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微服务策略研究
2016-11-25段玲玲
段玲玲
“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微服务策略研究
段玲玲
“互联网+”环境下用户对信息资源的获取方式有所改变,图书馆服务迫切需要转型与升级。文章先对“互联网+”和图书馆微服务理念进行阐述,分析微服务的四大基本范畴,文章还根据高校学生图书馆服务现状,提出精选微内容、拓展微方式、创新微服务等微服务策略,更好地满足大学生群体的信息需求,发挥高校图书馆的教育作用。
“互联网+”;微服务;信息获取
一、“互联网+”图书馆的提出
“互联网+”(Internet+)发展规划于2015年3月,由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各级政府、研究院为响应国家号召纷纷加入了“互联网+”的研究热潮。图书馆作为高校科研、教学的服务阵地,也应该积极面对“互联网+”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面对新技术、新机遇,图书馆学者开始以“互联网+”为主题从融合图书馆建设、服务转型和知识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以CNKI为例,自2015年4月至今,以“互联网+”AND“图书馆”为主题的论文达到877篇,“互联网+”理念与模式有望从技术、理论与应用层面实现图书馆服务的转型,提高图书馆资源的使用率。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希望通过“互联网+”提高图书馆管理与服务水平,因此,“互联网+”图书馆的研究会在更大程度上受到图书馆学者的重视。
二、图书馆微服务理念
“微服务”一词由上海赞禾公司在2002年提出,其微服务理念主要是为中小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由于网络等条件的限制,这一理念在当时并没有成为相关学者的研究热点。随着“互联网+”的提出,微时代也应运而生,“微服务”也开始受到广大学者的重视。
目前,图书馆微服务尚处于研究的初步阶段,关于图书馆微服务的概念尚且没有统一。本文在参考相关文献后,将图书馆微服务定义为在“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以用户为中心,依托各种多媒体技术,通过移动通信设备、网站等为用户提供细致化、个性化、全方位的超文本服务[1]。
“互联网+”时代,图书馆可利用网站在线咨询、微信公众号、博客、MOOC学习平台等方式开展信息资源微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需求,更好地发挥图书馆在高校的教育功能。图书馆微服务是建立在与用户密切交流的基础上,依托微平台完成对用户实际需求的信息采集,借助微设备进行信息传递,满足用户个性化、多维度的信息需求,建立图书馆与微用户之间的桥梁,对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微服务的基本范畴
大学生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互联网+”的到来改变了高校学生信息需求的方式和手段。用户的学习在时间上呈现片段性,更加容易接受碎片式的知识性资源,如微课、微活动,等等。图书馆必须围绕微时代高校学生信息需求的新特点,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微服务,开创新的服务空间。
1.围绕微个体的个性化服务
传统服务强调的是为读者的整体服务,秉承适合大众的就是最好的理念,对个性化需求考虑较少。微服务是将微用户群细分,每个微用户都可以被看成是图书馆服务中的一分子,努力为个体读者提供满足个体生活、学习、娱乐等多种需求的个性化服务[2]。微服务融入了读者需求,图书馆购买资源、摆放资源等都考虑到微用户的需求,通过微平台传递微用户所需的个性化信息资源,体现了“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服务的个性化趋势和功能。
2.围绕微专题的专门化服务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信息资源在越来越丰富的同时也呈现出碎、杂、乱等特点,大学生群体因缺乏网络搜索技巧,加上信息甄别能力有限,常常无法快速从浩如烟海的信息中找到对自己有用的信息,特别是碎片式、稍纵即逝的微内容,即使是图书馆引进的相对专业的数据库,收录内容范围太广、分类过粗的问题也大量存在。因此,需要图书馆微服务人员按专业进行分组,对网上和数据库资源进行检索、定制和筛选,将符合教学大纲的信息按照专业整理归类,形成相对集中、有序分类的专题知识数据库,并定期向学生推送数据库介绍知识,提高微用户信息检索的效率。
3.围绕微载体的特殊化服务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冲击着大学生的眼球,纸质图书早已不是信息的唯一载体,大学生对新型载体的使用更加感兴趣,图书馆纸质资源的使用率大有下降趋势。大学生快餐式的浅阅读近年来大大增加,深层次阅读量逐年减少,学生之间浮躁、倒文化气息日益严重。为了提高图书馆资源的使用率,高校图书馆必须开发新型载体的服务平台,围绕新兴媒体进行资源的介绍,实现手机等移动终端自助借还、信息检索等功能,提供具有图书馆特点的微服务,实现图书馆服务的升级与转型。
4.围绕微群体的差异化服务
微用户群体中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对信息需求有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图书馆必须针对用户群体的不同需求提供差异化服务。例如针对大三学生考研、大四学生就业,图书馆馆员可以提供相关方面的信息,也可有针对性的购买考证、就业类的专业数据库,定期举办相关方面的讲座,为不同需求的特定目标用户群提供群体性微服务
四、“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微服务的实施策略
在“互联网+”环境下,微服务结构主要分为微主体、微内容、微设备、微平台四个部分,即由微用户和微服务人员构成的微主体;由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构成的微设备;由微信、微博、网站等构成的微平台,微服务人员精心挑选微服务内容,通过微平台、微设备传播信息实现对微用户的服务,从而增强图书馆服务效率,提高图书馆资源的使用效率[3]。
