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德育管理“三化”模式初探
2016-11-25白春和内蒙古赤峰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白春和内蒙古赤峰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中职学校德育管理“三化”模式初探
白春和
内蒙古赤峰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摘要】中等职业教育是培养中级技术人才的中坚力量,怎样又好又快地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和市场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中职学校承担着重要任务。本文通过探析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专业化、规范化、人性化”的中职德育管理新模式。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德育;三化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不可阻挡的历史浪潮,时代的发展要求教育的变革,而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更为复杂和艰巨。因此,不断加强改进德育工作,开创新的德育工作思路与方式,探索有效的德育模式是我们应做首要工作。
一、中职学校德育管理研究现状
德育在教育研究中一直处于比较重要的地位,许多中外教育家与德育工作者对德育的发展提出了各自的思想和建议,进行了探索和创新。
20世纪60年代,拉斯(L.Raths)、哈民(Merrill Haumin)和塞蒙(Sideny Simon)《价值与教导》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了价值澄清(Values Clarification)的理论和技术并形成了价值澄清理论道德教育流派。著名心理学家舒瓦兹(1977,S.Schwartz)提出了移情或通情说。认为有些人只有在别人十分明显地表现出痛苦时才能意识到对自己行为的影响,而有些人却能在别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的细微变化中看到其中的意义,这种个体对他人的道德情感认识水平明显地影响着个体的道德行为。我国学者坚持以德育人的理念,积极应对挑战,努力提高德育效果,实现德育创新,这也已经成为每一位中职德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使命。这些新的思想和理念对中职德育的发展起到了充实和强化的作用,引导了中职德育的发展方向。但是,中职学校德育问题的研究在教育理论和实际具体操作上,都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
二、 中职传统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中职德育理论教育与实际相脱节
目前中职德育实际来看,在课堂教学上,表现为陈旧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中心的传授方式还占主导地位,学生的主动性和 创造性得不到发挥;在思想教育上,德育主要表现为理论开导,而联系实际、解决问题不够 。
(二)学校德育与社会企业实际需求相脱节
现在的用人单位在聘用员工时,已不是单单注重个人的业务能力,而更多地考虑个人的综合素质,包括道德品质,团结合作精神等德育内容。如何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以适应新形势下德育的需要,满足企业对学生的要求,是社会的需要,也是学校的需要。
(三)中职学校学生的德育表现
近几年,普通高校扩招,拉动了普通高中的发展需求,客观上造成了“普高热、职高冷”的现状,这些在义务教育阶段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只能进入职业高中,客观上在中职中形成了所谓的“后进生集中营”。这些学生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业失败者,主要表现在责任意识缺乏,基本素质低下,人生价值迷失等方面,而学校的制度也往往在不自觉的“维护”这种局面,对这些学生在制度、心理等方面加以排斥。这也导致许多学生自暴自弃,德育效果陷入恶性循环。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要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必须在理论的指导下,紧密结合实践,深入对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存在的问题进行探析。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自己的德育模式,即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的专业化、规范化、人性化等“三化模式”。
三、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三化”模式的内容
(一)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的专业化
以就业为导向,是职业教育的定位。职业教育培养学生,是根据市场需求和岗位需求进行的,要结合专业培养学生良好的政治素质、提高学生相应的文化水平、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育人首先要盯着德育如何、校风如何、学生的职业道德如何。要结合实践锻炼和检验学生品德。职业学校的德育不能光靠课堂说教,也不能只限于校园内的教育和管理,必须让学生走向社会,在社会实践中提高和检验。也就是说给学生提供一个环境,一个条件,让他在社会上、在岗位上展示自己的才干,同时也暴露出问题,很多问题没有机会、没有环境就检查不出来。所以要有相应的环境去检验,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和提高。
(二)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的规范化
所谓德育的“规范化”管理是通过调整职业学校布局,优化资源配置,培养中职学生的团队精神,纪律意识,集体观念和吃苦精神。实施思想教育,制度为保证,管理为先导。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最终目的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把学生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有用之才。因此德育“规范化”管理要求重视环境,通过实践活动以及综合训练等实现育人的目的。
(三)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的人性化
德育人性化就是让德育这个严肃的工作,充满人情味,让受教育者感受到爱的温馨,体验到责任的动力,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教师与学生成为平等相处的朋友,尊重个性,开发潜能,完善人格,说到底就是对生命的尊重和爱护。
教育有法,教无定法,尽信书,不如无书。只要建立在爱心的基础上,又有效而且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包括饱受争议的“惩戒”教育都是可以理解的。事实上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不完整的教育。我们在提倡赏识教育的同时,不应该否定“惩戒”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惩戒教育只要适度、区别对待、以尊重学生为前提、因人而异。就能让学生认识到错误的危害性,使他们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标准和良好的行为规范,是对学生最大的人性关怀,也是对学校德育人性化的正确理解。
总之,道德教育不是对学生的消极约束,而是人的自主实现,是人格的形成和完善。如果道德教育只是要求学生“遵守”,关心学生外在行为习惯的养成,而不注重学生内心的感受,就不能调动起学生饱满的参与热情。中职学校德育实施“三化”模式的目的也在于激励学生的自主精神,培养其形成完善的人格。因此,学生的行为养成与内心感受都是中职学校德育所要关注的,而后者更应引起学校管理者的深思。
参考文献
[1]冯丽娟.新形式下职业技术学校如何搞好思想政治教育[J].职业技术,2009(2):77.
作者简介
白春和,就职于内蒙古赤峰市职业与成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