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盲文出版物现状及未来需求的调查研究

2016-11-25李娜

今日印刷 2016年11期
关键词:盲童盲文读物

李娜

中国盲文出版社是目前我国唯一一家以出版盲文书刊、有声读物为主的国家级专业出版社,肩负着为全国1233万盲人和低视力患者出版盲文图书和相关产品的重任。国家政务院于1953年决定成立中国盲人福利会,毛泽东主席派张文秋同志承担了包括盲文出版业务在内的盲人福利会等多项工作。张文秋同志担任盲人福利会总干事,与黄乃同志一起开始创建新中国的盲人文化出版事业。同年7月,中央教育部盲哑教育处设立盲文编译组,女盲人李玎悉心研制成功了的铅印版盲文书刊,之后新中国的第一本盲文书《谁是最可爱的人》正式出版。1954年,毛泽东主席亲自拟定了《盲文月刊》的刊名,从此第一份盲文刊物于盲文出版社创刊出版。

目前,为了解现有盲人对我出版社书目的需求,对文化活动的喜好,以及了解盲人的整体文化水平和个别差异,出版社从多方面、多层次统计具有代表意义的盲人自然数据,了解不同行业盲人的整体需求,从而进行总结和归纳,为中国盲文出版社制定更有效的服务方式做好铺垫。

盲文出版物的现状

中国盲文出版社成立60多年来,一直采取低于成本价发行、开办盲文图书馆的办法为全国盲人免费借阅图书,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缓解盲人买书难、读书难的作用。近些年,在社会各大企事业单位和部门的配合、支持下,逐渐走向日趋完善的发展模式,而且实施了出版盲文书刊为主体的同时,兼有有声读物、大字版读物等多元化并存的方式,充分满足了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盲人的需要。形成了覆盖全国盲人的发行服务网络。在盲文专业技术人才和盲文印制设备设施等方面打下了一定基础。目前具有5条100册以内印数的盲文生产线,自主印制生产线、100册以上的大批量生产线各5条,这15条生产线可以支持每年450余种、20余万册、2700多万页的盲文出版能力。在盲文出版方面,涵盖了盲人所需的各类教材、社会读物和期刊。盲文教材包括从中小学到大中专、本科共230多种(含重印),约15万册,占总册数的75%,有过半数是盲人按摩和中西医类教材;社会读物包括时政、文学等200多种优秀图书,约4万册,占到了18%的比例;盲文期刊主要有《盲人月刊》、《医学荟萃》、《读者》、《中国盲童文学》等11个品种,约1.4万册,占总册数的7%。可以说这些盲文书对广大盲人朋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盲文出版物从数字上看虽然可观,但平摊到1233万盲人身上就远远不及了。相比之下,我国每位明眼人每年平均占有约10种出版物,盲人只平均占0.36种,这与普通汉文图书数量庞大,种类繁多是无法相比的。而且全国并非每个城市都有正规的盲文图书馆,有的只是一个小小的阅览室,甚至书架上的两排书,就更别提县区了。加上盲人出行不方便,去图书馆大多需要陪同,邮寄图书时间没有保证。因此,从这个层面上讲,盲人群体的阅读状况令人堪忧,盲人的阅读需求无法保障。

再从现有盲文书的种类看,医学类、教材类比较多,英语、双语读物、科普读物、音乐书籍较少,英语外的其他语种图书、辞典类工具书更加缺乏,经济类、计算机类等实用性和时效性强的书籍也相对不足,并且内容相对滞后。近年来虽然增加出版了许多少儿盲文图书和经典名著,但盲文图书的种类依然不全,而且限于出书成本、价格的原因,出版的数量也达不到全国盲人的总体需求。而且在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日新月异,科技的创新不断进步,现代的盲人也远远不同于旧社会的读者,他们希望瞭望大洋彼岸的繁荣,企盼了解未来世界的面貌。

基于此,我们对盲人的现状和读书需求展开了实地调研。

调研对象及方法

本次活动的调研对象主要是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和盲生、市属康复中心门诊部的诸位按摩师、河北省唐山市残联系统的康复教育中心科长毕女士、盲聋哑学校退休教师兼盲人钢琴教师孙永恩、盲聋哑学校在职教师孙某等。

本次调研主要采取以点为主,面中取点,分批次调研的方式。也即分批次对全国范围的盲人进行抽查式调研。未成年人主要集中在盲聋哑学校的学生,成年人主要集中在康复中心的按摩师。

依据本次调研的性质与目的,适宜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但由于总体样本数量达不到(康复中心门诊部只有四五十位按摩师,唐山市盲聋哑学校每个班级只有三五位盲童,并且唐山各县的盲聋哑学校盲童更少,全部加起来也不到50为盲人),无法用SPSS等统计软件做定量研究,所以此次调研采取了质性的个案研究。调研方法主要有电话访谈、网络检索、实地观察与面谈4种。

