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强震动观测资料估算2014年鲁甸MS6.5地震震源参数

2016-11-25崔建文段建新杨黎薇钟玉盛赵昆

地震研究 2016年4期

崔建文 段建新 杨黎薇 钟玉盛 赵昆

摘要:通过对2014年鲁甸MS6.5地震13个强震动台站观测记录的谱分析,估算了地震矩、矩震级等震源参数,得到的平均矩震级MW=6.3。讨论了震源Brune模型位移谱形状系数以及局部场地条件对估算参数的影响,结果显示,谱形状系数对参数估算影响不大,但ω2和ω3源谱模型分别能与远场和近场记录获取的源谱吻合更好;同时,仅在场地的卓越频率小于1 Hz时,场地条件影响参数的估算,由于13个台站均处于Ⅰ~Ⅱ类场地上,局部场地条件对本文参数计算结果影响不大。

关键词:鲁甸地震;强震动记录;震源参数;位移谱

中图分类号:P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666(2016)04-0605-08

0 前言

震源参数谱分析(Boatwright,1978,1980;黃明伟,2006)是个被广泛应用的方法,在云南地区,秦嘉政等(2003,2005)、叶建庆等(2007)应用该方法研究了发生于云南的多个地震序列,对地震特征获得了有益的认识。2014年8月3日,云南省鲁甸县发生MS6.5强烈地震,震中位置(27.1°N,103.3°E),震源深度12 km。分布于震区及其周边地区的80多个强震动台站获取了主震记录(崔建文等,2014)。本次地震发生在两条断层的交汇处,具有较为复杂的震源过程(Li et al,2015;张勇等,2015),对这次地震更深入的了解,有赖于获取震源的更多信息。本文从80多个强震动记录中,选取部分信噪比较高的记录,采用震源参数谱分析方法计算震源参数(地震矩M0、矩震级MW、拐角频率fC以及断层尺度等),其结果有助于加深对本次地震的物理过程、震源特征认识。

1 数据

各地震监测机构给出的鲁甸MS6.5地震震级及震中位置不尽相同(表1),中国地震台网中心(CENC)给出的震中位置与云南地震台网中心结果是一致的,只是前者给出的数据精度仅到小数点后1位,USGS虽然也给出高精度的震中坐标,但从现场破坏情况看,其坐标位置偏离了极震区,后期开展的一些地震定位工作(徐甫坤等,2014;何骁慧等,2015;王未来等,2014;张广伟等,2014;赵小艳,孙楠,2014)均给出了与云南地震台网中心相近的震中坐标,但震源深度从9.5 km到15 km不等,有明显差距。张广伟等(2014)采用gCAP方法,得到震源最佳质心深度为5 km,其双差分定位的震源深度是13.3 km,前者反映了地震破裂面的质心深度,代表了地震能量的集中点,后者是地震破裂的开始点,表明地震由较深的位置开始破裂,然后向浅部发展,与张勇等(2014,2015)的震源破裂过程相一致。

在后面参数的计算中,采用的是记录中完整的SH波,其对应的应该是地震能量的集中点,采用破裂面质心作为震源应该更合理,其深度为5 km。

为获取可靠的震源参数,使用的记录应该具有高的信噪比(SNR),尤其在低频段。本文计算了震中距在100 km以内的台站记录的信噪比,在0.03~25 Hz的频带内,选取了SNR值大于100的记录参与计算,最终选择13个台站的记录,台站情况见表2。图1显示了所选取台站的分布,可以看到,除震中上方NNW—NNE方位以外,其他方位均有台站环绕震中分布。图2是鲁甸龙头山强震动台站记录的信噪谱比,图3是13个台站记录的信噪谱比,龙头山强震动台站记录具有非常高信噪比,其SNR值大于1 000。

3 数据处理及结果

3.1 记录时程积分及旋转

强震动加速度记录经一次积分得到速度时程,经两次积分得到位移时程。两次积分获取位移时程时存在着严重的漂移(Akkar,Boore,2009)。目前,已有多种消除漂移的方法(Akkar,Boore,2009;Chiu,2012,Huang et al,2013),其中,高通滤波是最常用也非常有效的方法,但会丢失在震源参数谱分析法中最具价值的低频信息,采用多项式拟合方法消除地震动时程中存在的趋势项,可以在保留地震动低频信息的同时,解决加速度时程积分产生的漂移问题。图4显示了采用高次多项式拟合消除时程趋势的效果,图4a是鲁甸地震龙头山台的东西向未进行漂移校正的位移记录,图4b是经过21次多项式趋势校正的位移记录,可以看到,大的趋势漂移已经基本消除。实际处理时,多项式的次数根据漂移的程度选择。

