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百姓就认这样的“当家人”

2016-11-25谭仕伦张俊

当代贵州 2016年38期
关键词:一村贵阳市全村

谭仕伦?张俊

贵阳市花溪区麦坪镇杉一村从偏远的贫困村变成在全镇率先实现小康的小康村,从社会治安混乱村变成贵阳市治安模范村,正是村支书曹加明和村支“两委”班子带领村民十几年如一日,“干”出来的结果。

走进贵阳市花溪区麦坪镇杉一村,一排排整齐的鸡舍跃入眼帘,一辆辆超市直销车往来穿梭,养殖大户们正忙着将鸡蛋装箱……经过多年的发展,杉一村从偏远的贫困村变成麦坪镇率先实现小康的小康村,从社会治安混乱村变成贵阳市治安模范村。这一切,正是村支书曹加明和村支“两委”班子带领村民十几年如一日,苦干、实干、巧干出来的良好格局。

临危受命

1997年以前,杉一村工作滞后、干群关系紧张、民事纠纷突出、治安状况差。当时还是杉木小学校长的曹加明应组织需要,勇挑重担,改任杉一村村支部书记。

上任后,为了让村民出门不再踩稀泥路,曹加明多方筹措资金,购买沙子、水泥,带着党员干部和村民一起,将全村的主干道和进户路全部硬化。他白天穿着水胶鞋与村民们一起拌灰浆、挑灰浆,晚上带领村组干部打起手电筒清理路面。为了防止有人车经过损坏刚硬化好的路面,他和妻子在路两头值守,直到深夜才回家休息,使杉一村成为当时麦坪乡第一个村组道路和串户路100%硬化的村。

为了解决村集体经济“空壳”的问题,曹加明平生第一次到银行“求人”,并许下“半年时间还清村里的债务”的承诺。为此,他积极追缴村集体遗失损失费,并带头发展村集体经济。半年后,村集体收入达3万元,摘掉了长期扣在头上的“负债村”帽子,得到了全村党员群众的广泛认可。

创业带富

担任村支书后,曹加明带领杉一村村民先后尝试种植桃树、蘑菇,养鱼养鹅等创业项目,由于受区位限制,这些项目陆续失败。曹加明不断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和总结经验,最终带领全村创业带富。

2003年,为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村民收入,当时的麦坪乡政府引进技术,在杉一村发展大田蘑菇种植。为了解决农户购买菌种困难的问题,曹加明个人贷款5万元,作为购买菌种的资金,交给制菌种方,余下的菌种款待销售蘑菇时扣除。当年大田蘑菇种植面积80余亩,每亩产值均在3000元以上,为村民带来了一定的收入。

2005年,为了解决村级办公经费问题,经村两委商量,决定办一个村集体打砂厂,由于村集体没有资金购买机械设备,曹加明东借西借筹足了钱买回设备,组织村两委干部自己安装,办起了村集体打砂厂,为村集体增加了收入。

2007年,曹加明了解到饲养蛋鸡效益好,立即为村里引进了两家蛋鸡饲养养殖户,带动部分农户养殖蛋鸡。发展至今,全村蛋鸡饲养存栏数达到10万多羽,最高峰时达到16万羽,日产鲜鸡蛋10万枚以上,年总收入达2000万元。同时,为拓宽群众致富渠道,曹加明积极与周边企业对接,开展劳务输出专业技术培训。截至2014年底,杉一村年人均纯收入达1.4万元,高于整个花溪区的平均水平。

关注民生

在杉一村三组,村民周发成外出多年,家中只有不会说话的残疾妻子刘润芝和一个小孩,居住的房屋是上世纪60年代修建的40平方米木架石板房,一下雨就到处漏水,属于危房。为解决该户的居住问题,曹加明向上级部门申请危房改造补助款1万元,并多方筹款补助,拆除危房在原址上建新房,积极参与投工投劳,20多天后建成面积70平方米的砖混新房,解决了刘润芝一家的居住问题。

