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梦碎清华,最终找回自己

2016-11-25徐钦

大学生 2016年19期
关键词:传播学考研清华

徐钦

玻利维亚建筑师马马尼在家乡埃尔阿尔托完成了60多个项目,他设计的房子以妖艳、杀马特的风格体现印加人的自豪感。

伊东丰雄获2012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金狮奖的作品,是为日本海啸灾民设计的住宅。但仅建造一个,当地人愤怒地形容它“可耻”。

骑着单车,驰骋在金秋九月北京的蓝天下。开学了,我的大学又迎来了新生。看到一张张稚嫩的面孔、一个个活泼的身影才蓦然发现,自己研二了,而距离我最初开始考研也已过去三年多的时间。我在考研这条曲折的道路上,一路纠结、一路迷失,但最终找回了自己。回首这三年多的光阴,感慨万千。

考研路上,迟疑不定的心态让我走了很多弯路。虽然最后依然梦碎清华,但我还是来了北京,进了不错的大学,读了我喜欢的专业。我不再把清华情结当做自己的执念,而是保持平和的心态、向上的姿势,更加努力地前行。

转到喜欢的专业去

2010年高考,因几分之差我与北京外国语大学失之交臂,学校、学业均被调剂,我进入了青岛一所省属重点大学,学了众人艳羡、号称就业率极高的经济系。可一向爱好语言文字的我并不喜欢。

在大家脱离了高中苦海后疯狂K歌、打游戏、通宵上网的时候,我却在教室复习功课,准备转专业。宿舍、食堂、教室三点一线的生活并没有让我感到枯燥,因为那颗迫切想转专业的心一直牵引着我,让我不要轻言放弃。

大二开学,凭着全系前10%的专业排名,我申请转入外国语学习梦寐以求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我依然记得去办公室办理转出手续时老师们的不解眼神,有个好心的女老师还把我叫到一边,说我从就业率连年高居榜首的经济系转到英语系就是“放着金山银山不要”,还问我是不是“想不开”。但我无比坚决,铁了心要转走。事后回忆起来,如果考研时也如当年转专业一般心志坚定,或许后来就没有那么多的曲折和懊悔。

虽然大二才开始学习新专业,但我一点儿也不示弱。我并没有觉得这是困难,反而觉得这个挑战令自己无比兴奋并愿意克服。有了学习热情,这让我落下的大一英语课程很快补了回来,大二一年的综合成绩雄霸班级榜首,让很多当初嘲笑我半路出家的同学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转眼到了大三下学期末,因为专业成绩出色,又在当年的驻青英语高校演讲比赛中取得了优秀奖,按成绩,拿到研究生内保名额没有问题,可我并不想接受。三月份,我一个人去了北京,看了高考与我失之交臂的北外,已没有太多遗憾的感觉,又临时决定看看清华。

永远忘不了那个美妙的傍晚,校园格外安静。在图书馆前,我看到了明亮的灯光;在西大操场,我拍下了壮阔的黄昏;在近春园中,我记起了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尽管当时春寒料峭,但我已深深爱上了这个学校,也在心里暗自定下了考研目标。

“多选题”中的迷茫

大三结束的暑假,我正式开始考研复习,因为平日里读了很多的书,逐渐对新闻传播学有了浓厚的兴趣。为了跟自己专业更紧密的结合,我选择了既重视英语能力又考察新闻素养的清华国际新闻专业。

可由于自己想要的太多,低估了前路上的挫折和困难,我复习得并不专注。开始的一星期觉得清华国新要求看的书目太过繁琐,跨考又非易事,于是打算干脆回归英语专业老本行。上网看了中国人民大学英语国家文化研究方向的考研试题,发现与自己的思路相去甚远,还不如清华国新的题目做起来顺手。一个星期的琢磨让我放弃了人大,再次回归到清华。

备考期间我并不安分。一个暑假除了复习考研,我还一时兴起报考了雅思考试并复习了半个月,考完雅思刚想安心,又鬼使神差地担任了三个多星期的国际帆船赛事志愿者。那时候总想给自己的简历添一点儿、再添一点儿“光芒”,也是害怕自己考研不成,还能申请出国,还能投递工作。

直到开学,我还在忙着准备山东省21世纪英语演讲比赛,第六名的成绩让我与全国总决赛擦肩而过,我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从济南回到青岛,已是十月底,看到堆在书桌上一大堆还未来得及看的考研书本,我顿时心灰意冷,竟然选择了放弃,考研连名都没有勇气报……