对记录进行谱分析时,选用记录的SH波,为此,将2个记录水平向旋转到地震波传播方向(径向R)及垂直地震波传播的方向(切向T),并从切向记录中选择SH波。图5显示了位移时程曲线方位角旋转前后及SH波选取情况。

3.2 影响校正

将观测的地面运动谱还原到震源的运动谱,需进行仪器、传播路径和局部场地影响的校正。由于获取记录的强震动仪的幅频特性曲线在0~200 Hz内是值为1的平坦直线,在本文讨论的频带内不需进行仪器的影响校正。

传播路径的影响包括波的几何扩散和非弹性衰减。几何扩散效应校正采用Atkinson和Mereu(1992)的模型:

G(R)=r-b1,r≤r1;rb2-b11r-b2,r1≤r

式中,r为震源距,并且取b1=1.0,b2=1.0,b3=1.0,r1=60 km,r2=100 km(Lam,2000;阮祥,2007)。

对云南东部地区,苏有锦等(2006)研究得到的介质非弹性品质因子Q=199.6f 0.434,则在式(1)中取c(f)=πfQ(f)β可对获取的位移时程频谱进行介质的非弹性衰减校正,其中β为剪切波速。

局部场地的校正需要场地的频率响应,但由于场地响应在1 Hz以上时才有较明显的效应,主要影响高频成分,对于1 Hz以下的地震动影响有限,因此,这里不做考虑,后面结合实际数据分析结果,讨论其影响。

3.3 数据处理结果

对13个时程记录进行方位角旋转、积分、漂移校正以及各种影响校正,对选取的SH波进行5%Cosine Taper的矩形窗处理。对选取的速度、位移时程SH波作傅氏变换,可得到震源的速度、位移傅氏振幅谱,用式(3)拟合震源位移傅氏振幅谱,确定Ω0、fc。拟合时,对式(3)中的控制形状的常数n,同时取2、3两种情况,并采用遗传算法搜寻使拟合误差最小的Ω0、fc,进而计算地震的矩震级MW、地震矩M0、应力降Δσ等源参数。这里,以震中龙头山台记录为例,图6a显示了该台站位移源谱及其拟合情况。

4 讨论

4.1 结果分析

从表3可以看到,13个台站之间参数估计结果有差异,就地震矩、矩震级、拐角频率而言,除龙头山台站以外,其他台站的离散性较小,平均矩震级MW=6.3,与实际情况相吻合;但震源的等效位错半径、应力降、断层位错等参数离散较大,其原因在于,震源的等效位错半径对拐角频率较敏感,后者的较小变化将导致前者较大的变化,而应力降、断层位错等其他参数均与震源的等效位错半径的平方、三次方成正比或反比,小的拐角频率差异在应力降等参数中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放大。导致各台站估计结果差异的因素有很多,如信噪比、拟合方法等,而台站的震中距、方位的分布也应该是因素之一。在一个方位上,估计值也许会偏大,而在另一个方位上,也许会偏小,因此,如果能拥有在震中距、方位角上完善分布的台站,则这些台站的估计值的平均值应该能接近于期望的结果。本文13个台站分布在除震中上方NNW—NNE方位以外其它方位和震中距上,较好地包含了方位角、震中距影响的信息,13个台站估计值的平均应能较好地消除各台站因方位角、震中距影响导致的估值偏差。

龙头山台的估计值矩震级明显偏小、拐角频率明显偏大,这可能与该台非常靠近震源而与Brune模型的远场假定不符有关,此外普格白水台的矩震级估计结果也明显偏小,但拐角频率估值合理,其原因有待探讨。