1.利用微平台,宣传微服务
阮冈纳赞五定律中的第一条就是书是为了用的,要想提高图书馆资源的使用率,必须对图书馆现有信息资源大力进行宣传。“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可利用网站、微信公众号、校园广播、馆员博客等平台,通过讲座培训、微视频、微电影、微活动的手段对图书馆的信息资源进行大力宣传。如,每年对新生进行入馆培训、定期对数据库的使用进行培训;在“世界读书日”开展“微服务-书生活”主题作品征集活动,鼓励师生用微视频、微电影、微电子相册等作品记录自己和图书馆的故事;最后图书馆要对作品进行展览,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达到宣传图书馆资源的目的。
2.精选微内容,服务微用户
资源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图书馆微服务要想做到可持续性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微服务的内容。所谓微内容是相对于宏内容而言的,是图书馆根据微用户的需求特点所提供的分散的、细微的、碎片式、个性化的服务内容[4]。这些微内容可能是简单的一个表情、动作、一张图片,也可能是精心制作的微视频、动画、微活动等。这些微内容可根据用户的特点,灵活多变,一个个“细小”服务的聚合便构成了图书馆微服务的服务框架。细微的服务能够给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度,在更大程度上提高图书馆资源的使用率。
图书馆微服务人员应结合用户的需求特点,精心挑选微服务内容通过微服务平台服务微用户。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把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微服务人员应根据学生用户群分类建立由学科专家、专职服务人员、兼职学生服务人员的分级服务体制,努力满足微用户的五大层次需求。
阮冈纳赞指出,每个读者有其书,图书馆微服务则强调每个读者有其信息。图书馆应针对读者个性化需求特点进行用户群细分,采用专人负责制,通过微服务平台定期或不定期推送相关专业知识。微服务人员和微用户可利用微平台进行实时信息互动,微服务人员通过跟踪、分析挖掘用户信息需求,形成需求分析报告,反馈给信息咨询部。信息咨询部可根据微服务人员反馈的信息进行总结反馈,更新或购买图书和电子资源,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
3.拓展微方式,实时微互动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主流的信息服务方式主要有网站、短信、App客户端、微信公众号、博客等模式[5]。这几种模式各有优缺点,本文主要从用户覆盖率、服务多样性、实时互动性、建设成本、日常服务成本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详细情况见表1。
表1 微服务方式特点分析表
根据以上对微服务方式的分析,图书馆在实施微服务时应根据微服务的内容,选择合适的服务方式。各图书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参考以下做法:(1)网站,功能较强,支持资源检索、新书推荐、读者信息查询、在线交流等内容。(2)短信,可提供微活动信息、逾期提醒、每日一书推荐等内容服务。(3)微信公众号,通讯能力极强,可与图书馆网站链接,实现资源检索、推荐,读者信息查询,在线咨询、在线预约、微活动推广等内容服务。(4)馆员博客,主要用于分享资源、进行活动的推广等。(5)APP客户端,可提供丰富服务,但花费较多,可根据学校具体情况考虑。(6)二维码服务,通过扫二维码获取图书信息,目前超星数字图书馆已经使用,高校图书馆馆藏书目可借鉴使用。
4.用心微服务,实现零需求
用户对图书馆微服务的满意度不仅取决于图书馆的微内容,而且与提供微内容的服务人员息息相关。图书微服务人员是图书馆与用户之间沟通的桥梁,是提供微服务的主体。图书馆微服务倡导以“用户为中心”的人性化、个性化服务[6]。因此,图书馆员工应树立“以用户为主体”的服务理念,做到用心微服务,感动微用户。
大学生正处于青春发展时期,自尊心较强,在人际交往中较易冲动,容易出现抵触心理。图书馆微服务人员的一举一动都能被学生用户感知。因此,工作中倡导图书馆微服务人员使用礼貌用语、要根据用户的认知特点提供耐心、热心、用心的服务,通过对学生的性格、专业、兴趣爱好的判断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微服务更加注重技术性服务、艺术性服务,这些服务大到为用户进行学业规划分析,小到为用户提供一本书的查询服务,都要求服务人员认真、耐心的引导。
图书馆微服务倡导主动性服务,强调“先于用户”的理念。目前,商业界最为流行的创新服务理念——没有售后服务才是最高境界,图书馆微服务也应顺应时代发展,将“用户零需求”做为微服务的最高境界。图书馆用户零需求指的是图书馆教师根据用户的信息需求特点,通过多种手段,定期将微服务内容主动推送给用户,力争使图
书馆的每一项微服务内容都在用户的需求前而产生,即用户的所有需求都能在图书馆的主动服务下得到解决。用户零需求是图书馆微服务的理想境界,也是图书馆微服务未来应努力发展的方向。图书馆微服务人员必须加强与用户互动,只有与用户及时沟通,不断了解用户的需求,才可能实现用户的零服务。
[1]刘丽萍,庞彩云.图书馆微服务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3,(4):60-63.
[2]张 英.微服务:开创图书馆服务的“蓝海”[J].图书馆建设,2011,(7):51-53.
[3]桑琰云.图书馆参考咨询微服务研究[J].河北科技图苑,2013,(6):47-48.
[4]安东梅,耿晓光.微内容:图书馆服务的“长尾”[J].图书馆建设,2010,(12):54-56.
[5]龙 叶,雷英杰.微信息环境下的图书馆微服务策略研究[J].现代情报,2015,(9):89-92.
[6]杨艳妮,明均仁.高校图书馆微服务建设现状与优化[J].图书馆学研究,2015,(19):8-14+30.
10.19327/j.cnki.zuaxb.1007-1199.2016.05.011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图书馆)
(责任编校:马小军,田 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