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宜昌市夷桥路立交方案研究

2016-11-25刘新民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6年2期
关键词:左转江城宜昌市

孙 旭,王 军,刘新民

(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湖北 武汉430023)

宜昌市夷桥路立交方案研究

孙旭1,王军2,刘新民3

(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湖北 武汉430023)

城市立交具有用地紧张、交通流复杂、限制因素多的特点,依托宜昌市夷桥路立交市政工程,从建设条件、功能定位到立交方案的选择、优化,系统地阐述城市枢纽型立交的方案研究过程,并对最终优化后的推荐方案,运用交通仿真手段进行模拟。结果表明:该立交方案的交通适应性良好。

快速路;城市立交;枢纽立交;控制因素;方案设计;宜昌

1 概述

根据《宜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宜昌市将全面推进中心城区发展,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构建宜昌城区“三纵五横”城市快速路网,形成以快速路、主干路为主,次干路为辅,支路网均衡,衔接良好的城市道路网络。

夷桥路立交为“三纵五横”快速路网中江城大道(纵三快速路)与夷桥路(横二快速路)相交节点,其中江城大道为新建城市快速路,夷桥路现状为公路断面。结合该工程的建设将其进行城市快速化改造。

该项目的建设对于发挥至喜长江大桥的功能、完善快速路网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连接点军片区与主城区及翻坝高速的重要纽带,项目建成后将为点军片区创建良好的交通条件。同时,作为内环线上的重要节点,其实施对于畅通内环线、完善城市功能、加快宜昌市的开发建设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 建设条件分析

2.1地形、地貌

工程范围的场地西低、东高,且高差较大,以夷桥路为界,道路西侧场地较为平坦,道路东侧为重丘地形。对现状场地的三维处理结果详见图1。图1中,中间的道路为现状夷桥路。

图1 夷桥路地貌图

2.2铁路、水系

立交南侧止点处与宜万铁路相交,经前期方案论证,为避免对宜万铁路桥墩的影响,维持现状夷桥路断面,立交布置范围需退让铁路30 m。

场地西侧有一条现状渠道,用于收集和疏导山体及周边地块雨水。

2.3现状道路

现状夷桥路宽23.5 m,双向4车道,外侧设紧急停车带,可通过交通工程手段改造为双向6车道。现状道路为沥青路面,路面使用情况良好,未见明显的裂缝、车辙等病害。

2.4周边工程

规划五龙三路位于夷桥路西侧260 m处,城市次干路,宽32 m,采用“一幅路”断面。此处,江城大道上跨五龙三路,通行净空不小于4.5 m。

立交北侧起点处对接夷桥横路改造工程。该工程采用“地面主辅道”方式对夷桥路进行快速化改造,其中主道双向6车道,辅道双向4车道。

2.5工程地质

拟建场地工程建设适宜性等级为适宜,桥梁桩基础所在岩层主要为中风化砂岩,道路地基处理方案主要以清除耕表土为主。

3 功能定位

(1)规划定位

夷桥路立交是快速路与快速路相交节点,按宜昌市综合交通规划,考虑设置全互通立交。同时,夷桥路立交是夷陵长江大桥江南岸的二级疏解,是联通宜昌市内环线的重要节点。

(2)规范要求

依据《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 152—2010)[2],立交类型为“立A1类”枢纽型立交。

(3)交通量预测结果

夷桥路立交的远期预测交通量结果如图2所示。

图2 立交预测交通量

从图2可以看出,转向流量集中在老城区与点军区的方向,同时,高速公路方向左转点军区方向流量也较大,其余方向为次要交通转换方向。江城大道(西)与夷桥路(北)间的转换交通量分别为1 158 pcu/h、1 235 pcu/h,需设置双车道匝道,其余匝道均可采用单车道匝道。

4 方案构思

4.1控制因素

(1)江城大道隧道

立交东侧止点处与隧道相接,隧道口应保证3~5 s线形连续,因此,立交整体布置应距离隧道洞口不小于50~85 m净距。同时,受地形限制,该处江城大道的线位确定上跨夷桥路更合适。

(2)宜万铁路

为避免对宜万铁路桥墩的影响,立交布置范围需退让铁路30 m。

(3)规划地块

根据规划用地范围,进行立交方案设计。

对上述控制因素整理如图3所示。

图3 立交用地构思方案

4.2方案构思

作为枢纽型立交[2],机动车需与人、非系统分离,无干扰。夷桥路立交拟将人、非系统布置于地面层,结合立交范围的人行通道实现联通,进而考虑立交布置。

立交东侧离隧道口较近,南侧离宜万铁路较近,因此立交方案应尽量考虑利用第二象限的用地(西北角)进行布置。

作为城市枢纽型立交,可选的类型有定向形、喇叭形及组合式全互通立交。周边的限制因素较多,全定向的方案不合适,立交的选型主要考虑组合式及双喇叭型。

对于组合式立交,主要考虑左转流向:江城大道西左转夷桥路北、夷桥路南左转江城大道西采用定向匝道,其余左转采用环圈式匝道。为了压缩南侧及东侧的立交用地,可考虑对环圈式匝道“压扁”来完成整个立交的布置。