4.2 Brune源谱模型常系数n的影响

在Brune源谱模型式(3)中,虽然大量的研究都支持谱形状控制常数n取为2,即称之为ω2模型(Chael,1987;Shearer,1999),但也有许多研究认为震源谱为ω3模型(Savage,1972)或其它模型(Boatwright,Choy,1992;Joyner,1984;Atkinson,Silva,1997)。本文同时采用了ω2和ω3模型进行参数计算,对于所有参与计算的台站,2种模型都给出了几乎相同的参数,即模型的基本选择不影响fc、M0和MW等主要震源参数的估计。图7是13个台站中震中距最大的台站的震源谱及其拟合情况,可以看到,在频率高于2 Hz以后,ω2模型与观测谱吻合比ω3模型更好,而在震中距很小的图6a显示的频率范围内,ω3模型比ω2模型更符合实际。就13个台站采用ω2和ω3模型的拟合效果而言,随着震中距的增加,在高频段,好的拟合效果逐渐由ω3模型过渡为ω2模型。因此,近场宜用ω3模型,远场宜用ω2模型。

4.3 场地影响

局部场地对地震动有强烈影响,一般情况下,基岩上的覆盖土层放大地震动,用这种受到影响的记录来估计源谱参数,必然会影响参数估计的结果。但这种影响有多大,是否会导致结果出现重大的偏差,则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从表3可以看到,13个台站得到的MW有较大的离散性,如果通过场地影响校正可以降低这种离散性,则这种校正就具有较大的价值。

在以拟合误差为控制的观测源谱与Brune模型拟合估计源谱参数时,低频成分(小于1 Hz)远远大于高频成分,因此低频成分起主导作用,高频成分的变化不影响拟合结果,采用ω2和ω3模型得到相近的结果能很好地说明这一结论。因此,如果说场地效应只对高频成分产生影响,则不进行场地影响校正并不影响源谱参数的估计结果,但如果场地对低频成分有影响,则就必须进行场地校正。局部场地对地震动的影响虽然是个复杂的问题,但还是有规律可循,在Ⅰ~Ⅳ类场地中,场地卓越周期由小变大,对应着对地震动频率成分的影响由高频逐渐向低频过渡,场地的卓越周期大约为T=4H/vS(H为场地土层厚度,vS为土层剪切波速),则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Ⅰ类场地的卓越频率约大于12.5 Hz,Ⅱ类场地的在3~12.5 Hz范围内,Ⅲ类场地的在0.47~3 Hz之间,Ⅳ类场地的小于0.47 Hz。因此,Ⅰ、Ⅱ类场地的场地效应不会影响源谱参数的估计,部分Ⅲ类场地有影响,而Ⅳ类场地有大的影响。本文中13个台站,其场地类型大部分为Ⅱ类,仅有昭通台和铅厂台为Ⅰ类,进行场地校正并不能改善参数估计的结果。

5 结论

本文基于鲁甸地震13个强震动台站获取的强震动观测记录,应用震源参数的谱分析方法估计主震的地震矩、矩震级、拐角频率等。结果表明,13个台站参数估计的平均值可给出合理的结果,矩震级MW的估计平均值为6.3。除龙头山台站外,其它台站频率拐角值差异不大,但基于拐角频率计算的其它参数,较大程度对拐角频率的差异进行了放大,导致了13个台站的应力降、震源的等效位错半径等参数的估计值之间有较大的离散性。除改进方法外,采用多个能很好地环绕震中分布的台站可改善参数估计的效果。

进行谱曲线拟合估计参数时,无论采用ω2还是ω3模型,结果均相近,但近场时,宜采用ω3模型,远场时ω2更好。

仅在台站场地为Ⅲ、Ⅳ类时场地效应会影响源参数的估计,在场地为Ⅰ、Ⅱ类时,可不进行场地影响的校正。

两位匿名审稿专家对本文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修改意见,部分图件采用了GMT软件绘制,笔者在此表示衷心地感谢。

参考文献:

崔建文,刘琼仙,段建新.2014.2014年云南鲁甸6.5级地震强震动观测记录及初步分析.地震研究,37(4):542-548.

何骁慧,倪四道,刘杰.2015.2014 年8 月3 日云南鲁甸M6.5 地震破裂方向性研究.中国科学:地球科学,45(3):253-263.

黃明偉.2006.使用强震动记录估算1999年集集大地震余震之辐射能量与地震力矩.台湾:国立中央大学地球物理研究所.

