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领域中的中国非政府组织
2016-11-26张丽君
张丽君
气候变化领域中的中国非政府组织
张丽君
随着国际政治中外交主体多元化与外交对象社会化倾向的形成和全球气候治理模式从以国家为中心向多元中心的转变,如何提升气候变化领域的公共外交也成为各国政府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中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公共外交维度日益明显,非政府组织在中国目前的气候公共外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中国气候公共外交未来的发展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
气候变化问题进入中国公共外交议程
气候变化最初只是一个仅在科学家圈子里讨论的环境问题,然而,由于气候变化问题的全球性往往会对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切身利益产生不同程度的深刻影响,所以在短短几十年间,气候变化就从科学问题演化成了世界舆论强烈关注的国际政治问题。随着气候变化问题国际政治化程度的加深,气候变化问题在国际政治中的两个外交维度也日益清晰:一是政府间外交的维度,气候变化问题包含着错综复杂的国家利益,涉及到全球既有财富、资源和权力的重新分配,也关系到各国未来能源发展和经济竞争力,对国际贸易和技术市场的占领和在未来国际格局中的地位,于是围绕气候变化问题的政府间外交博弈不断上演,气候外交成为国家间争夺气候利益和分配气候权力的过程;二是公共外交的维度,气候变化涉及全球公益,日益紧迫的全球气候安全引起了政府间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全球媒体、企业、跨国公司,甚至个人的强烈关注,他们从不同的方向对各国政府施加压力,警示气候变化的严重性和气候治理的紧迫性,提出进行全球气候治理的要求,由是气候外交也成为一个国际力量之间通过一定的渠道或媒介就气候变化问题进行沟通与交流以达成共识的过程。
对于中国而言,自1990年国际气候变化谈判进程正式启动以来就进行了全程参与,中国的气候变化立场和主张吸引了国际社会空前的关注,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角色和表现备受国际社会瞩目。但2009年以前中国气候外交的主要维度是政府间外交,中国有意识地开展气候公共外交始于2009年。在哥本哈根会议上,中国认识到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谈判中提高政府间外交能力和谈判技巧,通过政府间外交设定谈判议题、控制谈判议程,增强中国对国际气候制度的形成、发展和未来走向的影响力固然重要,但与国际社会就气候变化问题进行交流与沟通,取得国际社会对中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内政外交的理解与支持同样意义重大。
于是中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公共外交行动变得十分明显:一方面是政府的努力,中国政府首次设立了新闻与交流中心,全面介绍中国政府各部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行动、努力和取得的成效以及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立场,与此同时,政府首脑、外交部门、经济部门、商业部门、能源部门、环保部门就中国的气候变化内政外交举办新闻发布会、发布减排研究报告和白皮书,维护发展中国家在气候变化领域的整体利益,对误解中国和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舆论做出回应。另一方面是中国媒体、社会组织、企业对气候外交的积极参与。中国40余家新闻媒体的近百名记者、100多名企业界人士和20多个民间组织的100名左右的代表活跃于会场,初步形成了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气候外交的格局。此后,中国政府不断强化气候公共外交,鼓励民间组织、媒体、学术机构、企业参与气候公共外交,不但改进了对中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主张和立场的叙述方式,而且拓展了气候公共外交的手段,除了举行记者招待会、发布环境保护研究报告外,还增加了在气候变化大会上举行“中国角”、设立中国气候形象大使、资助气候治理学术项目、进行气候治理学术交流、推行气候变化援助战略等方式。在丰富多彩的中国气候公共外交活动中,中国非政府组织始终是亮点之一,在中国气候公共外交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非政府组织的主要活动及功能
非政府组织是中国气候公共外交的重要参与主体。早在200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召开之前,中国公民社会组织就共同发起“中国公民社会应对气候变化项目”,随后又派代表参加巴厘岛会议成为中国民间参与气候公共外交的重要标志。哥本哈根会议以来,中国非政府组织通过多种途径参与了中国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公共外交活动,不仅派代表参加重大国际气候变化会议,而且在国外独立开展国际项目,推动环境、气候变化、清洁能源等议题的国际合作,促进中国其他国家非政府组织之间的气候变化人文交流。
首先,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和其他多边气候变化会议、伙伴关系对话会以及相关边会活动是中国非政府组织参与气候公共外交最主要的活动。2009年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的不仅有受邀的具有官方性质的非政府组织“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前外交官联谊会”,而且还有“山水自然保护中心”“自然之友”等十多个国内草根环保组织。此后,一些中国非政府组织坚持出现在国际多边气候变化会议的会场上,例如“中国青年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网络(CYCAN)”参加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历次会议(COP13—COP21)、201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里约峰会,还在会议前后推出引人注目的品牌项目:全国百校大学生节能联合宣传行动、中国青年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日、“绿由心生”倡导活动、绿色奥运志愿者、青年气候大使、中国青年可持续发展计划、高校低碳节能建设、中美青年可持续发展论坛等促进中外青年、社会组织就气候变化问题的沟通和交流。除了“中国青年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网络”,其他中国民间组织,如“自然之友”“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北京地球村”“绿家园志愿者”也常常出现在重大国际气候变化会议场合进行倡议和宣传活动,展现了中国民间环保意愿和环保行动,丰富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气候治理现实情况的认识,促进了联合国、国际非政府组织和公益机构对中国国情的了解和对中国气候变化内政外交的善意理解。
