已经不具备上世纪80年代的作用,那个时候一篇文章能够影响到许多人对于影片的看法,现在的传统影评已经不可能有这种情况。新媒体影评需要考虑的是个性,自己对于影片的理解,怎么能够用一种时尚化方式更有效传递给大家,有效吸引用户的眼球。
赵卫防:网络影评早就作为一种电影文化的新常态,渗入到理论评论工作者中间,成为一种文化元素。网络影评观点的犀利性、批判性,是其最主要的特点,也是它最大的美学贡献。而且网络影评对产业有着直接的促进性,这是学院影评所不能企及的。学院派影评人与网络影评人的主体身份不尽相同。网络影评人可能很多都是职业的影评人,而学院派影评人大部分都不以影评作为职业,他的主业可能是学术研究。众人憧憬的上世纪80年代学术影评的“黄金时代”已经不复存在了,这是客观事实。但是学院派影评更侧重对于电影美学上润物无声的影响,这是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的,也是正确看待学院派影评的一个角度。学院派影评式微、网络影评趋好,这是电影产业和电影文化发展到今天的必然结果,不必过多地为此感到焦虑,正确的做法是双方进行更多的对话,但是大家应该更尊重差异,两类影评确实不一样,都有各自存在的理由,对电影美学的发展和产业的发展都有不同的作用,要更多地去承认这种分众化的存在。有人建议要实行语体转换等等,其实没有什么必要。因为网络影评有自己的语言风格、语言特点,学院派影评也有它的特点。正是这些特点才构成多样化,构成现在影评的新常态,构成电影文化的多元化,也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影评发展。
赛人:以其个人眼光来看,所谓网络影评或其他影评等称谓并不确切,就像对电影的理解,无所谓商业电影或者艺术电影,严格来讲电影就是电影,同样地,不论学院影评或者民间/网络影评,其实最关键的东西只有一个——发自内心的、对电影独特的感受。学院影评与民间影评在现阶段融合是非常明显的,很多影评人都有电影学专业训练。但早一批的民间影评人其实没有学院背景,他们对电影有一个更真实的感受在里面。其实我有时候看影评,最讨厌的是不管学术影评还是民间影评,说的全都是主题、理论、文化背景等等,有些说了跟没说一样。好的影评一定要有一个侧重点,体现出对电影艺术妥帖的理解。网络影评和学院影评的一个区别,在于不用滴水不漏,不用证据确凿。网络影评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互动,这跟以前不一样,在以往,报纸上读者来信的意见刊登出来起码要几天,也很少有读者给影评人写信。现在网络时代不同了,点赞就行了。
曾念群:影评和影评人是两个概念,影评人可能是一个模糊的社会身份。而影评是一种载体,什么人都可以写影评,编剧可以从编剧角度写影评,影评是不需要身份的。相对来说,网络影评人处于比较尴尬、混沌的境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影评前辈并非职业影评人,他们有自己的工作岗位,所以他们在发表影评的时候,人格是可以很独立的。相比之下,网络影评人发展会更加尴尬一些。早期在论坛时期,网络影评还是比较独立的,但2007年、2008年刚好赶上电影市场的一个重新繁荣阶段,网络影评就涉及到薪水问题。在前面提到的“博客时期”,一大批影评人已经失去了独立性。特别是到了2011年左右,电影营销多了一块网络营销,很多影评人成为片方重点“盯梢”的对象,会以各种方式拉拢甚至收买。在这个大潮之下,说到影评人三个字是不光彩的。至少可能我是这么认为。很多人是“两栖”影评人,甚至不止两栖。大家都在写影评,只是依托的介质不一样,有依托传统媒体的,如一些学术刊物,或一些比较权威的杂志,后来转入到论坛,再转入到博客、微博,一直到现在的微信公众号,这是一个媒体的变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感受到传统媒体或所谓“纸媒时代”在急剧衰退。我自己也是纸媒的供稿人,我前几年的时候产量比较大,最多一个月给平面媒体发稿三四十篇,但是现在远远达不到了。目前我一个月在报纸上发的稿也就十篇八篇。很多媒体专栏也不做了。这是传统媒体整体的趋势。我现在是《青年电影手册》执行总编, 2009年创办“金扫帚奖”, 为华语年度最差影片颁奖,这也是一种影片评论方式,这个奖我们依托了很多新媒体的力量,比如依托公众号平台做网络票选,试图借助不断变化的媒体力量表达各种各样的声音。
孙佳山:网络影评和传统影评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二维对立关系。传统影评界和新媒体影评界在调用理论资源的时候,背后非常重要的话语来源实际上还是过去对虚构文学所概括出来的那一套理论。新媒体没有那么神秘,本身是媒介变革过程的逻辑结果,影视批评也不例外,不过是整体文化当中一系列变化的一个必然结果。没有必要标榜传统影评界代表话语权威,或者新媒体更有生命力、更有力量。
张智华:网络影评和传统影评是共存、融合的,许多影评人两栖甚至多栖的身份也证明了这一点。网络影评与传统影评是雅俗共赏的关系,这是所有文艺作品普遍存在的现象。不管网络影评还是学术影评,评论的客体是作为文化产业的电影,文化在前,产业在后。但当下相当一部分网络评论颠倒了电影的属性,把产业置前,文化置后,这就带来一些困惑,比如虚假票房等。网络影评及时性很强,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很能体现一个独立影评人的精神,但也应注意到网络影评的随意性比较明显,甚至打口水仗,用脏话发泄、谩骂,这些所谓“网络影评”应从学术和艺术评论中区分出去。相比较而言,学院派影评比较严谨,学术含量比较高。中国电影有数量缺质量,好的影片太少,这种现象跟影评乏力有关系。不管电影产业环境怎么变化,精彩的故事、明确的价值观和深刻的文化内涵是永远需要的,我们需要导向型的影评。
*本文由唐宏峰、邢祥虎根据“新媒体影评与传统影评的春天对话”研讨会记录整理而成。
(责任编辑:胡一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