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作业:景框中的城市
2016-11-25王晶
黑色代表镜头,透过形状各异的景框,
观者看到了自然与人的融合,
看到了建筑空间的伸缩,
光线、色彩、质感的剧烈变换使窥见的景物巧妙地
在三维与二维间转换,仿若幻境。
这是北京建筑大学建筑学院2015级学生的
创意设计课作业——景框中的城市。
且听建筑系王晶老师点评学生们的佳作。
刚接触建筑专业时,很多同学对城市空间、建筑空间并没有概念。为了让同学们对三维空间有认识,训练他们通过自己的绘图语言,把眼睛里看到、脑海中想到的空间城市呈现出来。我们设计了一次创意作业。
首先,我们请同学们在暑假期间选择一张有家乡特色的城市街景照片进行改绘,然后给每人发了一只尺寸为210*297*160mm的小木盒,要求同学们将照片中的二维建筑转化为三维景观并呈现在小木盒中。
这项作业涉及到对图片中景物的选取,标志建筑物位置的确定以及景深的确定,同学们必须对纷繁的景物进行筛选、提炼。这是一次由繁到简的创作过程。我们允许同学们进行空间主题的再创造,可以加入一些合理的元素来加深作品的空间趣味性,使这个空间小舞台变得更丰富。
其实,建筑学虽然是非常专业的专业,但大一阶段,我们注重对学生审美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这跟很多其他专业对学生的要求是一致的。拿“景框中的城市”这个作业来说,我们要求同学在景框中做一个空间小舞台,其实这跟舞美专业的同学做舞台布置是相通的,比如灯光怎么打,需要用素材烘托什么样的主题。只不过我们更抽象,我们想象的是一个人站在室内透过窗户看室外的环境。这点上,相信对爱摄影的同学在取景方面也必定有启发。
湖心亭
任毅
点评:该作品选取的是北京傍晚某个传统街区里湖心亭的场景,选的视角是从传统园林的景窗向外窥视。这个作品场景的氛围营造得真实到位,他的优点在于:第一,运用了丰富的背景灯光。使得整个场景很有层次感;另外在不同的位置考虑设置不同色彩的背景灯光,使得整个场景再现特别真实。第二,对水面的处理,没有直接去表达,而是通过剪纸和灯光配合设置建筑倒影,这样就间接地把水面的场景给表达出来了,非常巧妙。倒映出来以后整个场景非常有立体感。第三,作者观景框选得好。他选取了有中国传统意味的扇面型景窗,与湖心亭的传统建筑风格相映成趣,其次,整个黑色景窗就一个洞口,舞台内外场景明暗对比突出,很有舞台效果。
佛香阁
王浩宇
点评:该作品取景颐和园佛香阁,作者是全班唯一一个使用单色蓝光源的同学,树木的剪影以枯枝的形式表达,并且创意性的在背景纸片上剪了一个洞,在背景光源的映衬下形成月亮的形状,在背景纸上用针扎了很多小孔形成星空,整个场景要素很简洁,近景清晰,远景朦胧,冬日夜晚清冷的感觉扑面而来。值得一提的是取景框做成栏杆的样子,直接成为舞台场景的一部分,融合得很好,这是一个高分作品。
江南水乡
张文仪
点评:该作品取材江南水乡,描绘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这是我个人比较喜欢的作品之一。其实这个场景进深很大,内容很多,创作难度大。作者控制得很好,作者在真实场景上进行了选择性抽取,按照远近中不同距离划分成不同的层次,并将这些层按照透视规律排列起来。
作者的抽象能力、表达力很好,很多细部都考虑到了,包括近处水面的表达采用了两种创作手法:水波纹和倒影;建筑、桥、数的剪裁艺术性比较高;灯光的设置也很用心,同时考虑了远景效果的营造和水面的反射效果。最后这个观景窗的选择也很巧妙,好似透过船坞的窗户向外观赏,戏剧性很强,仿佛一场精彩的故事即将上演。
老北京胡同一角
杨初蕾
点评:该作品场景选取的是老北京胡同的一角,透过室内漏窗看街上人的活动,生活气息浓厚。场景一点透视把握得很准确,两侧建筑剪影中对于传统建筑经典细部的提取比较到位,瓦片、屋脊、廊子,寥寥几片剪纸就将传统民居的感觉刻画出来。远处场景并没有放松,而是层层递进,尤其是门内部的空间,景深控制得不错。近景刻画非常细致,地面的树枝都刻画出来了,近、中、远人物剪影的设置使得原本没有生命的场景变得鲜活生动。不足之处是背景灯光稍显单薄。
十七孔桥
张钰瞳
点评:该作品取景颐和园,寓意余晖晚照。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对现实的场景进行了抽象,着重突出了落日、残荷、石桥、古亭等要素,通过建筑的漏窗看出去,近景、中景、远景取景得当,重点突出,层次分明,灯光的点缀很好地烘托了夕阳西下的氛围:荷花有时,石桥常在。
责任编辑:刁雅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