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大发:八旬老党员的为民情怀

2016-11-25王远白

当代贵州 2016年35期
关键词:大发水渠村民

王远白

在任之时,全心全意为民谋利;卸任之后,继续发挥余热。“为大伙多办好事、实事,我心里才舒坦。”老党员黄大发如是说。

他曾是一名孤儿,当过长工,住过草窝,尝尽人间疾苦。他积极配合解放军进山剿匪,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命运由此改变。

他历任生产队大队长、村支书。在任45年,勤勤恳恳,带领群众攻坚克难,摆脱贫困。卸任之后,退而不休,继续为建设美好家园发挥余热。

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的81岁高龄老党员黄大发,用一生诠释“为民”二字。

从孤儿到支书

8月25日,天气炎热。

从播州区政府出发,我们在蜿蜒的乡间公路上驱车行驶一个多小时,来到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草王坝。这里属高山峡谷地貌,海拔落差较大,村民居住在半山腰和山顶。

中午时分,白发苍苍的黄大发从山坡上回到家,汗水涔涔。这天上午,81岁高龄的他不顾天气炎热,带着区交通部门的工程师在村里察看地形和地貌。

送走了交通部门的人,黄大发一脸高兴地告诉记者:“区里将投入资金,帮忙把村里毛坯公路扩建,并铺设水泥。”

在团结村生活了一辈子的黄大发,对这里的一草一木充满感情。

“旧社会的生活苦着呢!我是吃“百家饭”长大的。”黄大发对记者说。1935年,他出生在团结村的草王坝,幼年时父母双亡。

1949年解放后,土改分田地,13岁的黄大发有了属于自己的一亩七分土地。他感恩共产党,积极配合解放军进山剿匪。1959年,24岁的黄大发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热心家乡建设的他被推选为草王坝生产队大队长,后来又被推选为村支书。

过去的草王坝,由于缺水,土地石漠化极其严重。全村只有一口望天水井,井里的水是从山脚的石头缝里一点点渗出来的。男女老少不分昼夜排队挑水,一个多小时才能等到一挑水。

由于缺水,村民无法种植水稻,只能种包谷、红苕和洋芋。“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一年四季包谷沙,过年才有米汤喝。”当地流传的这首民谣是草王坝过去的真实写照。

从小吃尽苦头、在村民帮助和党的关怀之下成长起来的村支书黄大发,决心带领群众摆脱贫困,走上致富路。

绝壁凿渠引水来

水!水!水!草王坝村民对水充满了渴望。

上任不久的黄大发,决心大干一场,结束草王坝缺水的历史。在技术和物力极为匮乏的年代,黄大发说干就干,带领群众开挖水渠,要把几公里外的水源引过来:施工中,没有测量仪器,他们就竖起竹竿,两边人用眼睛瞄;缺乏水泥,沟壁直接糊上黄泥巴……

这项工程名噪一时,被命名为“红旗水利”,寓意打造一条遵义的“红旗渠”。然而,水未进村,一场洪水把大伙的劳动成果冲得七零八落。村民并未泄气,此后十余年时间里,不断修修补补,但水就是进不了草王坝。心灰意冷的村民只能放弃修渠,望山兴叹:没人能改变草王坝的命运。

黄大发不相信命运,他坚信总有一天能把水引进村。此后十多年,在做好村务的同时,他四处求教和自学水利技术,遍访水库沟渠工程。不仅如此,1989年,已是63岁的黄大发,依然申请到乡水利站跟班学习。

通过三年学习,1992年春天,黄大发再次动员村民修渠。

村民被他的精神打动,男女老少齐上阵,每天都有200多人的队伍跟着黄大发修渠。施工队负责在前面用油钻机凿石壁打槽,村民在后面跟着填土方,干得热火朝天。

在绝壁上修水渠,异常艰险。“擦耳岩”是修建水渠最艰险的一段,壁立千仞,看着就叫人心惊胆战。黄大发凭着智慧和勇敢,带着乡亲,借助风钻、钢钎、二锤等简单工具,在离地面高近300米的悬崖上开凿出一段长170米的水渠。

为修通沟渠,黄大发不仅付出全部心血,还失去了两个亲人。20多岁的四女儿不幸得了肾炎,黄大发忙着修渠顾不上送她去大医院,女儿在床上躺了几个月就走了;13岁的大孙子突发脑膜炎时,全家人都在工地,等到发现时,已经耽误了抢救时间,孩子不幸离世。

