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转型发展中的择校问题探析
2016-11-25程晋宽
【摘 要】义务教育择校问题由来已久,并伴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择校热”及其带来的各种以权择校、以钱择校等社会不公和腐败现象,严重违背了教育公平,也加剧了社会的不平等。探讨择校问题产生的根源,寻求其求解之道,才能推动义务教育学校的均衡发展。
【关键词】义务教育;择校;均衡发展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7-0052-03
学校转型发展是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教育体系和教育制度的一种整体性变革。学校转型发展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公共组织变革的实践过程,受到理念、政策、体制、历史和文化等许多社会因素和教育发展水平的影响。[1]义务教育择校与均衡发展是当代学校转型发展的一个“囚徒困境”,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在社会转型和学校转型发展的过程中,优质教育资源的相对稀缺、学校非均衡发展的格局与教育机会的显失公平,形成了基于公共选择理论的全球性择校潮流。义务教育“择校热”以及由此带来的乱收费现象愈演愈烈,高昂的择校费用已经成为许多家庭的沉重负担。遏制“择校热”、解决“择校与均衡发展”的学校转型发展问题,已经成为最为棘手的政策难题!教育行政部门也在大力推动义务教育学校的均衡发展,但由于优质学校资源的相对稀缺,广大家长纷纷以“金钱、关系、权力”等方式竞逐优质学校资源,“择校”恶疾难以得到根治,“择校”现象愈演愈烈。
一、义务教育择校现象扫描
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义务教育“择校热”问题成为学校转型发展的顽疾,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现象有愈演愈烈之势。每到新生报名的时候,在一些城市重点中学的门前,千余名家长顶着酷暑排着长队,为的是苦候一个报名的指标,或让孩子能有一个参加考试的机会。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相对不足、教师待遇也不高,因此大量撤并乡村学校和兴建寄宿制学校,造成学校向城镇、城市集中,农村学校出现“空壳化”现象,优质生源大量外流到硬件设施好、师资队伍强的城市重点学校。
1.择校已成为一种普遍教育现象。
择校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也不是一个局部的问题,择校已经成为学校转型发展中的一种普遍教育现象。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择校现象已经从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逐步蔓延到县城和农村地区,而且择校群体不断扩大,影响范围越来越大,不仅有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而且择校风潮已经盛行于幼儿教育和高中教育,有的家长在孩子还在上幼儿园中班就在四处打听各小学的情况。择校有多种途径,一是购买学区房,但购买学区房成本很高,这是按照学区招生政策的制度设计导致的择校途径;二是学校采取公开的“摇号”或“电脑派位”以应对家长的择校需求,这是把优质学校的教育资源作为机会性筹码而设计的择校途径;三是托人找关系,但择校费也一分不能少,这是中国式“关系社会”导致的择校途径。
如今,这种择校现象并没有好转,已成为教育转型发展之“痛”。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择校”已不再是某个地方的教育发展问题,而是一个普遍性的教育现象。为了心目中的“好学校”,农村孩子想到城里读书;小城市的孩子想到大中城市读书;大城市孩子想到名校读书。择校“怪圈”扭曲了学校转型发展的道路、学校办学的初衷以及教育的本质,许多家长为此不辞辛苦,跑县城、跑省城、跑名校、跑关系,目的就是要把子女送进“好学校”。家长的种种付出和努力,似乎并不缺乏理智的“盲目热情”。[2]
2.对待择校现象的态度。
作为优质教育资源重点学校的存在,以及实现教育均衡发展中的诸多困境,使择校之风盛行,并且出现了“以钱择校”“以权择校”的社会不公和腐败现象,这严重违背了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全民性、基础性”的特性,导致教育公平和机会均等难以实现,教育发展的不均衡问题也加剧了社会的不公。
社会各界对待择校现象的态度莫衷一是。大部分舆论倾向于批评,但从理性选择的角度看,择校又成为了历史和时代的必然;也有人认为择校有它的合理性和一定的积极作用。无论舆论是怎样的态度,择校现象都已经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学校转型发展问题。随着社会的转型发展,人民群众对教育公平的呼声越来越高,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措施,如中小学优质均衡发展、就近入学政策等,以遏制择校现象。但无论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如何三令五申,择校现象不仅没有得到遏制的迹象,反而在中小学甚至幼儿园各个阶段蔓延。不同的人对择校问题持有不同的态度。家长普遍认为好学校与一般学校之间存在明显的差距,只要经济条件允许,大都愿意为子女承担择校费。在众多择校因素中,排在第一位的是教学质量,紧随其后的是校风学风,家长普遍认为选择好学校就读对孩子的成绩提高是有帮助的。
二、义务教育择校的文化与制度根源
择校现象愈演愈烈,“就近入学”政策难以解决择校的问题。社会各界对择校问题褒贬不一,众说纷纭。择校不仅仅是一个教育现象,更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它的产生涉及文化和制度的根源问题。分析与反思义务教育择校背后的文化和制度根源,才能更好地理解择校现象,从而合理地解决社会转型中的择校问题。
1.义务教育优质资源的稀缺与分布不均。
从根本上说,择校问题是当前义务教育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需求这一矛盾的反映,其深层次的原因是与社会发展水平、社会各阶层收入的差距、升学竞争的激烈、优质教育资源的相对稀缺有关。在我国教育转型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不仅优质教育资源存在相对稀缺的状况,而且教育投入的充足性、效率性、公平性也存在严重问题。优质教育资源的分布存在不均的问题,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义务教育优质资源分配不均,必将影响到国民受教育机会的均等,这在教育投入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更加剧了有权者和有钱者对有限优质教育资源的追逐。由于优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农村学校的适龄入学儿童向市区内学校流动,市区内适龄入学儿童向优质学校涌动。优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已经成为困扰当前学校均衡发展的瓶颈。
2.义务教育学校间存在客观的差距。