被调研助盲机构和盲人个案举例

由于盲人不便于做调查问卷,特地采取了面谈记录,之后再由访问人员整理填表的形式。由于是一对一面谈采访,就决定了样本的数量不会太大,达不到大数据统计的基本要求,因此放弃了利用SPSS等社会学统计软件的科学分析。采取表格对比的形式人工总结,再进行省市内的小范围讨论,最后进行全国大范围的跨省讨论,总结出南北差异、东西差异以及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差异。为了明晰起见,现列举某些被调研者的部分自然数据,见表1(其中略去了负责人职务、联系方式等个人隐私数据)。

盲人未来需求分析

1.盲文乐谱需求量大

盲人由于身体条件的限制,不能自己随意出行和运动。于是在住所听音乐成了他们普遍的爱好。调研中,无论是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还是社会上按摩机构的盲人朋友,普遍反映业余的文体活动不多,所以弹奏、吹奏乐器以及欣赏音乐成了盲人普遍的爱好。有些甚至加入了当地的残疾人艺术团。因此就需要大量的盲文乐谱,从乐谱形式看,需要标准五线谱版和简谱版两种版本。从乐器角度看,对吉他、琵琶、古筝、笛子曲谱的需求较多。

2.盲童普遍喜欢故事类书籍

盲童最喜欢的是故事类图书,如《哈利波特》系列。这些孩子和有正常视力的儿童一样,最喜欢的并非诗歌、散文、励志书籍,而是能给他们带来无限快乐和幻想的冒险与科幻儿童读物。但是多数地区康复中心和残疾人学校能为盲人提供的纸质书非常有限,并且更新速度较慢。

3.医学类书籍供不应求

经过调查,无论是全国性的盲文图书馆,还是各省市的地方图书馆,医学类书籍是需求最多的,表现出明显的供需不平衡。其中西医学书籍较缺乏,中医药学书籍种类不全,按摩手法图书普遍陈旧。特别是从事与按摩职业相关的盲人,喜欢读《高级医学解剖》等层次较高的专业书籍,而不仅仅局限于初级和中级。

4.成年盲人喜欢读历史类的课外书

从走访的盲人就业机构和学校看,听和读历史类书籍是成年盲人普遍喜欢的种类,特别提出了人物传记,如《历朝宰相》。还提出近些年百家讲坛里的《明朝那些事儿》,甚至有些盲人对历朝皇帝感兴趣,希望出版《历朝皇帝年谱》,还有的希望阅读《历代名人大辞典》。总之,现代的盲人对文化的需求更加宽泛,精神生活也日益丰富,所需要看的历史书也远远不及课本及《上下五千年》等,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

5.缺少能传阅电子书、有声读物的公共网络平台

无论是按摩康复中心的盲人工作者还是盲聋哑学校的盲童,来盲文图书馆听书、听讲座的机会少之又少,这不仅局限于视觉行动障碍,更局限于地域的问题。出版社即使免费为盲人邮寄纸质书,但盲人还书时,仍需要面临找邮局的困难,特别是住在农村和县级市的盲人,就更为不方便。加上部分盲人看书的时间不多,还希望借期延长。例如上述表1中列举的康复中心的盲人按摩师,春节前后每天要从早上8点工作到晚上10点,平常也需要倒班,所以读书的时间很少。再比如表中列举的盲聋哑学校的孩子们大多用普通学校的教材,学习任务相对较重,特别是面临考学的高年级,看课外书的时间更是少,这就造成了图书不能按时还回图书馆的现象。

所以地方机构希望能请一些老师去当地开展讲座、评书活动,并且期望盲文图书馆在公共网络平台上尽量多的提供电子书,方便盲人随时免费下载。或者把盲文电子书、讲座录音通过网络传到读者的公共邮箱里,免费下载网络资源。

6.自学教材、中学、大学课本陈旧,学生缺乏词典类工具书

没有考上大学的盲人,很多希望通过自学教材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能力。而市面上的成人自考教材、自学工具书大多没有盲文版,也没有电子版和有声读物。中学课本只有人教版和苏教版两个版本,而且在普通汉文书新版本上市很久,盲文书才在繁琐的审核、编辑、录入、校对、印刷环节后面市,这无疑耽误了学生的使用。大学课本种类太少,而且也存在陈旧的问题。比如主要集中在中医类,财经、计算机科学等基本没有涉及。

辞典类图书是学生不可或缺的工具,任何年龄段都需要。目前的盲文辞典只局限于《现代汉语词典》、《中华词典》等少数几种,而语言类的《英汉双语词典》、科普类的《百科全书》、专业类的《医学辞典》等还有待出版盲文版。

