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蒙俄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深化合作的现状与前景
2016-11-25于洪君
于洪君
一、中蒙俄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为相互拓展务实合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冷战结束20多年来,和平与发展作为时代主题始终没有改变。争取持久和平与稳定,谋求共同发展与繁荣,至今仍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基本诉求。但近些年来,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特点显得格外突出。世界多极化变数增多,经济全球化遭遇挫折,反全球化运动逆势来袭,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沉渣泛起,美国等西方国家内顾倾向上升,发展中国家的南南合作停滞不前。2008年爆发于欧洲的金融危机阴影长存,世界经济整体复苏的动力严重不足,国家间相互合作共同发展的意愿明显降低。正是在这种形势下,习近平主席审时度势,发出了中国愿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这一倡议提出后,立即得到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和整个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国际社会普遍认识到,“一带一路”倡议是在世界经济长期低迷的特殊情势下,中国为提振世界各国合作发展信心、激发合作动力、革新合作模式、实现共同进步与繁荣而做出的伟大创举,因而热烈响应并踊跃参与,其中包括中国北方的两个重要邻国蒙古和俄罗斯。
蒙古和俄罗斯之所以很快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中来,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之所以能与俄罗斯的“欧亚经济联盟”计划、“欧亚大铁路”计划以及蒙古的“草原之路”计划迅速对接,进而形成中蒙俄经济走廊计划,主要是因为三国关系目前已处于历史最好水平。中蒙俄三国领导人近年来频繁互访,三国间的政治互信已经达到很高水平。中俄之间以及中蒙之间均已建立了稳固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俄边界、中蒙边界以及蒙俄边界,都已成为和平友好与合作的边界。三方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的沟通协调与合作亦比较顺畅。所有这一切,为中蒙俄三国全面开展“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务实合作提供了坚实保障,这也是中蒙俄三国经济走廊项目能够顺利启动和推进的政治前提。经过中蒙俄三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中蒙俄经济走廊项目必将成为“一带一路”项下六大走廊建设中的标杆性工程,中蒙俄不断拓展和深化的互利合作与共赢模式必将为整个“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提供良好的示范作用。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这一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中,中蒙俄三国只能领先而绝对不会落后于他人!
二、中蒙俄三国务实合作成果显著,未来合作既有很多机遇也面临不少问题
中蒙俄三国是山水相连的重要邻居和伙伴,人民之间的友好交往源远流长。由于三国资源秉赋不同,发展模式不同,经济上的互求性和互补性长期存在,发展利益共同点与互利合作契合点与日俱增。冷战结束20多年来,中俄、中蒙以及俄蒙之间在经贸、投资、金融、科技、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中已积累了许多合作成果。三国在人文领域中的往来与合作亦十分密切,并且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中俄两国两年前贸易额最高时曾经接近1000亿美元,科技合作势头良好,能源合作厚积薄发,金融合作持续推进。120多友好城市关系,在增进两国传统友谊、扩大双方务实合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长江中上游地区与俄罗斯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分别建立的地方合作机制,为中俄两国进一步挖掘互利合作潜力、扩大合作领域展示了广阔前景。中国1999年即已成为蒙古的最大贸易伙伴,两国贸易额年增幅度曾连续多年超过20%。截止2016年底,中蒙两国贸易额已超过70亿美元,中国在蒙企业已达5700多家,各类中资企业对蒙投资接近40亿美元。蒙古90%以上的商品出口到了中国,中国的天津港成了蒙古重要的甚至可以说是唯一的出海口。
由于日益紧密的经济联系和不断拓展的合作领域,中蒙俄三国领导人每次会见都要讨论相互间的互利合作或是务实合作问题。2013年春,蒙古总统倡议中蒙俄三国元首形成会晤机制,以便更好地推进相互合作,得到中俄两国的支持和响应,中蒙俄三国元首会晤机制目前运行得非常好,每次会晤都会形成拓展和深化务实合作的新共识,产生新文件。今年6月中蒙俄三国元首在塔什干签署的《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规划纲要》,就是一份意义重大而深远并且很有代表性的文件。根据这份纲要以及中国方面其他相关文件,日前,首个中蒙俄跨境经济合作区,即“二连浩特—扎门乌德”中方一侧正式开工。蒙古方面也已经开始招商引资工作。“二连浩特—所门乌德”跨境经济区是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中的重点项目,该项目如期开工,其影响不言而喻。