各地的重点学校制度扩大了校际差距。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许多地方政府没有将教育资源,包括教育经费、教师资源、学生资源,均衡地分配给各个学校以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而是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一部分学校提供重点支持,并在招生过程中实行严格的择优选拔政策。可以说,重点学校制度是在牺牲普通学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也由此产生了很多薄弱学校。薄弱学校存在着生源少、生源质量差、教学设备陈旧、教师教学效率低下、课程设置不能与时俱进等严重问题。[3]在学校发展水平严重分化、优质教育资源严重短缺的情况下,许多家长选择放弃“就近入学”的权利,而是采取各种手段到教育行政部门指定学区外的优质学校就学,这其中的根本原因是学校间存在的客观差距。
3.择校具有深层的社会心理原因。
择校是人类文化和社会心理的一种反映。首先,从文化心理的角度讲,人对高层次文化品位的追求,致使人们渴望获得更多的知识,又由于知识在社会生活中所处的特殊地位,人们希望自己的后代学到更多的知识,择校在一定意义上是出于对优质教育追求的深层文化目的的反映。其次,中国是一个儒教的国家,“书中自有黄金屋”的思想,在社会转型发展的背景下,仍是中国人文化心理的主导观念。作为一种文化心理,儒家对教育的重视是在一定的社会土壤中发展起来。而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这种植根于深层文化心理的教育诉求并没有改变。为了子女的教育,也为了实现家庭对文化的终极追求,在具有选择可能性的情况下,择校便油然而生。[4]
4.学校管理功利主义的利益均沾。
教育部门和学校组织在功利主义驱使下的不当操作则是择校产生的温床。“择校费”的收取形成了所谓的“择校经济”,成为当前许多学校特别是重点中小学教育经费的重要来源;教育主管部门也因此减轻了教育财政压力,这样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成为择校的共同经济利益体。教育主管部门默许择校的合理性,以便与学校利益均沾,学校鼓励择校以求双方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这样的土壤环境势必滋生择校行为。如今,在社会转型发展的背景下,就业与生存压力增大,也更加迫使家长为子女就业和发展而主动参与择校,以寻求优质教育给升学和就业带来的利益。
三、义务教育择校问题的求解
择校现象的出现,反映了学校转型发展背景下校际、城乡、地区之间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也反映了广大学生和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强烈需求。解决择校问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市场等多方力量的共同作用。
1.加大义务教育投入,加快学校标准化建设。
导致择校的深层次原因首先是供需矛盾,解决择校问题首要的就是要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缓解供需矛盾,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需求。[5]解决择校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加大政府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坚持教育投入的充足、高效与公平原则,加快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解决“择校”问题需要创造出足够多的高质量教育机会供给,以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为依据,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加快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从根本上解决优质教育的供求矛盾,实现人人都有享受优质教育机会这一更高层次的教育公平目标。[6]加快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是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优质发展的必由之路。
2.教育资源的均衡化,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择校问题是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发展不均衡的背景下产生的,教育资源的均衡化成为解决择校问题的关键。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弱化重点学校教育资源优先配置的政策,不将有限的资金、教学设施和高素质的教师过多流向重点学校;在学校布局结构调整上,应鼓励重点学校兼并薄弱学校、强校带弱校、弱校作为强校的分校,优化教育资源;要在加大对教育经费投入的同时,给所有学生提供公平入学的机会,保证公平竞争的环境。2012年,《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均衡配置办学资源、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到2020年,全国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实现基本均衡的县(市、区)比例达到95%。
3.建立义务教育择校乱收费的治理机制。
学校逐步引进市场的力量,就要坚持深化学校制度改革,运用合理的制度安排,实现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有效动员和利用社会资源办教育。当然,教育领域的市场必须受到国家和政府的监督与控制,以确保义务教育的公益性,维持消费者权利与公民权利的平衡。为全面贯彻落实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依法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12年教育部印发了《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的八条措施》,包括制止通过办升学培训班方式招生和收费的行为;制止跨区域招生和收费的行为;制止通过任何考试方式招生和收费的行为;规范特长生招生,制止通过招收特长生方式收费的行为;严禁收取与入学挂钩的捐资助学款;制止公办学校以民办名义招生和收费的行为;加强招生信息和学籍管理;加大查处力度。2016年教育部又印发了《关于2016年规范教育收费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的实施意见》,强调要全面落实中央巡视整改任务要求,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乱收费、乱办学等不正之风,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健康发展。因此,学校转型发展中择校问题的解决,要切实加强行风建设,建立教育、制度和监督三管齐下的治理机制,坚决治理择校乱收费,规范办学行为,树立良好教风,走学校转型发展的优质学校建设之路。
【参考文献】
[1]程晋宽.学校转型的“囚徒困境”与路径选择[J].教育测量与评价.2013(1):1.
[2]任国平.2007:教育管理热点问题分析——从择校现象说起[J].人民教育.2007(24):16-18.
[3]王小波.美国“择校”制度改革的最新动态及启示[J].世界教育信息.2006(1):31.
[4]高玉梅,袁江.择校现象的社会文化学之我见[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1999(2):143-144.
[5]蔡国英.中小学择校现象的成因与对策[J].求是.2006(23):54,18.
[6]童洁,王立群,刘宇.关于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现象的思考[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