其次,中国非政府组织对气候公共外交的参与不仅体现在国际气候谈判或多边气候会议的会场上,而且还体现在推动环境、能源等议题的国际气候合作中,特别是南南气候合作中。如全球环境研究所,已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其项目分布在东南亚和南亚地区,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能源与气候变化、投资贸易与环境及能力建设等领域,其中最为著名的项目是斯里兰卡沼气修建培训项目和老挝中国可持续土地和自然资源管理合作中心项目,通过这两个项目,全球环境研究所将中国气候治理的经验和技术传授给了斯里兰卡和老挝,授人以渔和融入当地社区的工作方式不仅使当地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也使当地政府和公众对中国产生了好感,树立了中国在气候变化领域“负责任国家”的良好形象。
此外,促进与其他国家在气候变化领域的人文交流也是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常见公共外交活动。如“自然之友”与韩国环境运动共同举办的中韩“荒漠化防治与公众参与”活动,“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与“美国环保协会”进行的气候变化对话活动,与小岛屿国家就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进行的交流活动等。非政府组织的这些气候变化领域的人文交流活动,尽管很难在短时期内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从长期来看,对于加深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民众与民众之间的相互沟通和相互理解,对于增进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信任与合作,促进中国的国际气候合作与气候治理都有“润物细无声”的功效。
未来发展应以能力为本
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国气候公共外交取得了有目共睹的进步,中国气候变化的主张和立场在国际社会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肯定和赞扬,但中国的气候外交依然面临巨大压力。在未来的气候公共外交中,中国依然需要非政府组织在重大国际场合以民间的形式讲述中国的气候政策与行动,传播中国的国际气候合作和全球气候治理理念,促进中国与世界在气候变化领域的人文交流,但更需要非政府组织推动气候变化南南合作。从2014年利马气候大会和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上中国政府的观点和承诺来看,气候援助将成为中国未来气候公共外交的一项重大举措,这对于非政府组织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2014年利马气候大会后,中国政府多次强调中国是个气候适应性脆弱的国家,对其他发展中国家遭受的气候变化不利影响感同身受,中国要认真落实气候变化领域南南合作政策承诺,启动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不但向小岛屿国家、欠发达国家、最不发达国家和地区以及非洲国家提供用于应对和缓解气候变化的资金、物资支持,帮助其培训人员,进行能力建设,设计符合其本土发展特点的解决方案,而且为遭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发展中国家提供节能和可再生能源产品技术、建立天气预报预警系统和天气预报站台,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推广农业抗旱节水技术、森林可持续经营技术、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海平面上升监测技术等适应技术,以及协助建设适应气候变化基础设施项目。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中国政府又宣布将在发展中国家启动开展10个低碳示范区,100个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项目及1000个应对气候变化培训名额的合作项目,继续推进清洁能源、防灾减灾、生态保护、气候适应型农业、低碳智慧型城市建设等领域的国际合作。这些都为非政府组织今后在气候变化领域参与更多的公共外交活动提供了更多的机遇。
大量国际非政府组织的经验表明,非政府组织参与政府海外援助,在与受援助国国民的日常接触中寻求认同,关注民生,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能起到更好的援助效果,非政府组织承担政府对外发展援助已经成为主要发达国家树立负责任国家形象的重要手段。而本土非政府组织“全球环境研究所”在东南亚、南亚地区的气候援助实践也证明通过非政府组织进行南南气候合作的优势,如果能有更多像“全球环境研究所”一样的民间政府组织,能将中国的南南气候合作从进一步拓展到小岛国、非洲联盟、最不发达国家进行农村沼气改造工程、污水处理、太阳能利用、风电等涉及气候变化领域的项目,可以以细节体现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行动中的身体力行和国际援助精神,会为中国的气候公共外交加分。
然而,对于中国非政府组织来说,参与中国南南气候合作和气候援助行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解振华曾将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合作概括为四个方面:结合有关发展中国家的需求提供实物支持、做好培训交流和人力资源建设、建立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和开展气候变化领域的知识共享、技术转让和人才流通。可以看出,中国气候公共外交中操作层面的任务和技术层面的任务在增加,未来涉及到任务可能是机器设备援助、仪器设备捐助、技术示范、技术合作、专家培训、资源调查、援建科研机构、联合研究等等。但是目前参与中国气候外交的非政府组织大多只是将组织目标限定在国际场合进行倡议和宣传,或与国际社会在气候变化领域进行人文交流,在气候变化领域进行技术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和经验非常有限。
在未来,如何提升非政府组织参与中国气候公共外交的能力是非政府组织和政府都需要思考的问题。非政府组织应该考虑如何将自己的未来发展与国家的气候外交战略结合起来,而政府则需要考虑如何创新非政府组织发展的社会政策和体制环境,提高非政府组织合法性,突破资源瓶颈;如何改革非政府组织参与气候外交的外交体制,拓展非政府组织参与气候外交事务的范围和层次;如何为非政府组织与企业、气候问题科研机构、学界、媒体的合作搭建平台,提高非政府组织参与气候援助、国际环保技术合作、气候人文交流和气候传播的能力。
张丽君: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