盲文图书出版趋势建议

1.加大盲文乐谱、医学类、历史类书籍的出版量

盲人失去了视觉,却在某种程度上强化了听觉,并且他们大部分注意力都放在听觉上,所以很多盲人朋友对声音非常灵敏,学乐器时接受也较快。加上近年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盲人也有更多的资金和精力请老师一对一的学习乐器。这就需要盲文出版社提供大量不同种类的曲谱,如常见的也是调研中需求量最大的钢琴谱,还有小提琴谱、萨克斯谱,以及比较普遍的吉他谱,和民乐中非常受盲人欢迎的古筝谱、笛子谱、二胡谱、琵琶谱等,都是未来重点出版的对象。

医学书籍的出版趋势主要是解决内容陈旧的问题,紧跟医学前沿,出版的盲文书向纵深方向发展。如推出最新的《推拿学》第五版,以及新版的人民卫生出版社的《系统解剖学》,并增加高级解剖类书籍的出版数量和种类,以满足推拿专业盲人医师高、精、尖的要求。

还要多出版历史、传记类书籍,以适合绝大多数成年盲人的业余爱好取向。

2.适当增加适合盲童口味的童话故事书的出版量

以前出版的《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希腊神话故事》、《安徒生童话》等显然已经不能满足21世纪小学生们的需求。他们和有视力的孩子一样,喜欢动感刺激的科幻、冒险读物,如备受儿童追捧的动画片配套书籍《汽车总动员》、电影配套的科幻书籍《哈利波特系列》、探险类《小探险家阿尔菲历险记》和《侦探小组在行动》、16本一套的非常全面的大百科书籍《权威探秘百科》等。特别是一些热播的动画片、电影,盲童看不到画面,就更向往通过阅读感受里面描述的精彩情节。

3.开通微信和盲文图书馆公共服务网络平台,时时上传新书资讯

局限于盲人不能经常来我社听讲座、参加书评座谈会、借阅图书等活动,建议把讲座录音,图书制作成有声读物,上传到盲文图书馆网络平台,并发给地级市盲校、图书室、按摩医院等盲人集中场所的公共邮箱,让盲人随时随地能接收到新的讯息。

下载电子书免去了邮寄纸质书的麻烦,特别是住在偏远农村和县区的盲人,电子书减少了他们进城还书或者邮局寄书的很多步骤。盲文图书馆网络平台要尽量多的提供免费下载的电子书和有声读物,并开通“新书时时通”功能,及时把最新的图书通知我们的读者,也可以开通订阅短信或扫面微信二维码,通过手机直接下载电子书。

4.增加学生辞典工具书的种类,更新大中小学课本的同时注重时效性

辞典是学生的必备工具,每位学生在求学的生涯中都要用到。我出版社应在现有《现代汉语词典》等的基础上,出版供大中专学生用的专业词典,如《医学大辞典》、《旅游地理词典》等,满足不同专业和不同爱好的人士的需求。

我社以前出版的中小学教材,往往要等半年以上才能完成编辑录入到印刷出版的整个环节,大大影响了学生的使用。出版社可以开展“急件绿色通道”,安排专门人员放下手头其他的图书出版工作,优先录入、校对、印刷教材,并简化审稿环节,再适度增加配套的盲文练习册、教学用具和课外拓展阅读书目的出版。

5.改善传统的运输方式

教材和词典出版以后,就是及时运送到学生手中的传输环节了。以前通过邮局虽然可以免费运输,但耗时太久,少则要20天,多则要两个月,这对于急需用书的孩子们来说,实在是太漫长了,所以盲文出版社尽量与快递公司合作,通过国家支持、快递公司优惠、企业赞助、学校出资等方式联手创造“快送”条件,以满足学生的用书需求。

6.加大研发投入,为盲人朋友提供更便捷的设备

盲文出版社在开发盲用听书朗、快速扫描器的基础上,加大研发力度,进一步设计了第二代听书辅助用具,研制了盲人专用手机、阳光读屏软件(升级版)、盲文点字显示器等多项专用设备,使得21世纪的盲人能够紧跟时代发展,轻松用电脑,畅想手机微信、手机购物的快乐。这些用具在开发的同时就已推广到盲人读者和盲校学生手中试用,以期为盲童提供更好、更先进、更便捷的学习设备。

作者单位:中国盲文出版社

猜你喜欢

盲童盲文读物
加强盲文出版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研究
制作盲文书籍,点亮黑暗世界
Making Braille children
工会干部案头读物推荐
工会干部案头 读物推荐
盲童学前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研究
对外汉语分级读物的几个重要问题
纸质读物的困境与出路
浅析盲童生活化教育的教学与管理
盲文纸质出版物与数字资源一体化研发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