秦嘉政,钱晓东,叶建庆.2005.2001年施甸MS5.9地震序列的震源参数研究.地震学报,27(3):250-259.

秦嘉政,叶建庆,钱晓东.2003.2000年云南姚安地震的震源参数.地球物理学报,46(4):633-641.

阮祥.2007.川滇中小地震震源参数的研究.兰州: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苏有锦,刘杰,郑斯华等.2006.云南地区S波非弹性衰减Q值研究.地震学报,28(2):206-212.

王生文,李艳娥,郭祥云等.2014.1999年11月29日岫岩MS5.4地震序列视应力的再研究.地震,34(3):50-61.

王未来,吴建平,房立华等.2014.云南鲁甸地震序列的双差定位.地球物理学报,57(9):3042-3051.

徐甫坤,李静,苏有锦.2014.2014年云南鲁甸6.5级地震序列重定位研究.地震研究,37(4):241-247.

叶建庆,张建国,杨晶琼等.2007.红河断裂带两侧地块地震震源参数研究.地震研究,30(3):241-247.

张广伟,雷建设,梁姗姗等.2014.2014年8月3日云南鲁甸6.5级地震序列重定位与震源机制研究.地球物理学报,57(9):3042-3051.

张勇,陈运泰,许力生等.2015.2014年云南鲁甸MW6.1地震:一次共轭破裂地震.地球物理学报,5(1):153-162.

张勇,许力生,陈运泰等.2014.2014年8月3日云南鲁甸MW6.1(MS6.5)地震破裂过程.地球物理学报,57(9):3052-3059.

赵小艳,孙楠.2014.2014 年云南鲁甸6.5级地震震源位置及震源区速度结构联合反演.地震研究,37(4):523-531.

Akkar S,Boore D M.2009.On baseline corrections and uncertainty in response spectra for baseline variations commonly encountered in digital accelerograph records.Bull Seism Soc Am,99(99):1671-1690.

Atkinson G M,Mereu R F.1992.The shape of ground motion attenuation curve in Southeastern Canada.Bull Seism Soc Am,82(5):2014-2031.

Atkinson G,Silva W.1997.An empirical study of earthquake source spectra for California earthquakes.Bull Seism Soc Am,87(1):97-113.

Boatwright J,Choy G L.1992.Acceleration source spectra anticipated for large earthquakes in northeastern North America.Bull Seism Soc Am,82(2):660-682.

Boatwright J.1978.Detailed spectral analysis of two small New York state earthquakes.Bull Seism Soc Am,68(4):1117-1131.

Boatwright J.1980.A spectral theory for circular seismic sources:Simple estimates of source dimension,dynamic stress drop and radiated seismic energy.Bull Seism Soc Am,70(1):1-27.

Brune J N.1970.Tectonic stress and spetra of seismic shear wave from earthquake.J Geophys Res,75(4):4997-5009.

Chael E P.1987.Spectral scaling of earthquakes in the Miramichi region of New Brunswick.Bull Seism Soc Am,77(2):347-365.

Chiu H-C.2012.A Compatible Baseline Correction Algorithm for Strong-Motion Data.Terr Atmos Ocean Sci,23(2):171-180.

Huang J Y,Wen K L,Li X J,et al.2013.Coseismic Deformation Time History Calculated from Acceleration Records Using an EMD-Derived Baseline Correction Scheme:A New Approach Validated for the 2011 Tohoku Earthquake.Bull Seism Soc Am,103(2B):1321-1335.

Joyner W B.1984.A scaling law for the spectra of large earthquakes.Bull Seism Soc Am,74(4):1167-1188.

Kanamori H.1977.The energy release in great earthquakes.J Geophys Res,82(20):2981-2987.

Lam N T K,Wilson J L,Hutchinson G L.2000.Generation of synthetic earthquake accelerograms using seismological modeling:a review.Journal of Earthquake Engineering,4(3):321-354.

Li X,Xu X W,Ran Y K,et al.2015.Compound Fault Rupture in the 2014 MS6.5 Ludian,China,Earthquake and Significance to Disaster Mitigation.Seismological Research Letters,86(3):764-774.

Savage J C.1972.Relation of corner frequency to fault dimensions.J Geophys Res,77(20):3788-3795.

Shearer P M,1999.Introduction to Seismology.NewYork: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6.

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