结合周边的用地限制因素,尽可能在第二象限内布置互通式立交,提出采用“双喇叭式立交”方案:将联络匝道布置在限制因素少的第二象限,联络匝道分别与夷桥路、江城大道各自形成喇叭式立交,从而实现其全互通的双喇叭立交方案。

5 方案拟定

(1)方案一:“苜蓿叶+定向”组合式立交

采用两层式“部分苜蓿叶部分定向型”全互通立交。夷桥路位于一层,江城大道上跨夷桥路位于第二层,8条匝道均位于一到二层。

对于主流向:江城大道西左转夷桥路北的E匝道和夷桥路南左转江城大道西的F匝道采用定向匝道,次要左转流向采用环圈式。

为保证立交距东侧隧道口合适的距离,将两条右转匝道B、C贴向夷桥路;考虑立交南侧避让宜万铁路的因素,将环圈式匝道H压扁,满足A匝道的布置,从而形成压扁的、紧凑的立交布置型式,如图4所示。

(2)方案二:“双喇叭式”立交方案

图4 方案一布置图

该立交方案充分考虑宜万铁路及东侧隧道口对场地的影响,将立交方案主要在第二象限内进行布置,形成双喇叭立交方案,通过联络匝道P完成各个方向的交通转化功能。

该立交为三层式:现状夷桥路位于第一层,第二层为江城大道高架,联络匝道为第三层,对主流向江城大道西与夷桥路北转换方向采用定向匝道,其余方向采用环圈式。

由于P匝道内侧(靠立交)交织段长度较短,影响立交的通行效率,对该立交布置进一步调整,增设江城大道西右转夷桥路南的右转匝道,同时,限制P匝道右转夷桥路南,从而将该交织区调整为合流点,保证整个立交的通行能力,如图5所示。

图5 方案二布置图

(3)方案比选

通过表1可以看出,在对铁路、隧道的影响,对规划的符合,以及用地、投资相当的情况下,组合式立交方案在交通功能方面及城市景观方面有优势,予以推荐。

6 方案优化

上述的推荐方案由于受南侧铁路用地限制,采用了线性较差的“压扁”环圈式匝道,同时,夷桥路方向存在一处交织区,对夷桥路连续通行有影响。

设想,如将H匝道改为定向型匝道,紧贴主线布置,第三象限的用地来供右转A匝道布置,即可解决上述的两点问题,调整后立交型式如图6所示。

调整后的组合式立交方案为三层式:夷桥路位于一层,江城大道位于第二层,H匝道即由夷桥路北左转江城大道东的左转定向匝道位于第三层,其余匝道均位于一到二层。

由江城大道东左转夷桥路南的左转匝道采用环圈式匝道,其余左转匝道均采用定向匝道。调整后的立交方案交通功能更优,总体布置景观效果更佳。

表1 立交方案指标对比表

7 结语

城市立交工程涉及了道路、桥梁、结构、管线、景观、交通等多个专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相对于公路立交,其限制因素多,交通功能复杂,在满足立交的交通功能的同时,还需充分考虑其景观效果。为此,城市立交的方案选择需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论证,得到最优方案。

本文以宜昌市夷桥路立交工程为依托,阐述了城市枢纽型立交的研究过程,对最终优化后的推荐方案,运用交通仿真手段进行模拟。结果表明:该立交方案的交通适应性良好。

图6 方案一优化布置图

[1]孙家驷.道路立交规划与设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

[2]CJJ152-2010,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S].

国道318线高尔寺山隧道试通行

国道318线东海路上的高尔寺山隧道已于2015年12月30日试开放通行,加上之前已经贯通的剪子弯山隧道、翻越托洛拉卡山的理塘隧道,进藏可少翻三座海拔4 000 m以上的大山,从新都桥到海子山,车程缩短至5 h。

高尔寺山隧道试开放后,因该隧道仍有部分机电设备尚在安装调试中,隧道内限速20 km/h。现在,20 min就可从隧道穿过高尔寺山,而以前至少要1 h。

高尔寺山是国道318线川藏南线上著名的一段险途,位于新都桥与雅江之间。根据四川省交通厅信息显示,高尔寺山隧道全长5 682 m,于2011年5月开工建设,进出口海拔4 000 m左右,隧道连接康定、雅江两县。改造前的高尔寺山路窄且路面状况差,危险路段较多。高尔寺山隧道不仅可以通行机动车,广大喜爱骑行的骑友也可以骑自行车通行。

U412.35+2

B

1009-7716(2016)02-0053-04

10.16799/j.cnki.csdqyfh.2016.02.013

2015-10-16

孙旭(1983-),男,江苏淮阴人,工程师,从事城市道路工程咨询及设计工作。

猜你喜欢

左转江城宜昌市
交叉口借道左转方案的交通安全仿真研究
基于车流拥挤检测的“借道左转”自适应智能控制*
施江城 黔阳古城
不能左转
宜昌市举办中小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培训班
江城
道路交叉口“借道左转”的优化控制
“感动江城”2016年度人物揭晓
务实创新 开拓奉献——湖北宜昌市第三批援藏干部援助西藏加查两周年扫描
我国青少年五人制足球推广研究——以宜昌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