十一月已是考研复习最火热的阶段,看着室友早出晚归忙着复习,我心里很不是滋味,但我又害怕考不上研自取其辱,还是没有勇气报名。每天在寝室不出门,凌晨失眠呆呆地看着天花板,后悔自己演讲没进全国决赛,更后悔自己没有坚持复习。

浑浑噩噩过了一个月,考研的同学都已进入冲刺阶段,找工作的同学也西装革履地忙着参加招聘会,出国的同学更是陆续收到英美名校offer。这让一事无成的我倍受打击,我的心情失落到了低谷。这时突然想起来,自己有雅思成绩,可以申请国外大学,匆忙中我只申请了一所香港大学,结果被直接退回了报名费,当时特别疑惑,像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也懒得去问,破罐子破摔的我已然麻木,不知何去何从。现在回想起来,我临时起意,材料准备很不充分,被退回报名费并不奇怪。

无奈之下,我开始加入了找工作的大潮,刚开始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随便投递了几所大型企业。纠结成一团麻的我对做任何事都没有了期望,消极情绪一直笼罩着我。万万没想到,很快我就被青岛一家知名国企录取,工作是外派到某个东南亚国家担任商务翻译,工资很诱人,但规定签5年的合同让我很是犹豫。我不知道我能不能一干五年,于是拿到offer后一直拖着这家公司不给答复。我也不敢拒绝,因为我已经错过了考研,错过了出国读书,我不知道如果不去工作还能做什么。

为清华梦再战

毕业之际,父母劝我再考研,不甘心的我在家人的支持下仿佛有了力量,我下定决心再奋斗一次。于是,在公司下达最后通牒签约的那个星期,我放弃了那里的工作。我在学校附近的家属院租了房子,准备认真复习。第一年考研的阴影还在,保险起见,我选择了触手尚可及的北外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方向是美国文化研究。

计划赶不上变化,在2014年的7月14日凌晨,我改变了考北外的计划,重新拾起搁置已久的清华梦。那天是世界杯决赛,第113分钟马里奥格策的一脚绝杀,让我最爱的德国队在时隔24年后又一次捧回了大力神杯。那一夜的我,无眠,清晨穿过寂静的校园去自习室,猛然记起了一年多前的那次清华之行,我决定考研清华国新。

当时我已经看完了报考北外美国研究需读的那本1199页、花了90多块钱打印出来的英语原版历史书The American Pageant,我用一个塑料袋装起这厚厚的一摞A4纸,重新找出了那十几本清华国际新闻的参考书,决定遵从自己的内心,再给自己一次机会,圆自己一个清华梦。

“三跨”考研的疯狂

从英语专业到国际新闻,算是跨专业考研,除了政治和英语两门公共课,便是新闻传播学的两门专业课考试。我是文科出身、学的又是英语专业,于是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专业课的复习上。但即便如此,我还是不敢对公共科目掉以轻心。在最后考试前,我做了3遍肖秀荣政治1000题、5遍近10年的英语真题。

跨专业本就不易,我又选择了跨省市、跨学校、跨专业的“三跨”,而且毕业后再考,压力自然是巨大的。但我其实早已别无选择——第一年考研的最佳时机被我错过了、一个尚好的工作机会也被我放弃了……我真的别无选择了,来回的折腾和纠结浪费了自己太多的时间,我也没有更多的青春可以去挥霍,只能放手一搏。

2015年的考研,出现了几个重大改革,其中对考生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考试时间较往年整整提前了一个星期,考研时间被安排在了年底。紧迫的复习时间对于“三跨”的我无非是雪上加霜,几个月的生活、学习状态如出一辙:早上6点买了早餐到自习室,晚上12点回到出租屋,中间除了上厕所、午睡和吃饭,其他时间几乎都在看书。政治红宝书、英语黄皮书、《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教程》、《全球新闻传播史》、News Reporting and Writing这些重点书目被我翻了一遍又一遍。

拉锯战似的复习让我的身体状况变得特别差,考研现场确认时拍下的照片中那张毫无血色的脸直到今天还印在我的校园一卡通上。速溶咖啡、泡腾片、西瓜霜口腔喷剂成了我书桌抽屉里永远都在的研友。

即便如此,虽然每天都很疲惫,我也不觉得苦。考试的那两天,自觉发挥得很满意,走出考场的那一刻,人几乎都要开心得飞起来。

竟然败在英语上

随后是两个多月漫长的等成绩的过程,说实话,这一番等待,不比复习备考的时候轻松。两个月左右的时间想看书又没有动力,不止一次地做噩梦,过年在家听亲戚长辈的念叨,我保守折磨。成绩出来的那一天,手抖着输错了好几次账号密码,最终查到的分数是:政治69分,英语69分,专业理论121分,专业实务118分,总分377,分数不低,但根据往年的分数线,进面试有点危险。接下来的一个月,我一边认真地复习专业科目,一边焦灼地等待着分数线。

