锌与氯化铁溶液反应的再探究及思考
2016-11-25蒋红年李惠勇
蒋红年 李惠勇
摘要:锌与氯化铁溶液的反应,不同文献中的结论不尽相同,为搞清楚该反应的实质,借助数字化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重新进行了实验探究。为确定反应过程生成沉淀的原因,对反应前后溶液的pH进行了测定。通过探究得出,该反应是分为两个阶段完成的,并从理论上对此反应机理作了解释。
关键词:锌粉;氯化铁溶液;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反应历程
文章编号:1005–6629(2016)10–0042–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1 背景
锌与氯化铁溶液的反应一直以来都有许多人在探究,但是得出的结论却不尽相同。潘明忠老师[1]认为只要锌粉足量就会有单质铁生成;刘映进、柳兆华老师[2]认为该反应一开始就有氢气生成,但即使锌粉过量也没有单质铁生成。同时该反应还是考试的热点,如2014年安徽省高考卷的第8题:
该题的答案就是D,也就是认为Fe3+溶液和足量的Zn反应可以全部生成铁。笔者借助于数字化传感器对该实验再次进行了探究。
2 实验步骤
在以往的探究中,对该反应有无氢气生成采用的判断标准是有无气泡,若有气泡产生则有氢气生成,反之则没有。用这种方法精确度较差,若产生氢气的量较少或速率较慢则无法判断,而压力传感器则可以精确地捕捉到这种细微变化,所以本实验引入了压力传感器;锌与氯化铁溶液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升高也会使压力增大,在实验过程中同时测量温度和压力的实时变化并借助气体状态方程,则可以判断出压力的变化是由温度升高所致还是由产生氢气所致。
实验方案克服了以往实验精度较差、判断标准较为粗糙主观的缺点,精确地判断出该反应分为两个阶段,并通过测定反应前后的pH,从沉淀溶解平衡的角度,通过计算解释了Fe3+浓度较大时不沉淀、浓度较小时却沉淀的原因。
依据以上思路,设计实验步骤如下:
(1)配置500mL 1 mol/L的FeCl3水溶液,并用pH传感器测定其pH约为0.70(见图1),测得实验室温度约为:4.5℃。
(2)将所配的氯化铁溶液全部倒入一个双颈烧瓶中,依据方程式:“3Zn+2FeCl3=2Fe+3ZnCl2”,可知锌粉与氯化铁按物质的量之比为3:2的比例进行反应,当FeCl3为0.5mol时,所需锌粉为0.75mol,实验时加入1mol锌粉即65g,以保证锌粉足量、使氯化铁完全反应。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
立即用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测量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和压强变化,并测量反应进行2000s后溶液的pH。数据如下:最高温度30.1℃,最高压强108.8kPa,反应后溶液的pH约为4.95。
(3)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以溶解过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晾干,用磁铁吸引滤渣,验证是否有单质铁生成。
3 实验过程的现象描述及解释
3.1 第一阶段现象及理论分析
前期实验时,发现反应开始后,溶液温度迅速上升,但是看不到气泡。为了搞清楚:①这是因为完全没有氢气产生呢?还是速率较慢产生氢气的量较少看不出来呢?于是使用了压力传感器,结果发现压强有稍许增大,同时温度也升高了;②压强增大是因为产生了氢气的缘故呢?还是温度升高的缘故呢?于是增加了温度传感器,同时测定温度和压强的变化。根据实验数据,可以通过气体状态方程进行推算:
反应后溶液变为浅绿色,取反应后的上层清液向其中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高锰酸钾溶液迅速褪色,进一步证明了Fe2+的存在,发生的反应为2Fe3++Zn=2Fe2++Zn2+,反应过程中,观察到瓶底产生红褐色絮状沉淀,说明有Fe(OH)3生成。