2000年,在花溪区文明办的支持下,杉一村对供水进行了全面改造,将全村原来的八个集中自来水供水点全部改为自来水进户,覆盖全村,农户安全饮用自来水率达100%。由于当时设计的高位水池容量小,到2010年,高位水池漏水严重,经过2次处漏都不管用,一到下午大部分农户都没有水用。这一问题急需解决,可集体资金比较困难,曹加明只能多方筹集资金新建高位水池,经过一个月的努力,建起了钢混结构的高位水池,解决了村民用水的问题。2015年,村集体出资,对自来水主管网和进户管网进行改造,该工程目前基本完工,确保每户村民用上安全的自来水。

曹加明刚上任时,村民基本没有环保意识,如今的杉一村干净整洁,垃圾都用袋子装好整齐摆在家门边,等待集中处理。这得益于曹加明无论村集体经费多困难,都将环境整治经费纳入每年正常列支项目,并通过积极争取资金项目,使全村“保洁有专人、清运有经费”,同时,不断提升改造污水排放系统、进村公路、进组路、串户路、综合楼周边环境、农村用电以及农业基层设施,使杉一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在全镇率先达标。

杉一村村民常说:“大伙心中都有杆‘称,曹支书来后,自己垫钱给我们修路,家里有困难无论哪个时候找到他都积极帮忙,群众看见他就像找到了‘当家人,农民嘛,就认这个。”

维护稳定

近几年,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杉一村及周边村寨的部分群众迅速富裕起来。为了发展更加稳定,曹加明把维护杉一村社会和谐作为头等大事,采取了“出台一套村规民约、完善一套奖惩机制、设置一台宣传喇叭”的方式,引导村里的党员群众抵御不良风气。

1998年开始,杉一村就全面杜绝了偷盗、斗殴等行为。同时,村支“两委”坚持开展法制宣传和法制教育,十九年来,全村无刑事案件、治安案件发生;各类矛盾纠纷均在村内调解调结,无上访和重大群体事件发生;村内无邪教组织人员,无“黄、赌、毒”人员,群众安居乐业,安全感较高,并于2009年荣获“全国文明村寨”荣誉称号。

在有民事纠纷需要调解时,大部分的村民都要请曹加明参与,因为村民都相信他,一是耐心好,二是讲究方法,三是比较公正。有时矛盾纠纷要经过几次才能调解好;有时为了化解矛盾,需要反复耐心劝解当事人;有时要调解到深夜两三点,才能把矛盾纠纷调解好。当村干部十九年来,曹加明调解纠纷上百件,无一例引发治安刑事案件,也无群众上访。

恪守原则

处事公正、宽容待人,曹加明凭借优秀的工作作风和人格魅力,维护了村支“两委”班子的团结稳定。在重大工作和重大问题上,曹加明不搞“一言堂”,带头执行“三会一课”“三会一评”“四议两公开”等工作制度。

2013年,贵安新区骨干路网建设项目涉及对杉一村的土地征收,曹加明带领村支“两委”成员配合征收部门逐一解决问题,快速完成了征地拆迁工作。好的党风、政风带来了较高的执行力。在曹加明的带领下,杉一村党支部工作能力突出、战斗力强、群众评价高、廉政意识强,多次被评为省、市、区文明村寨,贵州省优秀人民调解委员会,贵阳市治安模范村,贵阳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市、区先进基层党组织。

在村民的心中,曹支书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事情,他能吃苦、干事实在、心地善良,善于帮助别人,只要群众找到,无论大事小事都会尽力帮忙。是群众眼中办事公道、敢讲真话、以理服人的干部。

如今的杉一村,各项工作“干部带头上,党员作后盾,群众作基础”已成为新常态。杉一村有今天,曹加明功不可没,他也先后被评为省、市、区优秀共产党员,花溪区模范村官,被选为贵阳市党代表、花溪区人大代表。

十九年村官路,十九年发展梦。如今的杉一村旧貌换新颜,发展的道路越走越宽,村民的生活也越来越幸福。(责任编辑/哈文丽)

猜你喜欢

一村贵阳市全村
全村唯一收件人
夕阳下的鸟影
山西老年大学到贵阳市开展校际交流
The Role of Teacher , Learner and Material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Beams Up
虚惊一场
最幸福的三个“学生”
那片土地 那座村庄 那个家
抽自家鱼塘救全村1400亩地
我看你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