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课给谁上
2016-11-25周伟峰
周伟峰
近年来,在下乡调研的过程中,我发现,日常的历史课堂教学给人的感觉是:要么花枝招展,要么死气沉沉。我通过与一线教师探讨、交流可知,在课程改革的理念指导下和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冲击下,老师们也弄不懂自己的课到底该怎么上。
课堂教学应该是规范的、严谨的、科学的、有效的,教师必须树立起为教学对象服务的意识,而不能单单将其作为展示个人才华的舞台。为此,基于打造实效课堂这一基本理念,结合对本地区、本学科课堂教学现状的思考,个人将课堂教学流程划分为七个环节,目的是通过教学环节的规范,逐渐引导教师转变教学观念,由此激发教师自身的潜能,打造具有个人特色的课堂,力求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学科的实效课堂之路。
第一个环节——导入。在新授课之初,导入新课是常规环节,且形式多种多样,但个人的观点是,历史学科的导入环节有两种方式比较有实效:
1.复习导入法。即教师根据要学的新知识,引导学生提炼相关的旧知识,再逐步联系到要学习的新知识。这样做,既能将已有知识与预授新知“无缝对接”,避免了开门见山上新课的枯燥乏味,又能通过复习旧知识,将历史知识纵横联系,形成线索,构建知识体系。要强调的是,复习导入不是单纯复习上节课的旧知识,而是师生根据历史的时序性,提炼与预授课紧密相连的知识点来实施。
2.解析课题导入法。即对新授课的标题进行逐字、逐词的剖析,从而引导学生进入新授课。历史教材中每一课的课题都是这一课的“眼”,高度概括了本课的主要内容,将其解析清楚了,这节课的大致脉络也就基本呈现在学生眼前了,然后再给学生布置自主学习任务或老师再进行课堂教学就有了“抓手”、有了方向。
第二个环节——读教材。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知识,而学生自主学习的工具和要学习的基础知识就在教材之中,那么教学的核心就应该是教材,所以先熟悉教材再进行台阶式教学才会最有效。
然而,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担心一课时完不成教学任务,所以上课就开讲,根本不给学生读教材的时间;还有的教师是要讲哪部分内容了就让学生读哪部分内容,这都是违背历史学科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的做法。从老师们的角度出发,这里存在着很多现实问题,最主要的问题是:时间在哪儿呢?根据课程设置要求,历史课是每周每班两课时,平日里只有按部就班地一节课一课时地进行教学,不敢擅自调整,如果再有其他突发事情,一学期内就很难完成教学任务了,没有多余的课节来预习,所以学生熟悉教材的时间就忽略了,甚至就免了;把历史学科预习任务布置到课下吧,又由于学科特点等各种现实因素,也基本上是不可能实现的事。
到底怎么办?——只有在课上熟悉教材。这就需要教师转变观念,调整课堂教学结构,同时还要有在有限的时间内上完课的信心。正确的思路应该是:首先在导入的基础上布置自主学习任务,然后通过整体读书来完成这一任务,之后汇报学习成果,这样一来学生既熟悉了教材,又自主梳理了历史基础知识,还能帮助老师转变课堂角色,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当然,读教材任务要有针对性,不能泛泛地布置;读书时间要充分,不能走形式。
第三个环节——主干知识梳理。这一环节是在第二个环节完成后进行的,通过学生自主学习的汇报,梳理本课的基本知识点。同时,教师要在板书上书写相关知识点——关键词,基本知识都梳理完毕后,再利用大括号、表格等形式完善板书,争取在黑板上形成知识导学图,构建起知识体系。汇报和梳理知识点、构建知识体系时,一定要按照历史的时序性进行,让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历史基本发展线索。
第四个环节——问题引领解决重难点。这个环节是在初步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是一节课容易产生高潮的环节,基本教学方法是根据教师预设的问题和课堂生成的问题,通过合作探究、互动交流、分层讲解等形式理解重点问题、解决疑难问题。这一环节要随着第三个环节的不断深入适时进行,也就是梳理基础知识时,涉及了预设的探究题就直接拿过来解决。而要在第二个环节全部进行之后再去补探究题的话,就显得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不紧密,知识的深化与拓展失去依据,课堂教学不顺畅,也不符合学生的思维方式。
第五个环节——连点成线,形成体系。《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设计思路中提到:“‘点是具体、生动的史实;‘线是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通过‘点与‘点之间的联系来理解‘线,使学生在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所以,在每节课将预设的教学环节完成后,老师们要引导学生以板书上的关键词或图示等形式为线索,回归教材,串联知识点,将这些零散的知识点通过其中的内在联系串起来,梳理出一条历史发展线索,形成体系,进一步理解和巩固这部分史实。如果每节课都这样坚持下去的话,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会有很大的提高。个人认为,这一环节若通过课堂教学的长期训练,养成习惯,最终达到大部分学生能够复述所学内容就是最理想的了。
第六个环节——课堂检测。这里要说的检测,实质是课堂教学的终结性评价。虽然日常教学中检测方式方法多种多样,但是老师们最常用的就是习题检测法,而要使习题的检测效果达到实效,甚至高效,习题的选择就必须要有针对性、训练要有目的性、反馈要有实效性。教师要结合本课所学知识,在学生已有的练习册上、历届中考题中或其他习题中精选检测题,题型以选择题和材料题为主,内容以本课的重难点、易错易混的知识点为主,以5个左右选择题、1个材料题为宜;如果时间允许的话,最好是让学生自己完成习题;老师要组织学生对习题答案进行反馈,并且在反馈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答题技巧的指导和训练,对于有难度的习题,老师要明确讲解,让检测真正发挥其巩固、反馈之功效。课堂检测一定要当堂清,这就需要老师精设习题、合理分配教学时间。
第七个环节——巩固记忆。在很多公开课上或竞赛课上,很多老师都规避巩固记忆的环节,怕是不符合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要求,其实是大可不必的,课堂上不及时夯实基础知识,学生很难将繁杂的历史知识记住,课堂教学必然只是流于形式。历史学科的特点所致,要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实效,要想让学生能学好历史、自如运用历史知识,就必须有记忆的实际环节。所以,老师们每节课都要给学生预留出3~5分钟时间巩固记忆,形式和方法要多种多样,目的是激发学生兴趣,避免枯燥乏味,流于形式,而教师也要参与其中,起到督促的作用,避免缺少监督导致时间白白浪费。如果还有时间,老师应进行反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