所以此阶段发生的反应有:
该阶段既然有FeCl3被消耗,其浓度就会减小,对反应①来说其平衡就会逆向移动,产生的Fe(OH)3浓度就会降低,为什么Fe(OH)3浓度较大的时候不沉淀、浓度较小时出现沉淀呢?为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可用沉淀溶解平衡常数进行分析,为此在实验前后我们使用pH传感器分别测定溶液的pH,反应前溶液的pH为0.70(见图1),反应后溶液的pH为4.95(见图4)。
已知常温下Ksp[Fe(OH)3]=2.6×10-39,刚开始时pH=0.70,此时若要使Fe3+沉淀下来,其最小浓度为c(Fe3+)=Ksp[Fe(OH)3]/c3(OH-)=2.6×100.9=20.65 mol/L,所以此时无Fe(OH)3沉淀;反应后pH=4.95,此时若要使Fe3+沉淀下来,其最小浓度为c(Fe3+)= Ksp[Fe(OH)3]/c3(OH-)=2.6×10-11.9 mol/L,所以此时有Fe(OH)3沉淀。
为什么反应后pH会增大呢?刚开始时反应①的进行程度较大,所以FeCl3溶液的酸性较强,加入锌粉后氯化铁逐渐被消耗浓度减小,使得反应①逆向移动,所以酸性减弱pH增大,此时Fe3+才可以沉淀下来,这也说明该阶段加入鋅粉后,锌粉主要和氯化铁反应。
3.2 第二阶段现象及理论分析
15min后溶液中产生大量气泡,用试管收集后放在酒精灯火焰上有爆鸣声,证明是氢气。
由于我们比较三价铁与氢离子的还原顺序,虽然锌离子不处在标态,但我们忽略此影响,因其不对还原顺序产生影响。
由此可得,K1、K2均較大,理论上两个反应均可以进行得非常完全,但由于E1>E2,应先进行三价铁的还原,所以刚开始时没有氢气生成,随着反应的进行,Fe3+浓度逐渐减小,氧化性逐渐减弱,最终会进行反应2H++Zn=Zn2++H2。所以开始时没有氢气产生,一段时间后才产生氢气。
4 结论及反思
4.1 锌与氯化铁的反应是比较复杂的,存在多个反应且反应是分先后阶段的
4.2 在水溶液中,在锌粉过量时可以从氯化铁中置换出铁,但只是少量单质铁
在特定的条件下,倒是可以制出大量单质铁。如季晓亮、王锦化老师[3]在微波辐射下制出大量单质铁;杨珂、刘晓燕老师[4]在乙醚溶液中制出了单质铁。
4.3 反思
反观上述高考题,在水溶液中Fe2(SO4)3既要水解又要和锌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一定不可能全部转化成单质铁,所以即使得到单质铁也一定会小于11.2g。随着化学科学的发展,理论化学的研究取得了惊人的发展,但是理论推导和数学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仍然需要用实验来验证。
对相同物质间的反应为什么会有如此多不同的结论呢?首先是因为化学反应的发生受到许多条件的影响,如温度、压强、浓度、紫外线和酸碱度等,当条件改变时有可能发生不同的反应;其次与研究的手段有关,比如本文所述实验使用压力传感器才观测到压强的实时变化过程;再次,与研究者的心态有关,或许只做了一次实验,或许缺乏深入的思考,就急于成文发表。笔者在本研究中就曾出现过类似情况,第一次实验时用磁铁没有检测出铁,认为该反应不会有铁生成并已成文,好在后来多次重复实验中都得到了铁,即该实验中只要锌粉足量就一定会有铁生成,但只是少量单质铁。
参考文献:
[1]潘明忠.锌和三氯化铁溶液的反应[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0,(8~9):82~83.
[2]刘映进,柳兆华.锌和FeCl3溶液反应有无单质铁析出[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1985,(1):4~6.
[3]季晓亮,王锦化.微波辐射条件下锌与氯化铁溶液反应的研究[J].化学教育,2009,(11):65~68.
[4]杨珂,刘晓燕 .锌与氯化铁溶液反应的新研究[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1):421~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