黄大发忍住巨大的悲痛,继续带领村民奋战在修渠工地上。

功夫不负有心人。1995年端午节,一条跨3个村、10余个村民组,主渠长7200米,支渠长2200米的大渠终于竣工。令人称奇的是,这条水渠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

汩汩的清水流到草王坝,不仅解决了草王坝全村群众人畜饮水难题,还可满足稻田灌溉用水,草王坝从此旱涝保收。对这条希望之渠、生命之渠,村民称之为“大发渠”,并称赞这种战天斗地的修渠精神为“大发精神”。

“走,我带你们去看看水渠!”8月25日下午,尽管气温很高,但黄大发执意要带着我们上山去看看这条凝聚了全村人心血与汗水的水渠。

记者在半山腰看到,这条宽40厘米、深50厘米的水渠流淌着汩汩清水。千余米水渠横卧山腰,让人感慨。

村民说,年过八旬的黄大发时时刻刻挂念着这道渠。前不久,一场大雨过后,滑坡的石头泥土阻塞了水渠。为不影响大家用水,他立即向上级部门呼吁,申请维修水渠经费。

经费到位后,他马不停蹄地组织大家上山修渠。考虑到他年事已高,大家劝他不必亲自上渠,但他放心不下,坚持亲自上阵。在他的指挥下,大伙仅用三天就完成了水渠疏通和修补。

凝心聚力再出发

“大发渠”引来水源灌溉稻田,自1996年起,草王坝村民吃上了大米。

地处半山腰的草王坝,人多地少,大米不够吃。有了水渠保障,黄大发又带领群众开展“坡改梯”,很快,稻田从240亩增至720亩。昔日草王坝的荒山荒坡,变成了如今肥沃的良田。

在“大发精神”的鼓舞下,村民们建设美好家园的热情高涨,黄大发的干劲也更足了。为结束村民使用煤油灯的日子,黄大发争取到上级部门支持,在大山里架设了电线,使得村民用上了照明电;为结束草王坝人背马驮的历史,他又牵头组织修建了通村公路,村民出山从此不再困难。

黄大发没上过学,但他知道知识文化的重要性。村里的学校是他一直操心的事,上世纪60年代和90年代,他两次为学校选址和修建组织发动群众,带头献工献料,出钱出力。

2004年,黄大发不再担任村支书。不过,退休的黄大发退而不休,继续发挥余热。比如,村里要做公益事业,他积极支持,并且凭借自己的威望帮助村支“两委”去做村民的思想动员工作。

记者在草王坝采访时,村民纷纷说:要是没有黄大发,大伙现在还在过苦日子。

43岁的徐国树,曾经一贫如洗。水渠建成后,他搞起了养殖业,养着近百只羊,年收入四五万元。通过养殖致富,他不但新修了房子,还培养出了两名大学生。“如果没有这条水渠,一切都无从谈起。”徐国树说。

78岁的徐国太,在1亩多稻田里放养1000余条鱼,目前长势良好,长到一斤多重了。他估算着,今年收入一定不少。“要是以前,水稻都种不成,别说养鱼。”

“在黄大发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最朴实的共产党员应有的优良品质。”播州区委书记黄国宏说,“大发精神”主要体现在心系群众、主动克服困难,多年来初心不变、党性不改等方面,这种精神在全区脱贫攻坚奔小康进程中显得十分珍贵,广大农村最需要的就是这样一种志气与精神。

面对未来,草王坝村民信心满满。“在以前那么艰苦的条件下,我们都没有气馁;如今,我们更要弘扬‘大发精神,把村寨建设得更好。”团结村村主任徐洲介绍,下一步,草王坝将因地制宜发展柚子、李子等水果产业,扩大养羊、养牛、稻田养鱼等养殖业规模。

对话黄大发:

记 者:为民办事50多年,从未退缩,从未气馁,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你?

黄大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要始终履行党员的义务和责任。

记 者:你已81岁高龄,咋不在家享受天伦之乐?

黄大发:我想为大伙多办点好事、实事,这样我心里才会舒坦一些。我年事已高,希望我走之后,将来有更多人继续维护沟渠,造福子孙后代。

猜你喜欢

大发水渠村民
走进苏村,共赏苏村民歌
盏盏路灯照亮村民“幸福路”
我的乐园
非暴力
地球村民们的笑容
最后一次机会
最重的工作
不是我少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