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对R&D投资的影响研究
2016-11-26陈友银
陈友银
企业社会责任对R&D投资的影响研究
陈友银
摘要:文章研究了企业社会责任对R&D投资的影响,发现社会责任的履行及信息披露能够促进R&D投资。社会责任履行得越好、信息披露水平越高,R&D投资受到的融资约束程度就越低,进而促进R&D投资强度。
关键词:R&D投资企业社会责任融资约束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进,中国企业越来越多地走向世界,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要想拥有更多的发展空间,中国企业需要更强的竞争力,需要更多的创新。创新,已经成为推动现代企业乃至整个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创新源于投入,因此,研发(R&D)是决定创新的基础,也决定了创新的高度。而企业是R&D投资的主要实施者,对企业的R&D活动的探究具有重要意义。
在整体经济和企业都不断发展的大趋势下,社会责任的问题也开始出现。一些企业一味追求经济利益,却往往忽视了企业的经营活动对社会所造成的负面影响,由社会责任感缺失造成的问题已经日益尖锐。企业社会责任的提出,呼吁企业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也要关注社会利益,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推动社会整体的可持续发展。
二、企业社会责任对R&D投资的影响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社会责任一词越来越多地被提及,重要性也受到更多的重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应该建立在有利于社会价值和发展的基础之上,经营和管理者应该将对社会的责任纳入到战略决策的考虑范围中。
在当今的经济环境中,资源配置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是没有办法实现最优配置的,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对企业而言,经营管理者比外部投资者更了解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R&D投资是一种对知识的投资,其得到的产物大多是无形资产,因其容易被竞争对手所模仿和窃取,具有高度的保密性,外部投资者无法准确获知研发项目的真实情况,很难对研发项目的收益和风险做出准确的判断,因此,投资者会提高出借资金的回报率,甚至拒绝对该企业进行投资,提高了企业R&D投资的融资难度和成本。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公司制企业开始出现,企业的经营权和所有权逐渐分离,诞生了委托代理关系,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和管理决策都是由职业经理人来执行的,对投资的决策权都集中于经理人手里。经理人进行决策时,很可能站在自身的角度,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方案。R&D投资的周期较长,通常要花费较长的时间才能获得成果,并存在较高的风险,经理人的奖金通常是与企业的短期利润相关,因此出于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原则,经理人会排斥风险更大、收益更慢的R&D投资行为。
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及信息披露能够给企业带来诸多有利的影响。一方面,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能够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投资者及银行等金融机构认为这些企业有更大的发展潜力,更倾向于将资金投入其中,使得企业能获得更多外部资金或者以更低的成本获得外部资金,进而促进R&D投资。另一方面,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能够使企业更为透明化,向利益相关者传达更多的信息,有助于投资者对R&D项目进行更合理的分析,从而减少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交易成本上升的问题,缓解受到的融资约束,进而对企业的R&D投资产生有利影响。
三、结论与对策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能够缓解信息不对称、委托代理等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提升企业社会形象,缓解企业受到的融资约束程度,进而促进R&D投资。
我国应该加大对社会责任的研究力度,寻找全面加强社会责任建设的制度和方针,促进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可持续发展。针对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的建议如下:
(一)建立健全的公司内部社会责任管理体系
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实施者,企业应将社会责任纳入到日常的经营决策和战略规划中。首先,应该加强社会责任意识,充分认识到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及信息披露的重要性;其次,建立企业社会责任委员会,对企业日常的社会责任行为进行监督和指导,督促企业提升社会责任的履行质量,及时发布社会责任报告。
(二)完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法律法规
有必要从法律法规的角度对企业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进行相关的规定。首先,需制定专门的法律,强制更多的企业进行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更大范围地发挥社会责任报告的积极作用;其次,通过发布相关的指引,指导和规范企业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行为,提升企业披露信息的质量,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责任报告的作用。
参考文献:
[1]Bowen,H.(1953)Social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businessman.Harper,New York.
[2]李春涛,宋敏.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创新活动:所有制和CEO激励的作用[J].经济研究,2010(5):55-67.
[3]温军,冯根福.异质机构、企业性质和自主创新[J].经济研究,2012(3):53-64.
[4]陈海声,卢丹.研发投入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研究[J].软科学,2011(2):20-23.
[5]陈智,徐广成.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影响因素研究[J].软科学,2011(4):106-116.
作者单位:(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