2015年3月9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网站上,硕士入学复试名单和分数线公布——没有我的名字,总分数线381,单科分数线政治60、英语70、两门专业课均要求90。

竟然是败在了英语上!前前后后做了5遍近10年真题的我,背了3本考研单词书的我,练了20多套英语模拟题的我,英语四、六级600多分、雅思7分、英语专八优秀、获得过市级、省级几个英语演讲比赛奖项的我,竟然败在了英语上!难以理解,很难接受。

知道自己无缘清华,我再次消沉了,生活天昏地暗,不吃饭、不喝水、不睡觉、不跟人说话,但两天后我恢复了理智,不再颓废。我开始向前辈请教、和家人诉苦,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夜未眠之后走到海边,向来对家里报喜不报忧的我哭着给父亲打电话让他再给我一年时间,让我再考一次……

那时候我没想到考研调剂会成为我的救命稻草,从未报希望的我随便填了三所接受新闻传播学调剂考生的院校,没想到后来竟然收到了其中综合实力最强的一所学校的复试通知。

几天后,我收拾心情,再次捧起了新闻资料复习,订房订票,来到北京。复试格外顺利,笔试、面试发挥正常,在临离开北京的前一天晚上收到了告知录取的电话,笔试成绩第一、面试成绩第一、总分第一,接电话的那一刻,我正和老朋友逛着传媒大学,激动的我在挂断电话之后给了她一个久久的拥抱。

平静的硕士生活

2015年9月,我进入了我现在就读的大学——北京海淀区一所理工科211院校——学习传播学,正式开启了自己的硕士生涯。从英语专业到国际新闻,从国际新闻再到传播学,两次考研、两次转身,再通过这一年忙碌的学习、生活,我逐渐成为了现在的我。由于自己是跨考,专业基础相对薄弱,跟班上的同学比总觉有些逊色。但是,勤能补拙,研一两个学期的成绩我均保持在了前三。

课余时间,我担任了学院外联部理事、新媒体中心副部长,组织了一次又一次学术活动,还在北京市研究生英语演讲比赛中获得二等奖,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A组中获得特等奖。我开始不满足于在自己英语老本行中获得成绩,于是一头扎进学术的海洋。

我大量阅读传播学书籍,课下帮导师做课题,虚心向师长请教,分析文化传播的案例。在自己的不懈努力下,我的论文《国产电影走出去的跨文化传播困境解析》获得了学校学术文化节论文二等奖,这大大增加了我搞学术的信心。我不满足于眼前的成绩,更加废寝忘食的选课题、读原著、写论文,新学期伊始,我投递的关于电影《荒野猎人》意识形态分析的文章收到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电影文学》的审核通过反馈,这为我以后的学术之路再添一剂强心剂。我下定决心,一定要考取传播学博士,在学术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

反观三年,从青岛到北京,从本科生到硕士生,虽然仍然会为过往的事情略觉遗憾,我渐渐学会了平和与知足。我不后悔当初的决定,我不遗憾曾经的错过,失败和挫折让我成长、成熟。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不会再像过去那样,年少轻狂又踟蹰不已,渴望得太多又不知自己内心最想要的是什么,不能坚守一件事情又总是懊悔不已。

但梦想,还是要有的。孔子曾云:“取乎其上,得乎其中。”我对这句话很有感触。目标可以定的高一些,只要你真正为这个目标努力了,即使最后没有达到,你也能取得不错的成绩。但“这山望着那山高”的纠结心态则会让你半途而废,不能到达梦想的彼岸。

我的清华梦碎了,但我收获了很多。因为在追梦的路途中,我从犹豫不决、患得患失变得心态坦然、知足常乐,我拨开了内心的疑云,看到了最真实的渴望,我依旧在努力,依旧在进步。

责任编辑:孙云帆

猜你喜欢

传播学考研清华
清华十《四时》中一种特殊写法的“中”字
清华简第八册《心是谓中》补说
骑行上清华
考研,我是怎么坚持过来的
工作十二年后,我才去考研
2016央视春晚“咻一咻”的传播学解析
传播学视阈下新一代“四有”革命军人的培养研究
相遇中的“传播”:传播学研究反思
清华,北大,我来啦
大数据的传播学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