以上数据和事实,说明中蒙俄三国务实合作的基础是扎实的,成果是显著的,合作的需求和意愿是真实而强烈的。但与此同时,我们还必须看到,中蒙俄三国的务实合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两点:一是受国际能源价格、原材料和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降等因素影响,中俄、中蒙贸易额急剧下滑。中俄贸易额去年只有680亿美元,距离中俄两国元首公开宣布的2020年达到2000亿美元的目标相距甚远。中蒙贸易额距离两国元首宣布的到2020年达到100亿美元的目标,也有很大差距,必须尽最大努力予以解决;二是三国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中的合作行为不力,有些协议迟迟不能落实,有些项目延宕时间太久。譬如,中俄两国20多年前就反复讨论过共建黑河大桥计划,但至今仍停留在可行性研究和初期论证阶段。双方商定共同建设的同江大桥,中方早已完工,俄罗斯毫无声响。双方有关部门应认真研究解决此问题,努力挖掘中蒙俄三国互利合作的潜能,以满足三方共同发展的需要和需求,跟上“一带一路”建设全球推进的整体步伐和节奏。
三、做好政策沟通和民心相通工作,充分发挥智库的独特作用和影响
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因国情不同,民意不同,发展的理念和思想常常迥然有别,对外合作的方式方法也大相径庭。国际上丰富多彩的合作经验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3年多来的实践反复证明,由于认知差异和利益观有区,许许多多本质上属于平等互利、目的在于合作共赢的好项目、大项目,也有可能遭到误解和抵制。尽管这些项目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惠及双方,福佑子孙后代,有时也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干扰和阻力,陷入半途而废或被迫搁置的困境。因此,中国领导人倡导“一带一路”时,明确主张各国要秉承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中国有关部门联合发表的白皮书,也把“政策沟通”作为“一带一路”核心内容中的第一考量,置于非常突出的地位,确认加强政策沟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保障,主张在建设“一带一路”时,要加强政府间合作,积极构建多层次政府间宏观政策交流机制,深化利益融合,促进政治互信,等等。此外,中国方面还充分认识到并明确指出,“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主张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时,必须传承丝绸之路友好合作精神,广泛开展文化交流、学术往来、人才交流合作、媒体合作、青年和妇女交往、志愿者服务,等等,厚植“一带一路”建设的民意基础。总而言之,做好“一带一路”建设,必须长期坚持以“政策沟通”为先导、以“民意相通”为基础的工作思路。
中蒙俄三国在开展务实合作、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自然也会遇到上述问题,因此也必须高度重视“政策沟通”和“民心相通”问题。做“政策沟通”与“民心相通”工作,不仅是中蒙俄三国政府的事,不仅是三国领导人和政治家的事,同时也是三国全社会的事,是所有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企业的事,也是智库或学术机构、学术团体的事。因此,我建议,中蒙俄三国智库联盟要自始至终地密切跟踪“一带一路”建设、特别是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发展进程。要通过我们所提供的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使中蒙俄三国政府有关部门、涉及“一带一路”项目的地方政权、特别是当地媒体和各界民众,充分认识和了解经济走廊建设和其他合作项目的现实意义与未来前景。要通过我们在共同研究中得出的结论和判断,使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各类企业和各方力量,更加深透地理解利益兼顾、义利兼顾,即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兼顾、自身利益与伙伴利益兼顾、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兼顾的深刻道理,使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高开高走,凯歌行进,使中蒙俄三国全方位高水平的务实合作,永远成为毗邻居国家互利共赢的典范,使中蒙俄三国人民在打造发展共同体、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安全共同体乃至命运共同体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本文系作者在中蒙俄智库国际论坛2016上的主旨演讲。
(作者系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委员、内蒙古自治区中俄蒙合作研究院荣誉院长)
责任编辑:张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